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一名古代直男,如何面对自己的长发:盘他!

 野田高梧 2019-01-24


阅       读       需       要


12 min

编者按:你的梳子上有头发,你的枕头上有头发,唯独你的头上没有什么头发……脱发和发型这个问题,看似只属于长发飘飘的小姐姐,其实男士们也深受其扰。现如今的大多数男性都留着一头短发,这种好打理的发型似乎使人更有男性气息,然而我们回想一下古代——不管男女,都是三千青丝,长发飘飘。那么,问题来了:长发也可以打造出直男发型吗?古人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孔子表扬起管仲来那是相当厉害的,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是在说要是没有他,华夏文明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按照孔子的想法,束发右祍那是华夏民族的标志。在今天,发型问题也就是和Tony老师商量商量的事情,但是在孔老夫子的年代,那可是要上升到礼仪和政治层面了。但是话说回来,难道我们中国的男性自古以来就是这种留长发然后扎起来的造型么?

 

放飞自我的阶段

 

孔子之前的夏商两代,夏的资料较少,而商代则留下了较多的材料。商人可能不仅不规规矩矩地束发,反而在造型问题上非常地放飞自我。

 

虎食人卣

 

上图是商代的虎食人卣(yǒu)。这个被老虎爪子抓住,即将成为饲料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材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留了短发,一头板寸从头顶留到脑后,就像戴了一顶帽子。这样的发型相比于我们熟悉的“拢发包巾”的确是清凉利索不少(老虎进食的时候也会方便很多)

 

但是短发归短发,倒不一定所有人都得是板寸。另一件商代人头像则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审美观念:


商代人头像

 

上图中的这个发型,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这种锅盖头造型时至今日依然流行在祖国的大街小巷,说不定您出门一趟就能看到这种“复古”的发式。

 

此外,有的殷商先民还有着放纵不羁的辫子:

 

妇好墓玉人


在商人不想剃板寸和纯粹的锅盖头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将长的头发梳成辫子,盘到头顶或者垂在脑后,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

 

当然有的殷商贵族们也会留及腰的长发,上面装饰繁复的饰物。或许对于商人来说,可能短发是普通人或者奴仆的装扮,而长发则是贵族的形象:

 

左:故宫博物馆藏商代黄玉人像。右:法国巴黎塞努奇博物馆藏商代侧身人形浮雕玉饰

 

这种留下着长发,下端卷曲的非主流造型在当时却极可能反倒是高大上的时尚风潮,很可能一直延续到西周时期。《诗经·小雅·都人士》中就描写“彼君子女,卷发如虿”。就是说西周王朝倾覆了之后,当人们回忆起过去镐京人士的衣着打扮的时候,还记得他们的头发卷曲起来如同蝎尾一样。这种桀骜不驯的发型,在周人的黍离之悲中更显冲击力。下次出门遇到这种造型的时候,可不能随便管人家叫非主流了。物换星移几度秋,主流也是在变化的。

 

影视剧中的纣王 图源:《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剧照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周代是礼仪完备的时代,也是一个延续和变革的时代。周早期的很多造型实际上很类似于商代。

 

左:商阴阳玉人。右:周早期玉人

 

西周的披发式玉雕形象

 

但是在周代,束发结髻的方式开始流行。不仅是一种处理发型的方式,也逐渐上升为区分华夷的标志之一。犬戎攻入镐京,幽王身死,周室东迁。当时的华夏族人面对的是戎狄海洋的包围,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齐桓公九合诸侯,打出的旗号就是“尊王攘夷”。在这种情况下,夷夏之防开始被经常提及,并且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开篇提到孔子的那句感叹就表明,至迟在孔子的年代,束发已经成为华夏地区通行的造型,以有别于周边民族的披发或者断发之俗。

 

天下大同的时代

 

两周时期,人们的发型逐渐有了礼仪性的规定,并且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规范。童年时期,人们让小孩子的头发野性生长,也不梳起来,就让他自然披散。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面有一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个“垂髫”就是用头发垂下来的样子来指代小孩子(黄发则指代老人,据说长寿的老人头发会发黄)

 

