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百年前,一颗红色的种子在修业学校种下——毛泽东在此主编《湘江评论》、《小学生》,传播爱国思想。记者获悉,今年,正值《湘江评论》创刊百年,修业学校已正式启动提质改造,将完成学校文化提质的环境改造及红色课程架构,逐步申报全国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湘江评论》编辑部旧址将重新还原。 修业学校位于芙蓉区定王台街道,成立于1903年,是长沙市最老的小学,至今已走过116周年风雨,毛泽东、徐特立、周世钊、黄兴、欧阳梅生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工作过。黄兴曾在此成立华兴会。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主编了著名的《湘江评论》, 创办革命刊物《小学生》,传播爱国思想,实现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国歌》作者田汉、《第二次握手》作者张扬在此接受革命启蒙,独树一帜的校史文化为修业学校染上一抹鲜艳的红色。1972 年,修业学校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建成芙蓉区党建文化基地。 今年7月14日,正值《湘江评论》创刊100周年,修业学校将完成学校文化提质的环境改造及红色课程架构,打造好省、市、区各级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教学点,逐步申报全国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面向全国游学团体开放。此次改造中,将在南楼一层(楼梯间)左侧房间还原“湘江评论”旧址,届时,墙面、地面、书桌、柜子等都将呈现百年前的原貌。 修业学校校长李群英介绍,2019年,学校将全面完成“一门、一廊、一墙、一馆、一基地”的建设,并构建德育为首,智育、体育、美育和谐并举的“杜鹃花”课程体系,办一所开放包容、特色鲜明的百年红色名校。此外,还将开设“百舸体验营”系列校外体验营地,以毛泽东同志革命生涯中的几个重要地点为线索,如就读过的湖南省第一师范、撰写过革命诗词的橘子洲头、印刷过《湘江评论》的程潜公馆、亲笔题名且与修业同根同源的湖南农业大学、登临过的天心阁等;开展游学,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濡染和熏陶。 芙蓉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许琼山表示,今年是《湘江评论》创刊100周年,通过对修业学校的全面提质,芙蓉区将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赓续传承历史文脉,总结提炼革命担当精神,打造新时代党员干部政治建设红色讲习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