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网上夸张的说,过年就是上战场,所穿的衣服我就是战袍或者战衣,因此选择一件质感上乘、在任何时候都不怯场的好大衣,就变成了女人春节买衣服的必备款,试问有什么外套能比大衣更拉风吗?羽绒服太臃肿,穿不出气质;风衣太薄,冻得自己没有气质;只有大衣厚薄、保暖性都刚刚好。不过春节买新大衣的时候,最好最好规避5个常识性“偏见”,导购都对你另眼相看!

偏见一:羊绒=羊绒
一般来说都会有这样的常识,买大衣一定要羊绒或者羊毛大衣,但是很多人不清楚羊绒与羊毛有什么区别?羊绒比羊毛要贵,还是羊毛比羊绒要贵?一般来说是羊绒比羊毛贵,这主要是因为羊绒比羊毛更稀有,据数据考证说一只成年的山羊每年只能产100克羊绒,当然,羊绒中也有极品,比如说小山羊绒更贵。羊绒纤维比起羊毛来会更细一些,所以更光滑细腻了,可以贴身穿,羊绒衫就是贴身的衣物,洗后不缩水。但是纯羊绒的大衣在市面上很少见,不止是羊绒稀少的原因,还因为松软的面料加工难度大,市面上流行的双面羊绒大衣大多数都是由羊绒和羊毛混纺而成的,对于混纺的大衣来说,羊绒含量越高的,质感越高级,当然价格也会更昂贵。市面上的羊绒和羊毛面料良莠不齐,即便是标明了百分百的羊毛含量,大衣也不见得就好。

偏见二:克重越高=保暖效果越好
在很多人的固有偏见中,毛呢大衣的克重越高,大衣的保暖效果就好。当然,大衣的面料决定了大衣的品质,判断面料优劣的重要因素就是支数和克重,但是克重并不是决定因素,克重越大,毛呢大衣的面料就会越厚,但是毛呢大衣越厚并不等于保暖效果就会越好。再来说支数,这是纺织行业的术语,一般来说毛呢大衣的支数越大,面料会越轻越细腻,日常穿着120-150支的羊毛大衣就好,一旦超过了180支,面料就会过于细致脆弱,反而会不适合日常穿着。

偏见三:颜色纯度高=质量好
很多导购会忽悠消费者,毛呢大衣就是要买深色的最好,深色的最容易穿出质感。相反从做工上来说,越是浅色的毛呢大衣,对材质的要求越高,因而价格越贵,因为纤细脆弱的羊毛纤维,在染色过程中并不耐受,还有一些羊毛纤维本身的颜色很难去除,所以做一件浅色的毛呢大衣要比深颜色的大衣多出几倍的用料,所以,直接把羊毛染成深色的就容易多了。所以深色的大衣固然颜色纯度高,但是并不一定就好。

偏见四:容易起球=品质真
毛呢大衣起球和羊毛的质量和大衣本身的价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是看,面料表面的纤维是否足够长,密度是否紧实,一般来说,只有长度足够的行为才能够产生摩擦,弹劾,以至于最终形成毛球,密度小的面料纤维之间也更容易纠缠在一起,或者因为受到外力的摩擦而产生毛球。羊毛的含量越低,起球的次数就会越多,尤其是羊毛加腈纶的面料,增加了化纤面料,摩擦系数加大,是一定会起球的。所以说岛国片里说容易起球,说明毛呢大衣的品质好,万万不要轻信他的鬼话。

偏见五:人造毛、非羊毛比羊毛贵
现在由于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呼声下,越来越流行人造皮草大衣或者是羊驼毛大衣,这些大衣的价格甚至比真的羊毛羊绒大衣还要贵,其实也是有理可循有据可依的,比如说羊驼毛大衣,主要是因为羊驼毛的保暖性要优于一般的羊毛羊绒,所以价格昂贵也情有可原。至于人造毛,生产工艺则更复杂,所以也是贵得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