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说说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的防治

 山东中医竹林 2019-01-25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常见病,有的患儿症状轻微,多表现为脐周部的隐痛,由于疼痛不剧烈,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有的病情严重,多伴有上呼吸道的感染,发热、腹痛、呕吐等,一般疼痛无反跳痛以及腹肌紧张,一般做腹部B超多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临床多和阑尾炎相互鉴别。


记得之前最早接触这个问题,是一个患儿的家长接孩子放学,家长来门诊调月经,然后说孩子从下午体育课就开始腹痛难受没有食欲和精神,疼痛部位在脐周部,按压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腹部肌肉也没有很紧张,点按中医的穴位,在左侧下巨虚穴处找到明显压痛点,并予以针刺治疗,同时配合艾灸神阙穴,症状马上就得到了缓解。


根据中医理论“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


针灸上治疗腑病多取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灵枢●本输》指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说明六腑之气都通向下肢,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合穴,而手三阳经上又有上下相合的关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了“合治六腑”的理论。说明脏腑之病应取下合穴:“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之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之下廉,三焦合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胃、胆、膀胱三脏腑的下合穴就是其本经的合穴,而大肠、小肠、三焦三脏的下合穴则另有合穴。《灵枢●本输》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三焦是“太阳之别”,“入络膀胱”。《针灸甲乙经》也指出:“委阳,三焦下辅俞也,......此足太阳之别络也。”膀胱主藏津液,三焦主水液代谢,二者关系密切。因此,大肠、小肠下合于胃,三焦下合于膀胱经。

肠系膜淋巴结炎实际上就是指肠系膜淋巴结的炎性增生。多发生在右下腹,因为右下腹是回肠末段、盲肠和部分升结肠的系膜,也是淋巴系统最丰富的区域。我们知道,肠道的感染性病变和一些全身疾病都会使得肠系膜淋巴结炎性增生,这一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被称为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很多患者发病后采取西医输液治疗后当时症状减轻,过后病情反反复复,慢慢小孩子肠胃功能变差,面色萎黄。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就是腹痛的范畴。《诸病源候论·腹痛诸侯》里提到:“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就是说,老是肚子痛的,五脏六腑肯定是又虚又寒的。那么在孩子,最主要就是脾虚。


脾虚后孩子的免疫力就会下降,抵抗力下降,反反复复感冒,腹痛也会反反复复。


中药治疗方面,我一般会用儿科名医贾六金教授的经验来治疗。


本病的专药就是白芍,正如《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止痛,主邪气腹痛,所以重用白芍可以缓急止痛


同时配合调整肠道气机的方法,气滞则不通,不通则痛。


同时配合治疗淋巴结肿大的药物:浙贝母、玄参、生牡蛎等。


这个基础方就是”止痛散结汤“

金银花、连翘、木香、乌药、白芍、浙贝母、玄参、生牡蛎、甘草。

由于此病反反复复,久病伤脾,此病时间长了多出现脾虚症状如:纳差、呕吐、便秘等等,多随症加入健脾消食通便的药物。


食积:加苍术、厚朴、炒三仙


大便干燥:郁李仁


恶心呕吐:藿香、黄连


腹痛甚:香附、延胡索


遇寒加重:高良姜、肉桂、藿香


纳差:白豆蔻、砂仁


热毒重:蒲公英


脾胃虚弱:四君子汤


脾胃虚寒:理中汤


临床辨证应用效果不错


同时平时饮食、生活起居也要调节好


孩子患肠系膜淋巴结炎,说到底就是“吃太多”了。家长日常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

孩子不吃不要理他,不要觉得孩子吃的少,害怕孩子没营养。消化吸收不了,再好的东西吃进去也没用。吃了淤堵在体内,会造成各种疾病,这时候吃的就不是营养,是毒药!


2、不要给孩子吃过多寒凉的食物

过度喝酸奶水果、过度吃抗生素祛火的中药、吃太多生冷的食物这样都会损伤孩子脾阳的。多点给孩子吃一写温性的食物,孩子的脾胃才会好。


同时可以给孩子多捏脊、揉腹


捏脊

小儿稚阳之体,皮肉浅薄,且经络敏感。经常捏脊,有以下好处:

❶ 可以有效地刺激督脉与膀胱经,既升提阳气、扶阳抑阴,又平衡脏腑,对于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极有好处。

脊柱两侧分别有17对穴位。比如脾俞、肾俞、心俞、肝俞等,经常按摩可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❸ 坚持给宝宝捏脊,可使宝宝全身气血畅通。

❹ 经常捏脊,可以帮助宝宝精力充沛,有助智力发育。

❺ 通过捏脊,可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怍用。比如胃肠疾病、脾胃失调、消化不良、挑食厌食等。 

❻ 捏脊还有助消化安睡眠。


揉腹

俗话说: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脏腑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推腹揉腹可健脏调腑,诸病全消:

揉腹可增强胃肠蠕动,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

有助于防治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和便秘等疾病。

揉腹可以产生的“啡肽”类物质,能够迅速缓解大脑疲劳,使人产生愉悦清爽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