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而且武则天创造过4项历史记录。第一个记录就是所用年号最多,年号一词是在汉武帝时期开始出现的,汉武帝发明它,主要作用是纪年。汉武帝在位期间经常更换年号,平均五年换一次,总共用了十一个之多。这样频繁的更换年号,也只有大周武则天和他一比了。武则天在位二十一年的时间,使用了十七个年号,汉武帝都比不上她。武则天这样喜欢更换年号,大概和她对文字的浓厚兴趣有关,历史上就记载了武则天发明的许多文字。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后世颇受争议。 ![]()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让女子在社会上的权力一降再降,最终成为了男子的附属存在。武则天是这漫长历史中的唯一一个例外,当然受到了后世许多大男子主义的文人抨击。以武则天的睿智,明白这个封建社会对女子有多么苛责,她并没有像别的皇帝那样歌颂自己的功德。只是留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凭吊,功过是非留给别人说。其实武则天继位的时候已经67岁了,堪称是中国古代继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这也就成为了武则天创造的第二个记录。武则天工于心计,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晚年身体不好,身为后宫嫔妃有侍疾的义务。 当时的太子李治为表孝心也要去父亲面前侍疾,一来二去,两人在病重的太宗身边竟生了情愫。一个不忠一个不孝,这也是后来夫妻二人多为世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太宗驾崩之后,武则天按例要出家为尼。成为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尼姑,武则天的上位之心依然没变,终于让她等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萧淑妃与王皇后争宠,渔翁得利的竟是武则天。武则天重新回到了后宫,成了昭仪,从此如鱼入大海,开始了掌权之路。从昭仪到皇后然后太后,最后成了皇帝。这段掌权胜利的成功之路,武则天足足走了53年。 武则天在690年继位,改国号为“周”,她本人为“圣神皇帝”。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用了很多暴力的手段镇压反对她的声音,因此杀害了大批的忠臣良将。武则天又是一个善于变通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朝堂人才流失严重。武则天大兴科举,鼓励各级官员推荐人才,甚至连毛遂自荐也可以,真是不拘一格“选”人才。这样的选拨之下,朝堂迅速涌进了大批新鲜的血液,庞大的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转。但是很快这种大批量的选拔人才出现了问题,供过于求,原定的职位已经满了。武则天爱惜人才,不忍弃置不管,就找职位安排这些人才。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官僚机构迅速膨胀,人员的替换也很频繁。 举个例子来说,丞相一职前后就有73人,其中唐朝著名的“神探”狄仁杰,名声远扬的张柬之等人都做过宰相,这也是武则天的第三个记录。古时的人对陵墓很重视,武则天更甚,从唐高宗去世后就开始修建陵墓,一直修了几十年。武则天的乾陵,是唐十八陵唯一一个没有被盗的陵墓。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珍宝数量也最多,当然这也就成为了武则天创造的最后一个记录。武则天治理下的国家还是很富足的,有大批的钱财可以用来修建陵墓,乾陵的修建完全按照长安城来的。分为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据探测表明,内城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这样的陵墓吸引了许多的盗墓贼,只是武则天对陵墓的防护措施做的很好,死后陵墓无人能盗。 笔者认为,武则天其实是个很有能力的皇上。只不过是她从李家夺得了皇位,最后皇位又被李家继承。史书是由后人写的,武则天为了坐稳皇位,屠杀了大批李姓子孙。李氏后人重新坐上了皇位,肯定对其恨之入骨,史书的记载与事实也就有了出入。武则天当政期间,把国家治理的国富民安,兵强马壮,治世能臣辈出,是个难得的明君。就连十足的保李派狄仁杰也对她十分佩服,尽心尽力的辅佐她,若她不够好,以狄公的聪明肯定会联络李姓子孙反了她的。世上无完人,一生过完都有对错,武则天做到这一地步不愧是中华第一骄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