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留住江中那一抹微笑

 太行森林 2019-01-24

编者按: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一种鲸类动物进行迁地保护的成功尝试,对于鲸类动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的推动下,至2008年1月24日,在该保护区累计繁育成功30多头江豚,标志着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的逐渐成熟。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在长江江豚保护理论发展和应用推广方面又取得了哪些进展呢?

 

图1 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Ne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淡水鲸类动物,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通江的鄱阳湖和洞庭湖中。


由于航运、过度渔业、大型水利工程以及工农业污染等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长江生物资源衰退非常严重,长江豚类的生存状况不断恶化。


针对长江豚类的保护,我国科学家早在80年代就提出了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饲养与繁殖研究相结合的三大保护措施,并开展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其中,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物种迁入到人工控制的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也就是说,在原生种群以外的地区对物种进行保护并维持稳定的种群。


天鹅洲,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长江豚类迁地保护区。


天鹅洲——江豚的第二故乡


湖北石首天鹅洲故道曾经是长江的一部分,位于长江“九曲回肠”的荆江北岸,由于自然冲刷裁弯取直,形成长江故道群湿地,其自然生态环境与长江非常接近。


1990年,水生所往天鹅洲故道迁入了5头长江江豚作为迁地保护的尝试。试验结果证明,这里是开展长江江豚保护的一个理想场所,长江江豚在此不仅可以正常生活,而且能够自然繁殖。


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湖北石首天鹅洲故道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长江豚类迁地保护区。


图2 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经过27年的不断探索和保护实践,天鹅洲故道的长江江豚种群日渐壮大,故道中长江江豚数量不断增加,至今已发展为80头左右的自然繁殖种群,平均每年都有6头以上的小江豚出生。2010到2015年之间,5年中种群数量增加了27头以上,种群净增长速率达108%,说明该种群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随着种群数量逐渐接近环境容纳量,该种群将成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种源输出的重要基地,为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2011年通过“软释放”进入天鹅洲故道的1头雄性江豚“阿宝”,自2004年起已经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活了7年。通过人工训练,他重新获得了野外生活的能力,包括捕食,捉鱼,社群关系、行为等等。进入故道以后,“阿宝”完全适应故道的自然环境,生长状况良好,并成功繁殖了后代。


这证明,在人工环境中长期饲养的长江江豚仍然可以重新适应自然环境。这为今后人工繁育的长江江豚回归自然积累了经验。


 

图3“软释放”阿宝


天鹅洲故道江豚迁地保护所取得的成功,为江豚,甚至为所有面临环境威胁的小型鲸类物种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示范作用。这也使得天鹅洲保护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一种鲸类动物进行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的范例。


迁地保护,在继续


基于天鹅洲的成功经验,为有力推进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阻止该物种的快速衰退,最终避免其灭绝,农业部在2015年启动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程,2016年12月发布《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将迁地保护作为该物种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保护措施之一。


湖北监利县和湖南华容县交界水域的长江何王庙(集成垸)故道和安徽安庆西江故道分别建立了第二和第三个长江江豚自然迁地保护区。作为1968年长江经人工裁弯取直而形成的长江故道,何王庙长江故道下游与长江自然连通,没有航运的干扰,江豚可在自然条件下繁衍生息。


图4 何王庙/集成垸江豚保护区


2015年3月27日,在何王庙保护区举行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程启动仪式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从鄱阳湖挑选的4头江豚,经过一定时间的网箱饲养和适应,作为第一批建立者种群迁居于此。


2015年冬季,第二批来自天鹅洲故道江豚自然迁地保护区的4头江豚也来此定居。2016年8月23日,经过连续监测,水生所证实有一头小江豚在该故道成功繁殖。


2017年3月27日,我国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7年迁地保护项目再次启动,第三批4头江豚从鄱阳湖迁入何王庙/集成垸故道。2018年5月,又有两头幼豚出生。


图5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程启动仪式


2016年11月10日,6头来自长江干流和2头来自天鹅洲的江豚,被一同放至安庆西江水域。2018年6月在保护区内发现了新生幼豚,标志着长江下游首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已进入良性发展,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作成效进一步显现。


目前,湖北天鹅洲、何王庙和安庆西江等三处自然迁地保护区的长江江豚种群都呈现出增长态势,种群数量已超过120头,且均能自然繁殖,初步建立了“保种”种群,同时已开始保护区之间的个体交换工程。


这些迁地保护种群的建立,为长江江豚的保种工程增加了保障,也为这个物种的永久保护带来了希望。


留住江中那一抹微笑


2017年全范围考察结果发现,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约为1012头,与2012年的1045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其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得到了遏制,基本达成了降低种群下降速率的短期目标。


这无疑为江豚保护带来了希望,为中国的淡水生物保护迎来了新局面。


图6 鄱阳湖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一个顶级物种,其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对一个物种的保护,更是要促进长江大保护。


为了留住江中那一抹微笑,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在研究,希望能为保护江豚做更多的工作。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长江江豚的微笑会永远留在长江家园。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