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如同二十四朵风姿各异的花朵儿,在一年的不同时间展现着自己独一无二地姿容。
古人设计的二十四节气,作用很多,从实用到心理,从农业到工业,从鸟类知识到周易八卦,内容多多,涵盖丰富。心思细腻的古人,不放过每到那一天时,一片树叶的变化,一只鸟的叫声,一缕气息的紊乱,一泓湖水的荡漾。从这些细微之处,我们体会到了节气的必要性,领悟到了大自然馈赠于我们的礼物。
可惜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时间的推进,先人们通过一辈又一辈的观察、领悟、总结后的二十四节气,渐渐从必需品沦为点缀物。如同一株原本大气优雅的向日葵,能够孕育出无数香喷喷的瓜子,压榨出晶亮亮的油,结果突然就成了小朵小朵的向日葵花,摆在人们的案头桌前,供人们闲暇时亵玩。然而,大部分时间它们只能寂寞地开放,然后,寂寞的枯萎,被扔进垃圾桶。
小时候,每天早上喇叭花含着露珠羞怯怯地在上学路上打着招呼,晚上会有成片的紫茉莉,我们叫小地雷花,因为它的种子像黑色的地雷,迎接我们的归来。夏天最热的时候,也不耽误我们在入夜后到处乱窜,找蝉蜕、挖知了猴,跑得满头大汗,回来在缸里舀一瓢凉水咕咚咕咚喝下去,透心凉的舒服。冬天总会下几场大雪,厚厚地雪把院子盖满,扫起来的雪能堆好几个雪人。我们给它插上扫帚当胳膊,按上两个煤球当眼睛,还把爸爸的破帽子给它带上,看着它天热后一天天的萎缩,直到有一天悄无声息的消失。
空调的发明,使我们在炎热的夏天不用忍受骄阳酷暑的煎熬,寒冷的冬天也能体验到如春般的温暖。可是,空调也使我们的毛孔对于季节变化的感受越来越迟钝,对于四季的轮回少了昔日的期盼和惊喜。出有车的日子,让我们节省了时间,可是,也使我们少了走在路上的乐趣,我们看不到花儿什么时候盛开的,看不到第一株小草发芽时萌萌哒,也感受不到第一片绿叶染绿柔软的枝条时的欣喜。
曾经,每到立春,母亲都会提前一天用红纸剪一个葫芦,贴到大门口,叫“迎春”;每到清明时,母亲都会准备上一大捆印有铜钱的黄表纸,让父亲带着到坟地给过世的老人送去;每到端午,家里再难,也会买上几个粽子,煮上几个红皮鸡蛋,然后,让我们倒坐在门槛上吃完,再虔诚地在手腕上系一根红绳,才肯放我们出去;……
我留恋着儿时四季变化给予我的一点一滴的快乐,回忆最热的天吃下的那根用凉水做的冰棍,渴望再用发红的手堆一个雪人。可是,我知道,我无法再让时光倒流。既然如此,就尽力把握着现在。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个节气,我都用眼睛、用鼻子、用手、用脚、用每个毛细孔,感受着自然二十四节气时天地时空间细微的变化,看到一朵花从钻出芽到含苞欲放到盛开,看到路边的草坪从一株小草拱出头到成片的绿色染满春天,看着一片叶子从发芽到长大到变黄到枯萎坠落……我所看到的,不过是每天都要走的一条路上的变化,我所看不到的,是二十四节气覆盖下,东西南北整个国家的变化。
没关系,我能感受到,就足够了。
絮絮叨叨写下的二十四节气,看起来似乎只局限于一个人、一条街的触摸,然而,我只希望,能够通过这微小的一次尝试,唤起人们记忆深处对于自然的崇拜与热爱,用心感受其中的变化。你会发现,它的美,是你穷其一生无法领略完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