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历居山的春天

 蒲公英读书 2019-01-23

本文参加了【背起行囊去旅行】有奖征文活动

车窗外,满眼的绿。


乔木,灌木还有那些地上的草,都是一片鲜嫩鲜嫩的绿色。


右边的山谷是成片的翠竹,飘逸鲜绿的竹叶,挺拔青翠的竹杆,又正值人间四月天颜值最高之时,它们千姿百态而又整齐划一地在我眼前汇成一片令人惊叹的竹之海,绿之海。


汽车和我们都在这竹之海,绿之海中行进。


在一个路口,我们向右步行踏上一条小道,山中清冽的空气渗入五脏六腑。


走不多会,就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只见不远处,在耀人眼的绿色掩映下,一条清亮的小溪如条白练子般挂在眼前。我们加快了脚步。

 
 


终于到达瀑布前,哗哗的流水声此时已变成轰鸣声,狭长的白练子转眼间变成了一幅巨大的山水画,挂在这陡直黝黑的的断崖岩石上。


这画布上只有流动的水,它从岩石上方跌落而下,在跌落的过程中又分成好几股,一向平和的水在这里一下子变得活泼甚至有些顽皮起来,如同一个个调皮的水孩子,它们争先恐后地奔跑着,跳跃着,飞翔着。


在飞落的过程中,它们通体都变得洁白透明,白得晶莹白得耀眼。


而当它们飞身而下,扑入崖下潭中时,它们又立刻恢复了平静,仍然清澈,但已是一片宁静的绿。


站在水潭边拍照留影时,背后不时飞来水花点点,那些调皮的水孩子有的钻进我们的衣服钻进我们的身体,倏的就不见了踪影。


今日气温偏高,在山下微有炎热之感,在这里,却微有凉意。

 
 


往水潭左边走几步,望见瀑布顶部,水外还有水,只见它从密林深处的远方逶迤而来,在前面还有两处跌落,形成“三叠”之山水长轴。


回到车上,听说那个与邻县交界的村庄离得很近,就继续往里行进。


在道路的尽头,车子停下,我们终于来到大山深处这个叫做曹家里的村庄。走过村头那座青砖大礼堂,眼前是清一色的土墙屋。


此处虽是山中平缓地段,仍有高低起伏,这些土墙屋就依着这起伏地势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高处的房子有的就像长在底下房屋的屋顶上,有的则如空中楼阁一般,还有几幢两层的楼房——这些土墙屋几乎全都在绿树掩映之中。


转过一栋土墙屋,一条小路,几棵绿树掩映之中,几栋黄色的土屋安静地矗立着。


屋前围着竹篱笆,两只大白鹅憨憨地迈着蹒跚的步履向着小路尽头走去,几只鸡朝前快跑了几步,又慢下来悠闲地走着,陶渊明的诗句不由涌上心头。

 
 


我们登山一般攀到了高处的土屋前,站在这里,整个村子尽收眼里。


色的墙嫩绿的叶,古朴温暖的黄色与清新自然的嫩绿在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令人爽心悦目的画面。


再次感叹我们来得真是好时候,人间四月天,才有这么鲜嫩的绿叶配着这黄色的土墙。


土墙屋一栋一栋,约摸有一二十栋,全都有绿树相伴,犹如散落在这大山深处一粒粒闪闪发光的金子。


与一般传统古村落的明清古建相比,土墙屋显得很简陋。


它没有明清古建的精雕细刻,更没有它们的富丽堂皇,只有清一色的黄泥,为防雨水侵蚀,大多有较宽的屋檐。


但这也正是它的优势,它简单而更显质朴和自然。


在这样的屋里,不仅脚下踩着的是泥土,整个屋宇也都是泥土,住进房子的人们仍与大地血肉相连。


土墙屋我并不陌生,以前也来过曹家里,并没怎么注意到它的美丽。


如今的人们,如同这鲜绿枝叶掩映中的土墙屋一样,也都在返朴归真,于是我们才发现了它们原来如此美丽。

 
 



多年前我第一次来此地时,被山里人家的引水竹简吸引,探寻水源源头而至山林深处。寻路之时,忽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之情境。


历居山,山名,在江西省乐平。

——引自新华字典。最高峰海拔接近800米,为乐平市最高山峰。


我们今天走进的就是这座大山。由于多年的封山育林,这座大山的林木比从前更加繁茂了,王维诗歌的意境应更不难寻。


关于这座大山的旅游开发也已经拉开帷幕,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洗肺洗心,“白云深处有人家”,历居山的春天等着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