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能在墙上画画吗?当班克斯在你家涂鸦之后会发生什么丨藏拍·艺眼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01-25

苏富比毁画时间后,班克斯就成了“叛逆”的代名词,神秘的身份加上涂鸦文化背后深刻的文化隐喻,让班克斯这个名字成为了一种“COOL”的代名词,以后你有可能听到“WOW~IT’S BANSKY”!

如果这样一样影响力巨大的艺术家在某一天问你:“我可以在家墙壁外涂鸦吗?”

那你是否答应呢?

被班克斯选中的幸运儿

上个月,伊恩·刘易斯(Ian Lewis)位于塔尔伯特港的车库墙上出现了班克斯(Banksy)的涂鸦。在此之后,他发现自己为了保护这个艺术品不被偷走或损坏,正面临着“一场压力巨大的”斗争。

墙上是工业污染导致的灰烬,而非飘雪。以抗议严重的工业污染。

另一位幸运儿戴维·安斯洛(David Anslow)提到:“当时我把布里斯托尔伊斯顿(这是班克斯过去常出没的地方)的一套房子租给了学生。有一天,有学生打电话问能否让他的‘涂鸦艺术家朋友’在墙上画画。我当时没想太多,只觉得这样应该挺不错的。”

多年后,一位朋友突然告诉他:“你知道你房子墙上的涂鸦是班克斯画的吗?”展示了班克斯的作品集《Wall and Piece》(直译为“墙与块”,与war and peace谐音,代表战争与和平),其中就有他的房子,涂鸦与墙同宽,有32英尺。

显然,“能够让当今世界或许最有名的艺术家在你的墙上作画,感觉不错”

安斯洛在布里斯托尔持有的五室双层公寓 图片来源:Anthony Devlin/PA

房产开发商肖恩·卡明斯(Sean Cummings):班克斯曾在古斯塔夫飓风过后来过新奥尔良。我通过中间人问他能否在我的仓库下留下画作,仓库位于一条著名的街道上。

第二天他接到一通电话:“看到你房子上出现的东西了吗?”

“我没有收到涂鸦什么时候进行的通知,一幅超大涂鸦就出现了。这幅涂鸦描绘了两个国民士兵将一个电视从窗户抬走的画面。当时就有报道称卡特里娜飓风和古斯塔夫飓风过后出现抢夺的事,显然,班克斯在通过涂鸦嘲讽当局。”

1990 年代开始,班克斯就在布里斯托涂鸦,当时他还是创作团体“DryBreadZ Crew”里其中一名成员。

2003 年班克斯在英国举办首个大型涂鸦展,采访他的《卫报》记者形容见到班克斯的初次印象:白人28 岁休闲,不修边幅牛仔裤T 恤衫,一颗银牙银链子和银耳环,看起来就像街头版的杰米·内尔(英国演员)和麦克·斯金纳的综合体。

2010 年,《时代》杂志公布全球最有影响力的 100 个人,该期封面是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以及女神卡卡。而当中艺术家的列表,班克斯是唯一没露脸的一位名人,照片中的他用牛皮纸袋盖住了头,上面还画着鬼脸。

《时代》杂志中的班克斯

2017 年英国选举,班克斯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一则声明:只要在投票日当天发送选票的照片,显示你们是投票反对保守党的,就会得到一份邮寄的礼物。那份礼物是改自他其中一幅经典作品,一个小女孩试图抓住一个红色气球,他把气球改成了英国国旗的样式。

2018年10月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专场上,Banksy的《女孩与气球》以104.2万英镑成交,约合135.7万美元。正当场内鼓掌庆祝时,画框突然响起警铃,众目睽睽下,框内画作缓缓下滑,画框内置碎纸机把画作切割成碎纸片。

女孩与气球》在拍场现场被毁坏
欲涂鸦,求指教

涂(随意的涂涂抹抹);鸦(泛指颜色)。

涂和鸦加一起就成了随意地涂抹色彩之意,很多不了解涂鸦的人会认为涂鸦就是乱涂乱画,其实不然。

涂鸦,最早出自唐朝诗人卢仝的《示添丁》一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来中国文人则以“涂鸦”比喻书画或文字稚劣,以示自谦。

维基百科对涂鸦的解释:在公共、私有设施或墙壁上的人为和有意图的标记。涂鸦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文字。未经设施拥有者许可的涂鸦一般属违法或犯罪行为。

最早的涂鸦可以追溯到尼安德特人的洞穴壁画,在后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各种随手涂抹在特定建筑或物品上的文字、图画、符号等,以及现代旅游景区随处可见的“到此一游”,都被认为是涂鸦。

澳大利亚墨尔本 霍西尔巷

涂鸦内容包括很多:主要以变形英文字体为主,其次有3D写实、人物写实、各种场景写实 、卡通人物等等。配上艳丽的颜色,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效果。

街头涂鸦源于上世纪60年,Graffita意大利文之意是乱写,布朗克斯区纽约最穷的街区,居住在这个区域的年轻人喜欢在布朗克斯的墙面上,胡乱图画各自帮派的符号以占据地盘。

上海莫西干路涂鸦墙

一些非帮派画家认为在墙上作画是很好玩的创意,于是撇开了帮派意识,逐渐形成了这门城市艺术,涂鸦作为一种绘画形式传遍了世界各地。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就是著名的涂鸦圣地

现在涂鸦不再是单纯的反文化社会的行为,而加入了艺术的东西在里面,使其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更加合法。慢慢得从地下走到地上。

涂鸦最终会是艺术更趋多元,因为它是城市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工具。

“我和你在那个酒馆见面吧,就是对面墙上画着一只猴子拿着电锯的那家。”

你看,这就是它的“用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