但是长到一定岁数,再这么放养就不太妥当了。头发长了不仅影响视线,而且垂在前面的头发要是多到把脸都挡住了,实在容易把人吓着。于是这个时候人们就会把小孩子的头发拢到一起,在头上扎两个抓髻。也就是所谓的“总角”。对于这一造型,可以参照少年英雄小哪吒的经典形象:

 

 是他,是他,就是他


和“垂髫”一样,“总角”也经常被用来代指小孩子或者小时候。《诗经·卫风·氓》中提到“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就是说我们两个青梅竹马,还梳抓髻的时候就在一起,没想到这个渣男长大了之后变心了。

 

就像柯南一样,哪吒的年龄一直停留在了“总角”的阶段,但是其他人终归要长大。一般男生到了二十岁左右,就被看做是一个成年人了。这个时候要举行成人礼。这么隆重的事情当然也要对头发下手,也就是要“加冠”。士人要戴冠,庶人要戴巾。从此之后,在公共场合,发髻都要被包裹在冠巾里面了,如果去掉,就被看做是很失礼的行为。


子路为了正冠而战死。图源:影视剧《孔子》剧照

 

这一点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孔子的学生子路。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正在和别人打仗,结果战斗激烈,他的冠被弄掉了。子路同志立刻想起老师的教诲。这怎么行?头可断,发型不能乱!免冠太失礼了。于是他放下兵器去整理自己的冠带,终于死在乱军之中;汉代陆贾去见南越王的时候,南越王对他很不客气,其中一条就是锥髻而没有戴冠。结果陆贾马上对他展开批评教育,说大王你连中原的冠带传统都忘了,就凭南越这点地方,难道想和大汉叫板么?说得南越王赶紧道歉,用自己居住在蛮夷时间久了来搪塞。束发加冠的重要性和政治文化意味,由此可见一斑。

 

束发的传统就自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秦汉。秦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发作品就是兵马俑了。秦人写实的雕塑手法为我们探索当时的编发方式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秦军主要采取的也是束发的方式,但往往也和辫子结合起来:

 

秦兵马俑发髻

 

上图是一个典型的秦兵马俑的头部背面,精细的雕刻让我们能够看出,这位秦军士兵主要将头发一左一右梳成了两个发辫,左侧的发辫更长,于是盘到头顶结成发髻,固定在头的右上方

 

秦兵马俑发辫 


另外也有的秦俑会将头发主体编成发髻,而后将边缘遗落的头发编成辫子。看起来还很有艺术感。

 

秦亡汉兴,到了武帝时期独尊儒术,而后传世的《仪礼》《周礼》《礼记》也全部成书。虽然上述三礼追述的是周人制度,但是实际上最能体现的是战国到汉代贵族的礼仪要求。汉代冠礼要先后加缁布冠、皮弁和爵弁,诸侯还要加玄冠,天子还要再加冕。在汉代,这种拢发包巾、束发加冠的造型终于确定了下来。加冠还配合着表字,所谓“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在此之后,就不再是个宝宝,要位列丈夫之班了。

 

冠礼。图源:《大秦帝国之裂变》剧照

 

此后,汉族男性的发式就很少发生大的变化。到清代剃发留辫,而民国又剪辫易服,中国男性的发型逐渐变成今天这种以短发为主的样式。当然,到了今天,除了一些特殊的行业,愿意留什么样的发型都是个体的自由,万紫千红总是春。

 

不想洗头

 

发式虽然变化了,困扰大家的问题却一直都在。首先就是一个清洁问题。今天男性多是短发,又有淋浴,又有吹风机,洗个头那是轻松加愉快。但是回到汉代,长发飘飘的年代可就要了命了。这一点广大长发女同胞们应该深有感触,也许当时的汉人也有不出门就不想洗头的想法吧。

 

实际上汉人每隔五天就有一天的“休沐”,有点类似于现在周末的感觉。许慎《说文》中解释“沐,濯发也。”所以,这一天放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让你回去收拾收拾自己,洗个头之类的。汉人洗头主要使用淘谷物的水。《史记》中记录窦皇后在和自己的弟弟分离时曾经为他“丐沐”,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解释道“沐,米潘也,可以沐头。謂乞潘为弟沐也”,也就是说乞讨来淘米水来给弟弟洗头。

 

来一盆大汉洗发水

 

