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市马路名称与旧街名的回忆

 尤里蒙提 2019-01-24

 惠福东路原是“寺前街”。寺即指大佛寺。拆寺后改开许多条街为“惠新东街”、“惠新西街”等。惠福中路有南海县衙门,现辟作惠福市场。惠福西路原是“大市街”。西湖路东头原是“西湖街”,西边近维新路那边原是没有街的。

  米市路横有光塔路直通至丰宁路。光塔路原是“光塔街”。这里有“光塔”和“怀圣寺”,也是广州市有名的古迹名胜。

  中山四路、五路、六路,原是“惠爱街”。由西门起至东门止。分为首约至九约。辟路后,改惠爱首、二、三约为“惠爱西路”;四、五、六约为“惠爱中路”;七、八、九约为“惠爱东路”。后改“惠爱东路”为中山四路,“惠爱中路”为中山五路,“惠爱西路”为中山六路。

  越华路原是“司后街”。广卫路原无街道的,因这路是由旧广府衙门至卫边街故名广卫路。

  豪贤路原是“豪贤街”。最初名濠沿街,因接近铜关的东濠,故名“豪沿”,后始改为豪贤街。

  德宣西路原是“德宣街”。中山纪念堂前这一段是“后楼房街”。省政府前这一段是“洛城根”。德宣东路有部分原是“大石街”及“天平街”。最东通至越秀北路这一段,是1959年新辟的,有部分原是“天官里”,有部分是拆去屋宇而成的。

  法政路原系“二牌楼”之横街、“湛塘街”等小街及天官里横街等等。因当时广东法政学堂在这里,故名为法政路。法政路东头是“铜关”,直通至东关桥。这东濠为昔日运粮交通要道之一。

  百灵路原是“百灵街”。以街名为路名,望名生义,便知路与街是同一命名。本市的马路名有许多是这样的。老城的马路纵横线和街道名称,大概是如此。

  至于新城的横线马路是拆城垣而筑的。东边由小东门、鸡翼城、越秀南路、东水关桥,转入万福路、泰康路、一德路,折向太平北路(今人民北路)至西水关桥止。

  万福路和法政中路、德政南路交界处为“永定街”。万福路与泰康路交界处为“永汉门”。清代时原名为“永清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始改为“永汉门”。一德东路在电灯局后面便为“五仙门”。现在已堵塞之电灯局侧直出长堤之街,为五仙门直街。解放南路口左边至靖海路的一段,为“会仙街”。靖海路对正之处,为“靖海门”。一德西路原为“安澜街”。一德西对面是“普济桥”。太平北至状元坊口为“太平门”。对面是“太平桥”。这条路名“太平路”,是因有“太平门”而得名。近状元坊这边的城基脚,是“眼镜街”。大新路原是“大新街”。高第路是高第街,也是以街名为路名的。

  纵线的越秀南路,为“小东门”、“鸡翼城”、“东水关桥”,接近三角市这里是“东鬼基”。德政南路原为“定海南约”。文德南路这里原是没有街的,为取直线出东堤,故将各小街或有些屋宇拆去而筑的。

  永汉南路由万福路口至大南路口的一段,原是“南门直街”。维新南路由泰康路口至大德东路这一段,也是原没有街道,后拆通铺屋而建的。解放南路由一德路至解放戏院一段原是“小市街”。海珠南路现一德路交界处,是“油栏门”,内为“油栏门直街”。以北至大新路一段为“板箱巷”。海珠南的末端由大新路至大德路一段,也是原没有街而新辟的。

  天成路口是“竹栏门”,内是“天成街”。北段接连诗书路之处,也是原没有街而新辟的。

  南关珠光路是“珠光里”和仓前街等合并而成。八旗二马路原是由侨商街至永汉南路的一段。西边是南堤二马路。东堤桥脚至永汉南路口天字码头,为八旗大马路,永汉南路口以西至海珠桥脚,是“南堤”。由此以西至西濠口是“长堤大马路”。由靖海路口“省总工会”(今儿童图书馆)以西至爱群大厦一段为“新堤”,是在1933年始填河而新筑的。

  东关和南关的纵线路线颇短。越秀南斜出是东园路,原是旧东园及大地。德政南和文德南这两段直通出八旗大马路。原是无街,拆去铺屋而筑的。永汉南一段是由“接官亭”直达天字码头,从前有间南关戏院(即现时乐斯电影院地址)。靖海路原是“靖海新街”。海珠南路口至一德路一段,原为“油栏外直街”。仁济路原是“仁济街”。仁济西路原为“谷埠”、“回澜栏”。太平南路西濠口至一德路口一段亦是“谷埠”。西濠二马路以其近西濠而得名。原亦没有街道的。

  西关的横线,西堤大马路一段,原是港澳轮船码头的堤岸。六二三路原为沙基大街。因沙基惨案发生在1925年6月23日,沙面英法的“兽兵”开枪惨杀游行群众,故改为六二三路,以留纪念。六二三路之西,折左为“米埠”及“竹桥”。一路和五路、六路等公共汽车总站部分,原是西猪栏的“金利大街”。直向西行是黄沙大道。解放后因这里是灾区,故将之改筑建路。

  十三行路原是“十三行街”。杉木栏路原是“杉木栏街”。梯云东路一段,原为“上陈塘”及永隆里,与珠玑路一段是“迪隆里”。超过大同路一段,是“梯云桥”及“西炮台”。和平东路口原是“普济桥直街”。由故衣路口至兴隆北路口之一段原是“登龙街”。和平中路原是“拱日门”。所以这条路初名“拱日路”。日本投降后,改为抗日路。现在改为和平路。

  桨栏路原是“桨栏街”。十八甫路是十七甫、十八甫两街合并而命名。十八甫西路原是“大观桥”和“牛乳桥”。再西一段是十三甫。上九东路原是第八甫水脚。上九路原是上九甫。下九路原是下九甫。第十甫路原是第十甫。恩宁路原是十二甫。多宝路原是多宝大街。再西超过时敏桥一段是时敏路。宝源路原是宝源大街。

  长寿东路口原是“第七甫水脚”,由光复路至德星路一段原是“长寿街”,由此至带河路口一段原是“玉器圩”。长寿西路口至文昌路一段,是“永华坊”;近西边一段,是“汝南洲”。

  龙津东路口原是“第六甫水脚”,由光复路口到紫来市场一段原是“青紫坊”,由此至带河路尾一段原是“芦排巷”。龙津中路原是“龙津桥和龙津大街”。龙津西路原是“三圣社大街”。再西是“恩洲直街”及“恩洲七、八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