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狠话26条!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1-23

1、去惰气只争朝夕,

去虚气实在做事。

说的天花乱坠不如日进一步,
已经过了耳听承诺的年纪了。


2、林语堂曾说过世间十大俗气。

腰有十文必振衣作响,
每与人言必谈贵戚,
遇美人必急索登床,
见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
与朋友聚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
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
施人一小惠广布于众,
与人交谈借刁言以逞才,
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
被人索偿时其态如王,
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
结论:
纵是新时代,人的劣根性还是没变。
有苍鹰,也还会有苍蝇。

3、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用师者王”就是领导者非常谦虚,
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
从而“王天下”成大功。
例如周武王用姜太公尊之为国师,
其后文王逝世,武王继位,
又用姜太公并尊为尚父。
汤用伊尹,
齐桓公用管仲尊之为仲父,
燕昭王用郭隗,都是用师。
“用友者霸”就是领导者,
对下属像兄弟朋友一样。
例如刘邦用萧何、韩信、张良,
苻坚先生用王猛,
刘备用诸葛亮等等,都是用友。
“用徒者亡”则是指,
专用言听计从、顺人喜好的人,
那是必然会失败的。
领导者成败与否,看用人观,
则可洞察分明。

4、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语出《庄子·齐物论》。
体会: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错,
如果标准不同,
是是非非根本说不清楚。
在你那里天经地义的道理,
在我这个角度和立场看,
可能就荒诞不经,
世俗的观点,
往往认为世界是二元对立的,
对与错,善与恶,黑与白,
这些矛盾的双方不可调和,
势不两立。
事实上,
对立属性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
看似对立,实则一体两面,
一体无二。万物状态各异,
本质实为一体。
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也是这个道理。

5、一个创业老板问:
新形势变化快,跟不上,怎么办?

回答如下:
1.能意识到跟不上比认为老子第一悟性高。
2.能多学就多学,思想不能落伍,日夜精进,总有进步。创业是长跑,也别太急。
3.实在精力不够,就招聘或拉拢擅长新玩法的人补充自己的梯队,让专业的人来辅助。
4.一个创业者最核心的是商业模式和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把自己的优势做到极致,会有天下英雄追随。
5.做一个开明,开放,开心的人,和你在一起不舒服,很难有个性的人和你共事,往往有本事的人,多少都有点脾气。要有适应的心理准备。
6.做一个会布局的人,这是创业者的素质。

6、智者做事往往都令别人难以觉察,
所谓“功成无人知,功退无人晓”。

一般人做事,很容易被人看穿,
于是遇到无数障碍,结果一事无成。
这就是智者成事易,
庸者成事难的原因所在。

7、德川家康说:世上再没有比隐忍更好的盾牌了。能忍人之不能忍者,将来方能成大器。在古代,有人把丰臣秀吉称为猴子,而把德川家康称为乌龟。虽然看起来猴子灵活机智,但笑到最后的却是乌龟。
结论:
对于普通人来说,忍为道法,剩者为王。王思聪的任性八成源于他有好爹。等你手艺独一无二了,你的任性也是艺术。

8、真正学透孙子兵法的,
都会懂得教会我们的是“以强胜弱”

而非“以弱胜强”
媒体善于“讲故事”
这样才有人愿意听,
比如“屌丝逆袭”“农民伯伯中了彩票大奖”……
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
为何成功学很火?
就是利用了普通大众,
对“小概率”事件的幻想。
有智慧的人精于计算,
成功都是一步步设计出来的,
少一步都不行。
知道自己的境遇该做啥更靠谱,
拼多多的牛逼,背后因为有段永平,
很多看起来很美的案例,
背后大多都有靠山。
看透本质,才会踏实。
聪明人,还是要多下笨功夫。

9、做人要学会隐忍。
但是隐忍从来不是认输,
只是通过隐忍给自己创造生存的权力,
以及日后击垮对手的机会。
世无可抵,深隐以待时。
如果还没等到机会,
时机还不成熟,
就必须要隐藏自己,耐心的等待。
毕竟,
生存才是博弈的第一要素,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有朋友会说了,
凭什么要我学乌龟隐忍,
大丈夫就当顶天立地。
有时候真相说出来就太扎心了,
一切都是因为:你实在是太弱了!
企业发展也是同理,
强有强的话语权,弱有弱的生存术。
认清自己目前的地位,
然后再规划未来世界。

10、每一个女孩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大叔。
这句话给了很多中老年男人希望。

瞬间精神。
感觉,我们的春天来了。
但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核心是,
每一个女孩都需要被保护的温暖。
这个要求其实很高。
魅力,事业,浪漫,童心,有钱,有颜值
……
大叔们,还需努力。
要不,不是大叔就是糟老头子。