另外大约在汉代,又有一种“澡豆方”,是用猪胰腺研磨成糊状,与豆粉、香料等混合,制成豆状,自然干燥而成,用来洗去污垢,见载于唐人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此外一些达官贵人还会在水中放上香料。而洗完之后则主要依靠自然风干。所谓“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也,站在风口上或者高处,让头发速干。但考虑到汉人认为洗浴一类事情是比较私密的,未必会这么骄傲放纵,可能只是在家中或者庭院里风干。

 

拿什么拯救我的头发

 

说好放一天假,洗个头就得占去大半天,然后又是五天的爆肝。我们今天发际线会后退,古人同样也会“秃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杜甫同志在安史之乱时候看到残破的长安城,心里面一阵子悲痛,就直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了。宋代文坛大佬刘克庄也要感叹“决河犹有方堪塞,脱发应无术可栽”,脱发看来比黄河决口问题还要严重。

 

中医对于脱发的理论主要是肾虚说和血热说,当然老了之后自然也会脱。曹丕曾经用马鬃和其他重要熬制的“马鬃膏”来治疗脱发,而成书于唐代的《千金翼方》中更专门有8个生发的药方,多是以动物脂类配以祛风、清热、养阴中药外敷以生发、治疗脱发。

 

 

但是如果脱发那么好治,他就不会一直困扰我们到今天了。所以面对着地中海的宿命,我们不屈的先民一旦生发不成,就开始考虑从外面遮挡。古人的首选就是假发。没错,中国古人也是有假发的。《晋书·五行志》当中就记录“太之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曰假头。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也就是说为了做出高高的发髻,妇女们会在木笼上编出发髻,需要的时候就戴上。如果家里穷弄不起的,还会和别人“借头”。

 

而假发也不仅仅是女性们的专利。《三国志》中记载薛综的上书中描写到:“珠崖之废,起於长吏睹其好发,髡取为髲”,就是说珠崖地区的长官看到当地人的头发好,就剃掉来给自己做假发,最终引发当地人的反叛。《东观汉记》中也有记录:“献帝幸弘农, 郭汜日掳掠百姓, 妇女有美发者, 皆断取之。”也是看到别人头发好,得啦,那就割下来给我用吧。

 

这个画面其实想起来挺鬼畜的,一群人凶神恶煞地冲进来,抓住当地女子。一不劫财,二不劫色,抄起剪刀来就是一阵咔嚓咔嚓,最后收齐了头发得意而去,留下一脸黑人问号的光头。

 

 

而且剪头这个问题,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在过去的文化背景下,剪去头发往往意味着这个人是有罪的。过去专门有“髡刑”,就是将犯人的头发剃去,以示惩罚。这个跟军训时候被教官或者被班主任抓去剃头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走在大街上,一头“光明顶”,难免周围大爷大娘指指点点,拽着儿孙说千万不要和那个人学。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公开羞辱了。曹操逃跑的时候割袍断须也是同样的性质(情节出自《三国演义》),所以常常被人拿出来调侃。但是也不能全怪曹丞相,毕竟命都没了,还要脸有啥用?髡刑的级别毕竟比死刑还是要低的。

 

曹操割须保命。图源:94版《三国演义》剧照


除了羞辱的成分之外,头发还被人们认为是人的精气所在。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记载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鬼魅剃人头发,失去头发的人都失去精气而死。虽然是子不语的内容,但是却能够体现出汉代人们将头发与精气联系起来的看法。同样类似的故事在《魏书》和《太平广记》中也有记录。《吴越春秋》中则记录干将莫邪听说前人铸剑以身投炉,遂“断发剪爪”来铸剑,也就是说剪下头发和指甲往炉中一投,和人投入炉中是一样的,这也同样说明了那时很多人认为头发能够替代人身的精气。

 

当然过去对头发也不尽是这种态度,比如佛教沙门在中国,就将那三千烦恼丝都剪去了。所以说现在的年轻人一边脱发,一边说自己佛系,听起来也是顺理成章的吧。想要青丝常在,还是要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呀!


不过即使头秃也没事,毕竟光头也是一种气质。

 


果粒历史·新刊推荐

果粒历史 平津战役 Mini Progra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