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会喝还要会藏

 老鄧子 2019-01-24

茶叶吸湿及吸味性强,很容易吸附空气中水分及异味,若贮存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在短时期内失去风味,因此,掌握茶叶的储存方法保证茶叶的品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宜兴窑紫砂泥绘芦雁纹茶叶罐 清雍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影响茶叶变质、陈化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温度、水分、氧气、光线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温度:

温度愈高、茶叶外观色泽越容易变褐色,低温冷藏(冻)可有效减缓茶叶变褐及陈化。


水分:

茶叶中水分含量超过5%时会使茶叶品质加速劣变,使茶叶色泽变质。


龙井茶 清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氧气:

引起茶叶劣变的各种物质之氧化作用,均与氧气之存在有关。


光线:

光线照射对茶叶会产生不良的引响,光照会加速茶叶中各种化学反应之进行,叶绿素经光线照射易褪色。


宜兴窑紫砂花卉竹石纹茶叶罐 清雍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历史上不同的饮茶方式决定了茶器的不同形态,用来储存茶叶的容器亦然。

 

先从金属茶叶罐说起。古代富裕家庭家中会存有一些锡制罐,除了用于存放人参等贵重药品,还会用于存放茶叶,原因是锡制茶叶罐无味无毒、温度恒定,保鲜功能非常好,能够较长时间保证茶叶品质。


成罐大凸花茶 清晚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紫砂茶叶罐则由于材质本身的透气性,使茶叶可以久放不坏,使茶叶香醇可口,色泽如新。


紫砂御题诗梅花纹茶叶罐 清乾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陶瓷器制作的带盖茶罐最受欢迎,以口小腹大者为宜。此器型的恒温性能好,保鲜功能更胜一筹之故。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萧翼赚兰亭图》中,描绘了一儒生与僧人共同品茗的场景,画面左下角一老一少两个侍者正在煮茶调茗,地上放着茶床,茶床上放着茶碾、茶盏托和一盖罐,此盖罐即用来盛放茶粉末的容器——在唐宋时期,茶一般都是磨粉之后才使用的。


《萧翼赚兰亭图》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将茶罐放置于干燥的地方,不使与异味物品相混,不仅可将茶叶中的异杂味散出,还可使茶味变得更为芳沁醇郁,是常喝茶的人必须学会的功课。

 


【观复·黑白太极小茶叶罐】粗陶易茶,大意山水,褪去斑斓,更显灵魂之光。



黑白之间蕴藏着一种古老的文明,是世间最初的颜色,也是中国人“阴阳”之说的根源。



高温烧制过程中,白釉、黑釉和罐子泥胎充分结合,形成变化自然的釉色与纹理。

 

烧成后的花色自然古朴,器型端庄大气又不失细节,可摆件,可实用。



黑白两色古朴清雅,传统而不简单,精细而不做作,是您收藏茶叶的佳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