分享

惊涛拍岸千堆雪

 采菊东篱630 2019-01-23

胡适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宋朝程顾的“学原于思”主张:“这话固然不错,但是悬空讲‘思’,是没有用的,他应该说‘学原于思,思起于疑’,疑难是思想的第一步。”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课堂就是探讨、解决疑难问题的。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好的问题,能吹皱一池春水,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而优化教学效果。《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教学,我们该如何掀起惊涛,在课堂上卷起千堆雪,以启疑开窦呢?我们一起走进本期镜头,感受教师的提问艺术。

问题出自学生之胸。教学过程的延伸多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设置问题,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从而让这个问题成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跳板。熊亚萍老师的“小乔初嫁”三问就是来自学生的课前提问。课前提问也是很多老师都喜欢采用的一种了解学情的方法,但老师上课时绝不能将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一一去探讨,一则课堂时间宝贵,二则有些问题可能本身并不是问题。熊老师通过筛选、归纳,将问题精简,围绕“小乔初嫁了”这句话提出了三个层次清晰的精当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小乔初嫁了”是否与题目“赤壁怀古”相背离,学生很快回答出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艺术手法——衬托。第二个问题,老师巧妙地改了一个字,将“初嫁”改为“出嫁”,让学生思考其中意味。这一比较,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文学味,更促进学生联想和想象,活化出周瑜的形象。第三个问题直入词作的思想情感,学生的思维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得到激发,竟能挖掘到对比和暗示,更是勾连课外阅读,精准地概括出词人的忧愤之情。教师既能整合学生质疑问难清单上的问题,又能抓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主要内容的奇巧之处来分层次设计提问,步步深入,化难为易,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值得我们借鉴。

问题勾连文本之脉。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就需要教师统筹全局,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教材,找准突破口,提出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和创造的重要问题。郭妍妍老师的原词词语补白填空就是很巧妙地把握住了文本的脉络。郭老师慧眼识“词”,掠去浮华,只选上下阙的两个结束句,填写两个词语,“江山如___画,人间如___梦”。学生填入的不仅仅是词语,更是对文意的理解、情感的共鸣、主题的参透和哲学的思考。学生发言由实到虚,由声响到色彩,由空间到时间,由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入文本内涵。当然,这个填字游戏确能上钩下联,但从学生发言来看,似乎还缺乏了一点什么。缺乏什么呢?仔细深究,缺的是整个意境,乏的是千古豪情。学生只是从“惊涛”“雪”“千古”“人物”四个角度来解读“江山如画”,前两者过于片面,后两者过于虚妄,学生能感受苏轼赤壁怀想的画面,但很难用一个词来统摄。“人间如梦”亦是如此,“江月”“华”“一时”“周郎”等词也是同样的问题。如果老师能示范一二,指点二三,那“如画”之状、“如梦”之态、“画梦”之情,学生必能更深入脊髓。

问题串通新旧之知。金学波老师的对比阅读苏轼词赋就是打通了知识的延续。金老师敏锐地发现苏轼在处境相同、景观一致时创作的一词一赋,正是比较阅读的绝佳范本。以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推进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课堂活动充分。在把握两点基本的不同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关注两文中作比的人物——曹操和周瑜,并探讨“苏轼究竟是想成为曹操,还是经过改编的周瑜式的人物”,这样扣住教材,贴近学生,激活了学生思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学生在《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文中找到自己观点的依据,很好地将新旧知识串通,温故而知新,自然而然地得到该有的结论。课堂讨论渐呈水到渠成之态,没想到的是最后有学生问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两文中的苏轼是不是自我矛盾?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很有价值的,很值得再深入探究的。若能稍作点拨再引发探讨,苏轼的儒释道三家合一的思想就能自然渗透。

当然,无论是整合学生的提问,还是勾连文本之脉,或者串通新旧之知,课堂提问展示的都是教师的教学智慧。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问,要问得曲折迂回,要问得匠心别具,要问得张弛有度,要问得契合时机,惊涛之中自有教师心中千堆雪。夏静芳老师于一“笑”字开花,引领学生品其滋味,就是着重于老师的艺术引导。夏老师从最后一句话入手,抓住最直接表露内心情绪的“笑”字打开了学生深究的大门。学生说,笑是嘲笑、自嘲,笑是悲伤、哭泣,笑是通透、旷达,笑是开怀、骄傲,笑是清高、孤傲……其实,课堂深发到此,已是不可多得。“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的意思”,那么这句话隐含的主语是谁?夏老师又很灵动地抛出了一个更有激发性与深究性的问题:我怎么会笑我?学生一点即通,一触即发。原来,这是“另一个我”,一个超脱世俗的无为之我。学生很快就能引用《赤壁赋》中的文段,认为“苏轼从来不会陷于一种思想的漩涡”,正如老师的小结中所言,“笑”字正是儒家的弘毅精神、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脱俗超世之境圆融贯穿于一身的体现,真可谓一“笑”满堂春,一问展慧心。夏老师与金老师收尾可算有殊途同归之妙,只是夏老师将其点明说透了。

钱梦龙先生在《语文导读法探索》一书中说:“要发展学生智力,研究问的艺术很有必要。”苏轼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把读者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语文教师也要用科学有效而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中,问出惊涛拍岸,问出千堆雪卷起,问出语文教学的美丽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