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这话,主要是用来比喻那些把能办好的事,反而给办砸了的蠢人。
打个比方:假设让(蠢人)笔者担任巴西国家足球队的主教练,带领球队迎战里皮领军的中国国家足球队,不知怎的反被中国国家足球队痛打一顿,以0:8的比分惨败给了中国国家足球队。
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我们经历过才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当时的我们就是偏要犟着性子这样做了,哪怕从头再来可能也只会是重蹈覆辙。那么,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把一手好牌打成烂牌”的人呢?有!而且不少。
不过,若以当今朝野人物为例讲出来大家听,那么或会闹出些事儿来,就太不值。因此,不如讲古人的故事,引古喻今,说不定还会收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教育效果。
有人曾撰文说过,在史上的“楚汉相争”故事中,盖世英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的典范。这是因为他在人生中最重要节点上,做出了极其错误的选择,所以最后把天下拱手送给了刘邦,自己反而落得个“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历史大悲剧,令后世人唏嘘嗟叹不已。不过,他留下这首著名的悲壮诗,用来警示后人还是有其宝贵价值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上述这个故事早就家喻户晓,纯属炒冷饭。不如讲一讲“乌合之众”太平天国的那个“闯王李自成”,看他是怎样“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的。因这故事的时代比较接近,更容易让今人听后理性思之。
话说闯王李自成,胆气十足,威猛善战,有很高的民望。他的“均田免赋”政策很得民心,类似“打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民谣到处传唱,坊间至今不衰。
倘若与其他势力相比,当时他的百万大军是威势最盛、人数最多的。他最先进入北京弄到了大量金银财宝,仅白银大概就有7000万两,可谓粮饷充足,成了当时各派政治军事势力中的最大富豪,且俨然有定鼎天下之势......可是,惜乎哉也!李自成却“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
那是在后来的一片石大战中,他被吴三桂和清军联手击败,从此一泄千里,所谓的百万大军很快土崩瓦解……最终李自成在败退到湖北九宫山时,被当地村民杀死(也有传说他没死,后来当了和尚)。对于李自成的败因虽有各种解读,不过其最本质的原因还应归咎于他的个人能力的局限性。
比如,他太迷信军事胜利和武力的作用,不重视谋划人才、治理人才,于是在全局谋划、地方治理方面,便成了他的最大短板。这突出表现在李自成部队的各种酷刑与搜刮,即把明朝旧臣和京城百姓,全都逼成了敌人——这是他战略上的短视。
再如,李自成也知道吴三桂的重要性,便派人去招降吴三桂,想与其合作。但就在谈判的时候,他抓了吴三桂的家人并没收了其财产,更罪恶的是他还睡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于是才有了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可是李自成的反例,比如刘邦在刚开始起兵争霸时,手里只有一把烂牌。但在关键时刻刘邦礼贤下士,寻求得到了几个英才俊杰。其中,萧何是治理人才,韩信是军事人才,张良是谋略人才,陈平是既有谋略也能治理的人才。当然,刘邦团队里绝不仅仅只是这几个人,而是这几个人手下分别都带着一帮能人。比如萧何发掘、培养了一群治理干才,韩信发掘、培养了一群军事将领……正是这样的人才梯队,构成了大汉朝的开国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