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科博士们在一起会做什么?混沌巡洋舰社群强力探索机器学习

 黄元章5533 2019-01-23

理科博士们在一起会做什么?混沌巡洋舰社群强力探索机器学习

人的意识是从哪里来的,可以被复制吗?如果现在宇宙出现一个新的行星,有什么特征?这些问题一般人不会去想,但是在“混沌巡洋舰”社群里,却是大家日常探讨的话题。因为这里聚合了一批国内外名校的理科博士,推崇跨界研究和机器学习,并有着强烈的济世情怀。

拥有如此尖端人才的社群,无疑具有强大的知识势能,他们的输出保证了巡洋舰公号的高质高端高量。作为创始人的许铁,现在的最大诉求就是找到一个合适出口,充分发挥成员的才能,实现社群价值的转化。而这一切,还得从社群运营的规律出发。

一、一群有着济世情怀的精英

一个社群的建立,必须要基于一个特定的点——可以是人(偶像)、事(兴趣爱好)或物(品牌)——来聚合成员。对混沌巡洋舰来说,就是创始人许铁在复杂科学这一领域内的研究和输出。他2005年入武汉大学物理系学习,2007年前往有“法国北大”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留学,毕业后到香港做了一年的助教。2013年,又前往当今的“第二硅谷”以色列读博士。

理科博士们在一起会做什么?混沌巡洋舰社群强力探索机器学习

在游学探知的同时,许铁也喜欢用文字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向大众进行科普。这些具有思想性和深度性的文章主要发布在当时势头正好的人人网上,很快聚集了一大批粉丝,大都是国内外高校的理科研究生,质量很高。他们从许铁的文章中看到了一个理科知识分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人文关照,很认同他的价值观。

2015年,人人网已经衰落,微信公众号开始崛起。许铁便将表达的阵地转到微信上,开通了“混沌巡洋舰”公号,起初就从人人网那边转化了三四千粉丝。除了早期的文章外,许铁又写了一些新的文章,每次都会引来一批高质量读者,然后再把他们引到社群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混沌”既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意为天地未开辟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同时也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的是一个高纬的动力学系统(比如天气系统),具有不可预测和不确定的性质。而巡洋舰是一个强大而高速的武器,两者结合起来,寓意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上,漂浮着一个搜索信息的载体,这便是社群的共同使命——数据挖掘。

高校理科博士并不像人们印象中那样只是在室内苦思冥想做实验,他们其实有着强烈的济世情怀,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来改变世界。但他们高端化的知识构成很容易让自己成为“曲高和寡”者,为了不丧失掉坚持的底气和行动的勇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同类。而巡洋舰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交流平台,奠定了社群成型的基础——相同的价值观带来归属感。

比如,群中有“中国第一所网络大学”万门大学的校长,是互联网教育方面的专家;有华夏基金的工程师,创造出用算法来理解和规划人生;有精神科医生,经常给大家做心理分析……他们有各自的专业领域,但都推崇跨界研究,尤其偏向于用物理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和经济的现象。这批人聚在同一个阵地,也乐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公众号便从之前的PGC模式转向了现在的PGC+UGC模式,保证了持续的高质量输出。

二、在议事法则范围内自运行

一个人会有很多爱好、身份和标识,可能生活在很多的社群里,但在同一个社群里的,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一定是互为认同的。正如许铁所说:“现在有这样一个趋势,大家越来越不满足于一生只做一个工作,闲暇时间会去学其它的知识,加入社群后,便能将这种‘认知盈余’利用起来,实现人的多元化发展。”

理科博士们在一起会做什么?混沌巡洋舰社群强力探索机器学习

在巡洋舰公众号粉丝中,许铁精挑细选了320位各领域的优秀人才组成一个主群。同时,又从主群中选拔了五六位活跃度高、有热情的成员进入核心团队,成为公众号的维护者和社群的运营者。此外,因为巡洋舰每月要举办一次分享会,形成了很多个临时的外围群。外围群中的优秀者,也会被邀请进入主群。正是通过这种严格的层级发展,巡洋舰社群形成一个具有高辨识度和高粘度的组织,节省了运营的成本。

