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表皮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刘雁辉 2019-01-23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表皮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表皮疼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表皮磨削手术持续时间较长,常用的局麻药在止痛效果和持续时间上不能达到表皮磨削手术的需要,特别是多处及大面积表皮磨削。使用原来的方法,严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对疼痛敏感的患者甚至无法进行表皮磨削手术,致使疾病无法医治,导致终生痛苦,如果勉强手术,在患者强忍痛苦的同时,加大了手术的风险,大幅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恢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表皮的麻醉止痛有明显效果的治疗表皮疼痛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表皮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洋金花和罂粟壳两味中药构成,其中洋金花与罂粟壳的重量比为I : 10。本发明制备及使用方法首先按比例称取两味药材,研成细末后混合均匀备用;使用时,取适量药末用95%的酒精调成稀糊状敷于被磨削部位,半小时后即可去除表皮上的药末,进行表皮术前消毒即可。本发明所提供的药材中洋金花辛,温。有毒。有平喘止咳,镇痛止痉功效;本品为麻醉镇咳平喘药,对咳嗽无痰,它药乏效者用之;有良好的麻醉止痛作用;有止痉之功;用于麻醉,本品古时就以用作麻醉药剂,我国名医华佗早在公元200余年,就曾应用洋金花等中药配制的麻沸散作为麻醉剂为病人施行刮骨。《医宗金鉴》用洋金花等药物配制整骨麻药方。近代以本品为主,或单以本品提取物东莨菪制成中药麻醉药,广泛用于各种外科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罂粟壳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功效。用于久泻久痢而无邪滞者;有较强的敛肺止咳作用;有良好止痛作用,可单用或配入复方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使表皮神经末梢麻醉,达到镇痛止痛的效果,将洋金花和罂粟壳两味药配伍合用,止痛功效明显增强,对表皮的麻醉止痛有明显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称取洋金花0.6g、罂粟壳6g,把洋金花、罂粟壳研磨成细末后混均后备用。使用时,将药末用95%的酒精调成稀糊状敷于被磨削部位,半小时后去除表皮上的药末,即可进行表皮磨削手术。实施例二称取洋金花3g、罂粟壳30g,把洋金花、罂粟壳研磨成细末后混均后备用。使用时,将药末用95%的酒精调成稀糊状敷于被磨削部位,半小时后去除表皮上的药末,即可进行 表皮磨削手术,用量根据磨削部位大小而定,每次磨削面积以不超过60平方厘米为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表皮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洋金花和罂粟壳两味中药构成,其中洋金花与罂粟壳的重量比为I : 10。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表皮疼痛的中药组合物,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洋金花和罂粟壳两味中药构成,其中洋金花与罂粟壳的重量比为1∶10。本发明能使表皮神经末梢麻醉,达到镇痛止痛的效果,将洋金花和罂粟壳两味药配伍合用,止痛功效明显增强,对表皮的麻醉止痛有明显效果。
文档编号A61K36/81GK102652776SQ20121011813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
发明者田杰 申请人:田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