11、我喜欢和两类人玩,
一类是有文化的人,
一类是渴望有文化的人。

这些都是追求真理的人。
这条路上的人大多比较有良知。
有文化和学历高低,
我认为没半毛钱的关系。
见识高远,
能把复杂的事,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
皆为高人。
诸如:
小时候爷爷奶奶教你的土话,
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受用。
很多企业大老板的境界与追求,
他们启蒙老师,
就是知识并不丰富的家里人。
现实也告诉我们,
很多教授的高深莫测理论,
都不如《增广贤文》的土话有用,
可以受用终生。
民间学问不可小窥。
都是生活中磨练出来的真知。
一些普通大众深知给人方便,
有些“博士”还会赖座和蛮横无理,
谁更有文化呢?
会做人,办人事,这是最大的文化。

12、说一套做一套的人,
远远不如一个沉默者高贵。

至少他有敬畏之心。
可以做了再说,
务实保守玩法,
这类人容易制造惊喜。
但万万不能,
说了不做。
凡是不尊重自己嘴巴的人,
我认为脑袋也好不到哪里去。

13、郭老板说过一句话,
同行背后偷偷骂他,
但是,一旦见面还会恭维的请他吃饭。
其实,每个行业都大抵如此。
名大招骂,
同行过的不好,
先骂过的好的。
最好自成一个专业。
但骂声会更大。
可悲的是,
他们还会偷偷的学习你。
何必呢!
端好自己的碗,比啥都强。

14、立身处世是第一要义。
立身是生存的基础,
先知先觉,
是圣人立身处世的本领,
圣人拥有这种本领,
就可以“楗万物”,
掌握万物运行的法则,
做人做事无所不成。
普通人不具备这种本领,
就只能随波逐流,活得稀里糊涂,
即使成功也是侥幸,不会长久。
关于立身处世,
清代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
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
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只有先知先觉才能明辨是非,
才能预知事物发展的走向,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断。


15、#进步观#
业余敢于承认业余是进步,
专业更加敬业也算是进步。

16、不论是多好的人,
只要他一直在努力上进,
那他一定在某人的故事里是个坏人。
人有真善美,就有假恶丑。


17、人最大的“任性”,
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

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
我这一生不虚此行。
难于上青天,拨云多壮志。
最好,还是试着坚持下去。

18、个人喜欢的3句古训。
1.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句很有伦理道德。国事家事皆受用。读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做好本分,就一辈子有饭吃。认清自己,踏实为先。
2.“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可以爱小零钱,但必须有大胸怀。
3.第三句话,还是老话:“心系一处”。不贪心,不贪多,不分心。


19、势大不由人,蛮干无功劳。
古代齐国有一句俗语:“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意思是,就算智慧过人,
冥思苦想也比不上顺势而为。
就算有再好的农具,
反季节耕种也比不上应季的收成。
先懂势,后做事。
这就像站在山顶,
向下推动一块滚圆的石头,
只管让它沿着陡峭的山坡滚下来,
省心又省力,事半功倍。
这是常识,
喝鸡汤的多,践行者甚少。

20、情商,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
而是,
德行具足后的,虚心、自信和格局。 
成熟,不是由单纯到复杂的世故,
而是由复杂回归简单的超然。
一个“真”字走一生。

21、越有出息的人,
越毁誉参半。
平庸的人,没人骂。


22、越复杂的逻辑体系和神秘感,
越会无从下手。

下不了手的,都是无效的。
入口决定出口,
方向和路径决定命运好坏。
信息爆炸时代,
别恐慌。
追流行不如啃经典。
变来变去,血液还是红的。
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考量的还是抓本质的能力。
极致产品加极简主义=有效认知。
内行说话,三言两语。
全民都玩的“好方法”
就不是真方法。
关起门来,
有时候比开门的效果更狠。

23、心上见高低,事上见结果。
人的进步往往是从心理的进步开始的,
人的落伍往往是心态的落伍。
人与人的差距,首先是心态的差距。
一个人不如人,
首先是心理不如人,
这就会导致,
信心不如人,
目标不如人,
行动不如人。
事事不如人。


24、这是个规则的时代,
不管什么平台,什么圈子,
你玩心眼可以,如果不守规则,
你就一定会出局。

还是那句话,别把别人当傻子,
很多时候,不是你精明,
而是对方故意装糊涂,仅此而已。
以不变应万变,这个不变就是道,
就是规律,就是法则。
不生事端,就不会节外生枝。
不乱说,不乱动,可以多问,
记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5、懂得多,未必做得好。
仅仅知还远远不够,
不能行一切都是枉然。
知行合一,
体现在两方面:知错必改,知对必行。
达到这个境界,也就做到了致良知。
一个人懂得很多道理,这是好事,
说明在思想认识上,已经悟道了,
知道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但是,仅仅是这样,没有任何意义。
这就像一个人饿了,
如果只是听别人介绍各种美食,
如何味道独特,怎样鲜美可口,
听的频频点头,心领神会,
但是一口也没有吃,
不仅仅不能真正体会美食的滋味,
很有可能被饿死,
这就是所谓说食不饱。

26、王阳明,曾经那个离经叛道,
放荡不羁的悟道者,
以一己之力战叛军,凯旋而归。
以一己之力挣脱传统束缚,解放思想。
以一己之力创立了心学,
立言立行,造福苍生。
他质疑权威,质疑传统,质疑圣人,
精通儒释道,终证天理。
吾性自足,不加外求。
心即是理,我心就是天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