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德国过春节2019年01月25日 星期五B02 三城记

 杏林前浪4868 2019-01-25

  南海芬 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赴德在亚琛工业大学和海德堡大学深造,现从事中德媒体交流。

  不到两个星期就是中国的除夕,身在德国,也已经早早在国内亲友的微信圈里感受到正在蔓延的年关味儿。

  最记忆犹新的是到德国的第一个年,2005年的大年初一,正是一门最难的考试,除夕从早9点到晚9点,整整12个小时,都窝在家里和班上的一位印度尼西亚女同学复习《数字传播》课满满200页的英文课件。当时班上还有4位中国同学,大家也都只是简单和家里通了一个电话,就全心投入复习考试。

  德国的大学通常在阳历1月初结束授课,中国春节所在的时间段——一月底二月初,正是我们的考试月。倘若不是碰上周末,摊上考试的可能性很大。我那个时候的留学生相对都比较节俭,考完了,一般会相约一起在宿舍做饭,聊聊天,打打牌,第二天继续复习下一门功课。如今的孩子,家里经济条件普遍好起来,经常会在春节前后看到中餐馆里成群结队一起聚餐的留学生。

  之后读博、工作,虽然不需要担心考试,白天该干的事情还是要干,过年这件事,只能在下了班之后才有时间。其中好几年,我在海德堡读博士,先生在慕尼黑工作,除夕和春节,我们也只能给国内的亲友打电话问候之后,再彼此问候一声。

  我所在的海德堡大学跨文化研究所,有不少博士生是汉学系的,他们经常比我还积极张罗聚餐。当然,在他们看来,过年必须包饺子,其实很难为我这个从来没有在家里包过饺子的南方人,幸好,总还是可以请到能干的中国北方校友加入,担当质量监督的重任,确保大家最后不要只吃到皮馅分离的饺子汤。

  一些地方,如果有比较活跃的中国留学生社团,或者是当地的华人社团,他们也会组织一些春节相关的活动,从最早的卡拉OK联欢会,到现在越来越专业的春节联欢晚会,甚至某些地方的华人社团还在街头组织传统的舞狮舞龙,德国华人庆祝春节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一些与中国商贸关系紧密的德国政府,比如北威州,汉堡市,也都会组织特别的中国新年招待会,邀请中德相关人士一起参加,共庆中国新年。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德国的不少媒体近几年也开始在除夕或者春节推出有关中国人过年的报道。除了饺子,中国的十二生肖也被越来越多的德国人认识。他们也会特别想知道,今年是哪个动物生肖,哪个动物生肖运气最好?

  有孩子的中国家庭,通常对过年会更在意一些,毕竟,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和节日。各地的中文学校自然不用说,写对联,剪窗花,穿旗袍唐装,学说新年祝辞,各种节日元素一应俱全,甚至可能比国内的小朋友过得还要全套。

  在家里,我们也尽量制造出一点过年气氛,让孩子知道,这一天有不一样的意义。去年,除夕在周四,我们便借着周五,邀请身边的中德友人来家里聚餐,一起庆祝新春第一天。有一家邻居的爷爷是南京人,但是在奥地利长大,11岁的小朋友算是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最近正在勤奋地学习中文,送来了红纸上工工整整书写的毛笔字“新年好”;另一位德国忘年交朋友的太太,70多年前在上海出生,他们按照中国传统,在一个红信封里装了压岁钱,让心爱的大金毛驮在项圈里带来,进屋第一句就是“恭喜发财”!简单的餐食,承载的却是中德近百年的跌宕历史和家族人生,当然,还有日久弥新的质朴人情。

  今年除夕,已经有德国好友先我们一步,邀请我们去他们家过年,很期待,德国人家的中国年夜饭会是什么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