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闷葫芦”不表达,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63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1-24

孩子“闷葫芦”不表达,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63

请告诉我你的心里话,大声说出来吧!——名句

在教学生涯过程中,遇到很多类型的孩子。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有时候受了一些委屈也不会表达出来,就一个人把情绪憋在心里,没有人的时候就一个人默默的流泪。

孩子“闷葫芦”不表达,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63

之前班上的小静就是这样的。在一个班上,有时候同学之间难免会有些摩擦,这孩子因为一些小事情跟同桌闹了矛盾,就闷在那里不说话。好几次抽她起来回答问题,也是答非所问。

课间跟孩子沟通,问她怎么了。她也不愿意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趁着放学家长来接孩子的时间。让孩子来到办公室,跟孩子玩了一个小游戏,不到几分钟孩子就把自己内心的委屈说出来了,说着说着“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情绪得到了释放,孩子明显好多了。

有的孩子性格内,比如朋友之间、同学之间、甚至是家庭里面的兄弟姐妹之间,如果受到一些委屈或者遇到烦恼的事情,往往孩子会憋在心里,很少主动站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些不良的情绪,长久憋在孩子心里,不释放出来,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孩子情绪更加急躁,性格偏内向。

虽然从孩子的外在,我们看不出来孩子是否有什么异样,但是让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那么咱们要怎样让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不安,或者烦恼呢?

今天我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来打开咱们孩子的心扉。

我喜欢把这个小游戏叫做“解忧卡”。这个卡片分成三种:小卡、中卡、大卡,卡片很简单,是咱们手工制作的,所以这卡片的颜色咱们可以随机涂写。

孩子“闷葫芦”不表达,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63

这三张卡片有一定的含义。咱们可以跟孩子说:“咱们每个人呢,有时候都会遇到一些委屈或者烦恼,这些小卡片就代表了我们遇到的一些委屈或者烦恼。

卡片有大的、有中型的、有小的,其实我们的烦恼也分为:大委屈,中等委屈,小委屈。有时候呢,我们没有说出来这些烦恼或者委屈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大。通过把烦恼给说出来,然后把这个小卡片扔掉,使咱们的烦恼就彻底的远离咱们了。

游戏过程:

1、公布规则。

在正式游戏之前,咱们家长可以给孩子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拿起一个小卡片,跟孩子说:“妈妈今天去上班的时候,想起来忘记带员工卡,所以在大门外等了才进前台进到公司,结果迟到了,非常不开心。这个小卡片就代表我当前的烦恼,“

2、接下来就把它扔到垃圾桶烦恼就逐渐离咱们了。接下来问孩子:“宝贝,你今天有遇到什么烦恼吗?”咱们接下来就引导孩子来选这个卡片,比较小的烦恼选择小卡片,比较大的中卡片代表大点的烦恼,最大的烦恼就是大卡片。和孩子一起玩,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委屈和烦恼都说出来。

3、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一同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最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不知道怎么选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卡片,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孩子就渐渐的能够区分什么是大的烦恼,什么都小的烦恼,什么是中型的烦恼了。

比如最开始小静的问题我就是这么解决的。孩子来到了办公室,我拿出已经准备好的解忧卡,放在了小桌上,让她坐在我这边,跟孩子面对面,然后拉起孩子的小手,因为天气冷再加上孩子闷闷不乐小,手有些冰凉。

为了让孩子能说出来,我先自己来做例子。

“老师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比较烦恼的事情。比如放假的时候,老师出去玩,有时候堵车,要花很长时间老师才能才能到达玩的地方。”接下来我抽出了一张小卡片,放在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这个是一个小小的烦恼。”

“有时候因为时候堵得很厉害,所以老师有时候,要花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够到达,有时候会错过景区登记的时间。这个算一个中型的烦恼,说着又拿出了一张中性信的卡片放到这个盒子里面。

接下来问孩子有什么烦心的事吗?

孩子抽出了一张小卡片,“这个卡片对我来说就是丢了一个橡皮擦,接下来孩子又拿了一张稍微大一点的中卡片,这个对我来说就是同学嘲笑我,让我很苦恼。

我接着问孩子:“同学是怎么冤枉你啦?”

小静说:“我明明没有抄答案但是同桌就说我抄了答案。”

这得问孩子:“你有告诉同学你没有抄吗?”

孩子摇了摇头没有。

“那你同桌怎么会知道你的想法呢?”

“我猜他应该是知道的。“

“我觉得如果不说,他怎么会知道呢?”

小静:“我以为这样看着他就知道了。”

我:“可能她真的不知道哦”

孩子又拿起最大的一张卡片:这个是冤枉。

孩子说:“妈妈冤枉了我,明明是我的弟弟打坏的花瓶,但是妈妈坚持认为是我打坏的。”

……

原来在家的时候,小静的弟弟不小心把瓶子打碎了,结果妈妈回来就劈头盖脸的说是她打碎的,孩子觉得特别的委屈,所以内心非常难受。

下午顺便跟来接孩子家长聊天,的确是这样的。

找到了孩子内心的真实烦恼,给孩子找对应的解决方案,解决完孩子的烦恼之后,接下来跟孩子一道把困扰她的烦恼扔进了垃圾桶。让孩子从内心里面觉得这些烦恼都已经远离他了。

用的时候,这里要提醒3点:

第一点、倾听。

孩子“闷葫芦”不表达,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63

就是当孩子通过“解忧卡”说出自己委屈的事情的时候,咱们作为父母不管孩子说得好还是不好、对或者错、咱们都不要打断孩子,要给孩子足够的机会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因为孩子要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这个可以让孩子找到自信心。

第二点、共情。

孩子“闷葫芦”不表达,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63

孩子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委屈或者是烦恼的时候,咱们应该要体谅孩子的心情,比如咱们可以说宝贝妈妈没有理解到你的心情,你那时候应该非常难受吧。

第三点、勇于承认。

孩子“闷葫芦”不表达,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63

有时候当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委屈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我们父母做错了某些事情。这个时候咱们要真心的跟孩子道歉,有时候可能咱们会觉得这样道歉会削弱咱们作为父母的权威性,其实不是这样的,咱们非常真诚的跟孩子道歉,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权威,而且能够拉近亲子关系。

另外这个卡片大家可以自己制作,一般的纸就可以做,剪成圆形,颜色随机,但是这个卡片大家一定要做好就是有小的、中型的和大型的。选好了,给孩子找对应的解决方案。

当然咱们还可以发明解忧球,就是用小球来替代卡片,也是可以的。最终的目的就是转移孩子注意力,因为咱们太过于关注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比较窘迫,也就不愿意说出来自己想说的话。但是当孩子的注意力在这个球或者卡片上面的时候,他就觉得比较自然,很容易把内心的话和想法坦露出来。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大家遇到孩子出现不爱说话,闷闷不乐的时候都可以试试。方法需要大家多练习才能逐渐掌握,注意不要只让孩子回答是或者否,而是要让孩子回答为什么或者怎么样。问出孩子内心最真正的原因。

用“解忧卡”让咱们的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苦恼,健康快乐的成长!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继续为大家分享《100个好习惯》系列64——孩子与其他孩子起了冲突,怎么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