在群中,不用太多的激励手段,大家自然就活跃起来,每天都会围绕很多有意思的话题进行讨论。这些博士们本身有着强大的知识储备,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很喜欢与同层次的人进行交流,社群氛围自然不会冷却下来。比如,他们会用行为经济学中的“羊群效应”去探讨股市中的追涨杀跌现象,会从刚吃的食物中的元素聊到转基因。有些集中性的讨论,便形成文章,发表在公号上。

由于知识分子往往有一种“文人相轻”的特点,有时候正常的思想碰撞会上升为激烈的辩论,并从辩论演化到争吵,双方各执己见,骑虎难下,很容易影响氛围和感情。针对这种状况,巡洋舰组织了一个核心委员会来协调,每次处理完都会达成一个共识,比如要保证每个人发言的完整性,不随便插话,尊重人格,不辱骂别人等。时间长了,这些共识就组成了详细的“议事法则”,也就是群规,新进群的人会自动遵守。

理科博士们在一起会做什么?混沌巡洋舰社群强力探索机器学习

线上讨论尽管脑洞大开,随时会迸发出强烈的思想火花,对每个参与者都能带来启迪,但要真正建立社群成员的感情,形成深度的关系,还是需要线下连接。在以色列读博的许铁,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回国一趟,每次回来都要召集在京的成员聚会。大家先是进行自我介绍,谈谈自己研究的项目,算是个人演讲,然后一起吃饭或喝咖啡,继续探讨。聚会常从中午延续到晚上,大家还感到意犹未尽。

从设立入群门槛,筛选出同层次和同价值观的人,到建立群规,保证成员正常交流,再到线上和线下活动结合,增强社群粘度,混沌巡洋舰完成了对特定人群的聚合,接下来就是从互相认识到一起做事的转变了。

三、信息服务和科学培训的商业模式

对于巡洋舰社群来说,最大的优势是人才,这么多理科博士聚在一起,相当于一个线上硅谷。人是社群的基础,也是社群长远发展的动力,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商业模式上,社群和成员之间要互相创造价值。强大的知识势能让巡洋舰航行无阻,引人瞩目,但这种势能若没有一个出口,也会形成压力。围绕于此,作为创始人的许铁进行了很多的思考。

一是做产品。发挥这群人的专业背景优势,他们以复杂科学为根基,以数据挖掘为方向,以机器学习为方式,擅长研究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提供有效的信息。就像我们常用的美图秀秀一样,把一张照片变成人们喜欢的样子,里面就含有机器学习的算法。银行里的自动信息侦测防伪系统,也是通过数据建构起的识别模式。巡洋舰下一步也要做真正的机器学习产品,比如智能客服机器人、天气预测软件等。

二是做咨询。许铁认为,机器学习对所有的工业领域都有一个革新的作用,有很好的前景,也是巡洋舰的特长和要抓的重点。如今,巡洋舰已经开始实行公司化经营,并在去年拿到了百万元的天使投资,保证了正常的生存。之后还会聚合更多的资源和信息,开通咨询业务,为公司或个人的决策做依据。

理科博士们在一起会做什么?混沌巡洋舰社群强力探索机器学习

三是做培训。去高校任教向来是博士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巡洋舰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博士,完全可以做自己的教学培训项目。目前,许铁已经开始了特训课的工作,向大家传授机器学习方面的知识。下一步将会组成一个前沿科学专家团,让大家把专业技能和济世情怀结合起来,向大众输出观点,打造出一个高端培训品牌。

可见,混沌巡洋舰走的是典型的社群媒体的运作模式,即从媒体到社群,再从社群到商业。对于巡洋舰社群来说,还处在启航阶段,待全部发力后,将会在科学的大海上探索出一条属于他们的航道。

________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