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飞/文 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民族英雄,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武术家、诗人、书法家。他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 他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主持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地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在单兵作战及武术功夫方面,戚继光著有《辛酉刀法》等多部武学巨著。对棍、刀、枪、叉、钯、剑、戟、弓、矢、盾牌等数十种兵器之技艺,也无所不精。于拳术方面,戚继光遍访名师、取精用弘,勤学苦练、闻鸡起舞。他对宋太祖的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以及温家的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翻、十二短等都有所借鉴。 为改进其拳法,戚继光融手、肘、膝、胯、腿法兼用一身,铸跌、打、摔、拿、踢五大技击法于一炉,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戚家拳”。据史料记载,他练拳时“身法便,手法利,脚法轻,腿法腾”,达到了“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微妙莫测、窈焉冥焉”的高超境界。 戚继光文武兼修、智勇双全,享有“伟负文武才如公者,一时鲜有其俪”的赞誉。他颇有文采,在诗文和书法上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其诗“格律颇壮”、“近燕赵之音”。王士祯将其列为古今名将能诗之人。止止堂是蓟州总理署中戚继光的三间书房,其意谓刚健而不妄行,可止则止。也兼办公之用。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戚继光把历年所写诗文合编成五卷,即《横槊稿》三卷、《愚愚稿》二卷,合称《止止堂集》。 戚继光不但工诗文,也善书法。其书法主要以行草书见长,有魏晋之风,他对宋四家的书法情有独钟,尤其受黄庭坚的影响较大。“书为心画、言为心声”其书法用笔时而内含筋骨,犹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时而外耀锋芒恰似骏马秋风驰骋大漠。他有不少书法作品流传于世,透过这些作品可以窥探到他内心的沉静与刚毅,或圆或方长短粗细的线条勾画出的正是他不受拘束的英雄气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