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丰城冻米糖不仅是江西省特色食品而且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丰城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丰城开始制作冻米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丰城冻米糖旧称江南小切,以其洁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独特风味闻名天下。但是,冻米糖的发明竟有一段不平凡的军旅故事。 丰城邓子龙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力大无穷,双手抱起石狮行走如风,威慑群雄。二十八岁考取武举人,后率领地方军队在广东、福建和江西省境内进行剿匪,军队初创时期,后勤供应十分困难,士兵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造成战斗力低下。 有一年秋天,邓子龙率领部队回丰城休整,发现老乡正在田野里收割糯稻,邓子龙灵机一动,吩咐后勤官员采购自己家乡生产的糯米,上战场时,煮成糯米饭后捏成饭团发给士兵当干粮。刚开始,还能适应行军打仗,但时间一长,糯米饭团又冷又硬,吃下去还不容易消化。 一股土匪躲进了乐安与丰城交界的罗山大山里,邓子龙率部进驻罗山殿上村。罗山山高林密,土匪难寻踪影,士兵分散侦察。邓子龙经过一户人家,发现老乡正在烘炒、压榨茶子油,香气弥漫,便进门打探,一士兵掏出饭团充饥,不小心有几粒掉落到了榨油锅里,顿时变成了蓬松的米花。邓子龙见状,索性把随身带来的饭团炸成了米花,糯米米花松软可口,很快就在部队中推广食用。 邓部碾转剿匪来到了荣塘,发现当地有人生产饴糖,饴糖制作时,先用麦子发芽榨汁,然后用本地大米熬煮至完全糊化,当糊化物自然冷却到60℃左右,再加入麦芽汁。邓子龙用勺子舀起液体尝了尝,口感清甜无比,便叫老乡加火再熬制一袋烟功夫,使液体逐渐变成半固体物,把随身带来的糯米米花倒了进去,搅拌均勻,紧密粘结在一起,再盛入木制模具中用木碾子滚动压平压实,趁热用薄刀在模具内横竖切几条直线,降温后用油腊纸包装,食用时用手轻轻一捏,就形成了一块一块大小平整的小切。后来,小切成为了邓子龙部行军打仗的干粮利器。 邓部后勤士兵,还在小切中加入桂香,放入几条绿色桔皮丝或红色桔皮丝作点辍,让小切色、香、味俱美。小切的制作工艺很快流传到了民间,逐渐演化为春节期间待客解茶、馈赠亲友之品。 丰城冻米糖的主要原料是一季晚糯米,糯米煮熟后经过几天的竹垫凉哂、手工搓散,米粒变得色泽晶莹通明,当地老百姓就形象直观叫冻米,也慢慢地把小切改叫成了冻米糖。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二下江南,途经丰城县城胡记点心店,品尝了丰城冻米糖,连声称赞说:香、甜、酥、脆。从此丰城冻米糖和丰城周打铁茶叶一起成为了皇室贡品。 解放前,1949年2月14日的《民国日报》曾报道说:丰城冻米糖自农历八月十六日上市,到次年二、三月为止,一直行销本省及沪港一带,是茶会中的应时细点,又是旧历年间拜年送礼的佳品。 解放后,1958年12月,由和平、和昌、胜利三家公私合营企业合并成立了丰城县第一食品厂,年产冻米糖达到15万公斤。现在丰城冻米糖总厂注册了子龙牌商标,本市企业生产的冻米糖更是走俏海内、外市场。 ![]() |
|
来自: 谢天谢地jzhayp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