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绝十指僵,肾绝汗发凉,胃绝吐食浆,如何理解?

 温暖南方 2019-01-25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治疗学》

列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说说脏腑之中,肝、肾、胃气将绝的一些表现。明白这些,不只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是要洞悉其背后的医学道理。

先来说说我们的胃。

用通俗的话来讲,胃绝吐食浆。

咱们都知道,“脏腑”这个词,要分开来看。其中的腑,就包括胃。人身体里的“腑”,大部分有有一个特点,就是气机向下,主传导。比如说大小肠,它们要把其中的食糜吸收掉精华物质后,向下传导化作粪便。再比如我们的胆,它需要定时把胆汁排挤出去,帮助我们来消化。还比如我们的膀胱。尿液在里面贮存一点时间后,膀胱要把它们排泄出去。同样的,咱们的胃,负责把食物受纳进来之后,经过腐熟,然后化作食糜,传导给肠道。可见,“腑”的作用,在于传导,排泄,它们的气机,一定是通降的。

所以说,咱们的胃,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气逆”的状态。所以,反胃、呕恶、胀气等,都是胃气不降、不正常的表现。你看很多胃癌的患者,怎么发现自己有病的?除了疼痛之外,就是呕吐,吃什么吐什么。还有临终的病人,你给他什么吃,他们都不吃,根本没有胃口。所以说,胃气将绝的人,就容易呕恶、拒食。这就是“胃绝吐食浆”的含义。

接下来说说肾。肾绝,汗发凉。

咱们的汗,一般情况下,是有温度的。这个温度从哪里来?是因为我们体内的阳气,在蒸腾阴液化为汗水的时候形成的。也就是说,咱们的汗水,在其形成的源头上,就有阳热之气蒸腾阴液的过程在里面,所以汗水就有温度。

那么,这个蒸腾阴津的阳热之气哪里来?源于我们的肾阳。肾气,为一身之气的根本。肾气中属阳的部分,即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我们平常人,肾气充足,肾阳不虚,汗水的温度就正常,不至于冒冷汗。

什么时候冒冷汗?就是肾阳将绝之际。咱们都知道,很多人在去世之前,于弥留之际,会忽然出大汗。这个汗水,你摸上去就会发现,是凉的。同时,患者身体表面的温度,也很低,感觉是凉的。为什么?他们的肾气严重亏虚,肾阳将尽。另一个冒冷汗的时候,就是在我们受到强烈惊吓的时候。人受惊的时候,肾气猛然收紧,肾阳蛰伏于内,体表卫气一时失于固摄,所以冷汗就流出来了。

所以说,当一个人肾气将绝的时候,往往汗水发凉。

最后,说一说肝。肝气绝的时候,包括十指在内的肢体关节,是僵硬的。

我们都知道,肝主筋,同时还“藏血”。主筋,说明筋骨关节的废用,和肝有关系。“藏血”,指的是肝作为血液的大本营,无论哪里需要血液,它都会把血液输送过去。所以说,当我们肝血充足的时候,肢体关节在血液的濡养下就灵活,就不会僵硬。

不过,当我们肝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的时候,我们就会出现关节的僵硬、肢体的发麻甚至刺痛了。因此,中医学在治疗骨关节疾病,即所谓“痹症”的时候,在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散寒化瘀的同时,都不会忘记补养肝肾。中医学所谓“痹症日久,伤及肝肾”认识,也是考虑到上述问题才形成的。

正因如此,你看一些临终的病人,关节比较僵硬。有的,甚至紧紧抓握着某一样东西,怎么也不放开。还有一些年纪特别大的老年人,走路的时候,小步向前蹭着走,腿脚僵硬,这都是肝欲绝的表现。而那些十指关节僵硬、麻木的人,往往也需要通过补肝血的办法来调治。

好了。这就是“肝绝十指僵,肾绝汗发凉,胃绝吐食浆”的解读。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