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味经典系列—吴昌硕《西泠印社记》

 蓝天下2013 2019-01-24

       

       雄健恣肆的吴昌硕《西泠印社记》

 

                          仇高驰

 

《西泠印社记》是吴昌硕71岁时为纪念西泠印社成立而书写的碑文,辞章与书法俱佳,是吴昌硕人书俱老时期小篆艺术风范的杰作。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艺术史上一位在书、画、印三方面均开一代风气的大师。就其书法而言,出入秦、汉金石碑刻,篆、隶、行草各体均臻极高的艺术水准。在清代书坛上,特别是在篆书领域内,吴昌硕堪称是一座几乎无法逾越的高峰。他早年依傍杨沂孙和吴大澂,曾临习《泰山刻石》和《琅玡台刻石》等小篆名品,后出入邓石如和吴让之。最终专攻《石鼓》,用笔浑朴厚重,恣肆烂漫,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结字茂密紧凑,正奇互用,在体势上右肩上耸,参差错落,个性极为鲜明。在分布上疏密有致,避让得宜达到了雍容端庄的效果。用墨则以浓湿为主,饱墨铺毫,意韵生动,有时墨尽笔枯,更添苍茫朴拙之趣。吴昌硕在篆书可能的范围内,将书写性发挥到了极致。为传统篆书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境界。吴昌硕篆书的《西泠印社记》,可以说是体现他这一崭新境界的典范之作。

下面从用笔、结字和章法等方面对《西泠印社记》进行具体分析,使我们在临习这一范本时,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

《西泠印社记》在用笔上,打破了秦汉以来小篆笔画一味均匀的惯例,明显地增加了提按动作,行笔速度也有缓急之别,使线条呈现出粗细的变化,采用中锋、侧锋、藏锋和露锋等相结合的用笔方式,使线条形成多形状、多势态的的笔画,笔力雄健、笔意恣肆,毫无雷同之感。这在吴昌硕之前的篆书都是不曾有过的用笔方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书写时融入了隶书和楷书的笔意。因此,我们在临习时,首先要明确其笔法的基本特征,体会吴昌硕篆书在起、行、收时丰富多变的手法。

在结字方面,《西泠印社记》也不同于传统小篆匀称平整的结体特征,而是采取了结体错落的结字法则。大篆在结字上似乎也存在着参差错落这一特点,但不够明显,总体上依然追求的是均衡之美,而吴昌硕在《西泠印社记》中把结体的错落推向了极致,使其篆字显现出跌宕多姿的字形特征。可以说,对小篆这种在结字上的改造也是吴昌硕的独创。此外,我们在临习还要注意不宜过于强调垂脚,中宫也不宜偏上,要有“蜾扁”之趣。

作为一篇纪事文章,《西泠印社记》是写在大约高宽为4:3的界格内,因而在章法上整篇排列整齐,气度连贯。临写此类章法的篆书要注意字不要顶格,四周要留有一定的距离作为行距字距,格中每字大小形态也要略有不同。这样,才能在通篇整齐的章法中显现出变化来。


品味经典系列—吴昌硕《西泠印社记》

 

                             吴昌硕《西泠印社记》(局部)

 

品味经典系列—吴昌硕《西泠印社记》                                  仇高驰临吴昌硕《西泠印社记》

 

 

品味经典系列—吴昌硕《西泠印社记》                              仇高驰拟吴昌硕《西泠印社记》笔意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