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王朝:谋夺皇位呼声最高的胤祀,为何接受胤禛继位的既成事实

 齐家平国 2019-01-24

(竹山解说《雍正王朝》第27期)

上一期竹山解读了八爷党策动的八王议政,尽管胤祀等人最终功亏一篑,可整个逼宫政变的谋划不可谓不严密。由此,八阿哥胤祀内心的深险可见一斑。

搁在决定夺嫡最终成败的康熙传位当晚,这位“八贤王”的表现如何呢?为了这最后一刻的夺嫡结果,他又做了哪些方面的安排?

本期话题:对皇位宝座志在必得的八阿哥胤祀,为何最终接受对手胤禛继位的既成事实。

雍正王朝:谋夺皇位呼声最高的胤祀,为何接受胤禛继位的既成事实

八阿哥胤祀

夺嫡之争进行到中期,太子、大阿哥已经被踢出局,三阿哥则认清了形势,放弃了争位的念头,一心扑到编书撰文的兴趣爱好上。

夺位格局,整体呈现出四阿哥胤禛,与八阿哥胤祀二选一的对决态势。双方都是聪明人,十分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

胤禛这边有四川总督年羹尧,江夏镇事件已经充分展示出他的杀伐果决。

胤祀这头,虽然十四阿哥胤禵管理着兵部,但却没有调动兵马的实权。因而八爷党将这一阶段夺嫡布置的焦点,放在了对兵权的掌握上。

这就解释了为何传尔丹在西北,迟迟接收不到朝廷应允给他的粮草军械,而兵部却一个月几道命令得催促其与叛军决战,最终使他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强行出兵,从而落得个全军覆没的结局。

原来这一切背后,都是八爷党在搞鬼,目的就是要整垮传尔丹,然后换上自己的人接掌兵权,为最终的夺嫡之争加上枪杆子的保障。

雍正王朝:谋夺皇位呼声最高的胤祀,为何接受胤禛继位的既成事实

八爷党

只是不成想,面对前线传来的传尔丹全军覆没消息,康熙接下来的决策,是要在皇子中挑选一位担任大将军王,代替皇帝统兵征战西北。

无论康熙是有意还是无意,此举都在八爷党内又激生出一股新的夺嫡势力,具体来说是在胤祀与胤禵之间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胤禵本是八爷党核心成员,一直主张坚决拥护八阿哥胤祀当太子的政治立场。以往在热河伪造太子调兵手谕、百官推举新太子时顶撞康熙为胤祀申辩两件事上,对八哥表现得还挺忠心。

此次康熙遴选皇子当大将军王,朝廷上下都将之解读为皇帝在指定继承人。对此最感到始料不及的,应当是胤禛和胤祀。而胤禵则看到了脱颖而出,进而参与夺嫡的绝佳机会。

结果,是胤禵左右逢源,一面在八爷党内部赌咒发誓坚决拥护八阿哥胤禩,获得了八哥、九哥、十哥的支持;另一面又开始接触平常几乎不怎么来往的四哥,以保举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为政治交换条件,换来了胤禛在康熙面前对他出任大将军王的推举。

雍正王朝:谋夺皇位呼声最高的胤祀,为何接受胤禛继位的既成事实

大将军王胤禵

这样一来,便就打破了胤祀当初的谋划。胤禵虽然先前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但胤祀对他并未托付全部的信任。

尤其胤禵当上大将军王之后,胤祀更是吩咐鄂尔泰监视胤禵在西北大营的动态,作为牵制胤禵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安排,是为了预防胤禵立下战功,从而积累政治资本问鼎太和殿里的宝座。

等到胤禵作出伪造胤祀手书,哄骗鄂尔泰与自己一道出兵与叛军决战的举动,身在京城的八爷党这才最后坐实了胤禵的背叛,惊叹对老十四“看走了眼”。

这等于说胤祀费尽心思夺取兵权,可没料到结果却培养起了一个手握20多万大军的竞争对手。不仅分散了八爷党的实力,而且“大将军王是康熙继位人”的固定思维,还让朝廷上下的文武百官产生了观望情绪。

这样的局面变化,对胤祀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雍正王朝:谋夺皇位呼声最高的胤祀,为何接受胤禛继位的既成事实

八阿哥胤祀谋划夺位

本来按照胤祀最初的设计,由自己的人统兵在外掌控兵权,再加上丰台大营的提督成文运,即便是康熙不肯传位给自己,自己也能凭借这两处重兵威逼隆科多就范,制造出武力夺得皇位的既成事实。

然而胤禵的背叛,使得胤祀只能依靠丰台大营的一路人马。而丰台提督成文运,无论在血统,还是在军队中的资历,都无法与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相提并论。

这就是说,无论胤禛得势还是胤禵抢得先机,成文运都稳定不了京城外部的局势。只要拿下丰台大营的兵权,城内大搞政治投机的隆科多,自然也会识时务倒向胜算大的一方。

雍正王朝:谋夺皇位呼声最高的胤祀,为何接受胤禛继位的既成事实

十三阿哥接掌丰台兵权

结局也正是如此,胤禵被管制西北大军粮草的年羹尧压制得动弹不得;胤祀的枪杆子成文运,被赶来丰台大营的胤祥果断斩杀。

等到胤祥带着丰台的兵马出现在畅春园,胤祀、胤禟等人当即便明白大势已去,只得乖乖跪下,接收胤禛继位的既成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