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星期六),天色阴沉。我与妻子骑电动车到南宁步行街新华书店,计划买点书。 说是买书,其实更多时候是看书。妻子喜欢看有健身、烹调方面的书,但总觉得太贵了,便只看不买。 我只看医学方面的书。说实话,很多好的医书,我几年前就买了很多,这几年很难买到好书了,因此更多的时候也是只看不买。 这几天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大雨,南宁也不例外。我们一出门天便下起大雨,虽然穿着雨衣,但到了新华书店,身上还是被淋湿了很多。 本以为这次也像往时一样买不到好书。不料被国医大师张志远的《习方心得》和《用药手记》所吸引。这两本书是国医大师张志远的毕生经验、毕生心血,却写得言简意赅、短小精悍,不作长篇大论,阅读起来很方便,很容易领会。我很是惊诧,难道这个出生于1920年的山东名医,写这本书时也懂得现在的人只喜欢短小文章的习惯?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今后尽量写短小的文章,这样写起来很容易,不会有担提笔生畏的感觉。读者读起来也很容易,不会有望文生厌的现象。 我对妻子说,这次被雨淋得很值,因为我买到了两本好书。妻子听说我买到好书,十分高兴。毕竟好久没买到好的医书了。 附张志远的一篇文章,以飨读者: 孙氏家传麻黄汤加附子 民国时期医家孙文,喜研究古方,博大精深,推崇徐灵胎、尤在泾、陆九芝三贤,投药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方小、量大,功效明显,被人称道不已。指出《伤寒论》调理六经疾患,温、散当头,谓其贵阳贱阴,纯属曲解。不只麻黄、桂枝归于温、散,附子、干姜亦非大补。退阴药物是扭转那气刺激出现偏颇,矫正人体动态平衡,辅助阳的相对虚衰。不应缺乏分析乱扣帽子,沐猴而冠,武断“贵阳贱阴论”。此说若能成立,则膏、知、硝、黄就得逊位,白虎、承气汤就难以存在了。曾言风寒感冒给予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加少量附子,温化寒邪,振兴阳气,促使麻、桂解表,发汗而不伤正,防止腠理大开,导致亡阳,一药三用,乃家传疗法。这个观点,值得钩沉,特别是麻黄汤内加附子,为独门的宝贵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