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章】》知识点总结(上)

 FX_WBQ 2019-01-24

1.氧气的溶解性怎样?液氧是什么颜色?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相比大小怎样?

(不易溶于水);(淡蓝色);(大于空气)

2.氧气有什么用途?

(供给生物呼吸,作为助燃剂)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发出黄白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放热)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利用镁燃烧现象,可将镁用于什么?

(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且有少量白烟冒出);(用于照明弹、烟花)

木炭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空气中持续红热;在氧气中发白光、放热,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硫分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空气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要使可燃物在氧气瓶中燃烧持久,可燃物应怎样放入集气瓶中?

(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什么?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点燃火柴后什么时候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伸入集气瓶)

做该实验时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和一层沙?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6.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没有看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能原因是什么?

(铁丝表面有锈;氧气纯度低;刚点燃火柴便伸入集气瓶)

7.为什么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纯氧中的氧气浓度大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8.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指什么过程消耗氧气?什么过程产生氧气?

(可燃物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9.哪些变化过程中包含缓慢氧化?

(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食物的腐烂,有机肥的腐熟等)


氧气的制取

10.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什么?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引起热试管炸裂)

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何时开始收集?

(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如何知道氧气收集满了?

(液面降至集气瓶口且有大气泡从瓶口向外侧冒出)

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两步不能颠倒的原因是什么?

(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引起热试管炸裂)

12.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1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前,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里,用手紧贴容器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再移开手一段时间,导管中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14.如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15.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其中二氧化锰起到什么作用?

(放热);(催化作用)

16.什么叫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17.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前,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使用分液漏斗)?

(先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分液漏斗中注入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水不能顺利滴下,说明装置不漏气)

18.用双氧水制氧气装置中分液漏斗的作用是什么?

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控制反应速率)

19.选择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