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上,网下

 海上来信 2019-01-25

                                                                                                  
​                                                                                              文/
留水念乡

 

关上电脑,已是下午两点四十五分了。

 

还是早点去吧, F城路程不远,中途却要转一次车。古兰青想,人算不如天算,时间安排不妥当,给自己带来麻烦不要紧,耽误今晚的宴会岂不失礼?

 

F城的文友们,今晚有个聚会,古兰青也在受邀之列。不过,古兰青并不知晓这些人的真实姓名,老少胖瘦,有的甚至性别也模糊不清。当然,再过两三个小时,大家就会相互揭开面纱,包括自己。

 

152公交车,一会就到了东站,离F城的距离近了一步。古兰青想像着今晚可能要出现的场景,下意识的朝108站牌下走去。这是通往F城的长线班车,班次较稀。古兰青刚站定脚,车就来了。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古兰青急忙跑了几步,迅速跳上车。哈哈,这么顺。

 

车上的人不多,古兰青有点奇怪,心想:前段时间去F城,怎么那么多人?害得自己狼狈死了,扶手吊环都没捞着,车子拐弯刹车时,把自己抛得东歪西倒,失控中随手一抓,居然抓到一个小伙子的裤管。小伙子没做声,但眼神不善,窘得古兰青无地自容。想到这件事,古兰青就浑身不爽。

 

“花冲公园到了,下车的乘客请从后门下车。”报站器清晰地报了站名之后,古兰青猛然意识到自己坐错了车。

 

这个年轻女子,打一出门,脑子就开始胡思乱想,虽然她的眼睛停留在窗外,心思却完全放在那群不曾谋面的网友身上,直到听到“花冲公园”这个地名,她才完完全全清醒。

 

花冲公园古兰青熟,有事没事她都喜欢到那晃晃,看看地摊上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感受感受那里少有的热闹气息。上次她在那里还遇到一个卖珊瑚的海南人。天,那天她听到那人讲海口话,心里那个惊讶。海口离花冲有多远呀,那是十万八千里,如果在广州一点也不稀奇,可是在花冲这个地方,古兰青就有点激动。她说:“老板你是海南人?”

 

“你咋知道?”对方很奇怪。

 

“我去过啊。我还在那里生活了两年呢。”古兰青说着,就用海口话与对方侃,现在她与这位老板成了朋友,所以花冲公园对古兰青来讲,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地方,因此当她听到“花冲公园”时,心里大骂自己弱智,把车都坐反了,真笨!

 

车,慢慢腾腾总算靠了站。古兰青三步并作两步走。时间不等人呀,倘若再耽误,今晚的宴会就真的迟到了。

 

横过马路,老远看见一辆108车停靠。古兰青心里一喜,撒开腿就跑,不料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砰”!她重重的扑倒在地,肩上的包飞出了老远。

 

几个路人,驻足观望。

 

古兰青立即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她想立即从这个地方销声匿迹,可是腿一迈开,左腿膝盖火辣辣的痛。

 

“哎哟。”她龇牙咧嘴的蹲下身子,卷起裤管,才知膝盖破了一块皮,有丝丝血迹。

 

“妈吔,摔得这么厉害。”一个老太太,赶忙帮她捡起包。

 

“谢谢阿姨。”古兰青接过拎包,谢过老人就一瘸一拐的朝车牌下走。

 

“小大姐,要不要紧啊?”老人似乎不放心。

 

“谢谢阿姨,不要紧的。”

 

每当听到有人叫自己为“小大姐”时,古兰青都心生感动。虽然摔了跤,受了伤,却受得了好心人帮助,因此她的心情仍然不坏,加上车上还有坐位,她更是觉得,好事就是多磨。

 

古兰青在中心大市场站下了车,走了一截路,就看见前面有个十字路口。出门前,她仔细的察看了卫星地图,包公街离中心大市场不远。

 

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一颗一颗冰冷的水珠扫在脸上,冰凉冰凉。古兰青急步横过十字路口,待在一家商场门前,准备找个面善人核实一下,包公街是不是就在此处。她不想走冤枉路,如果张张嘴,就能少耗一点体力,她不吝啬嘴里那点吐沫。她不想把自己弄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出现在大家面前。

 

她瞄准了一个慈目面善的老妇人。她走上前学着当地人的口气:“老人家,请问包公街往哪走?”

 

“啊?哪拐?”老人家似懂非懂瞅着古兰青

 

“包-公-街。”古兰青一字一句的说。

 

“不知道。”老人家摇头,对她外地口音不甚熟悉。

 

“谢谢你阿姨。”

 

“不用谢!”这会老太太听明白了。

 

古兰青哭笑不得,弄了半天,没问个所以然。可是老太太却帮她从路边拽了一个年青小伙,对古兰青说:“来,小大姐,你问他,他肯定知道”。

 

其实,包公街就在眼前,五谷丰大酒店也在前面不远处。然而,古兰青不熟悉,她对这座小城比较陌生,陌生的如同她今晚要见的人,除了一个代号外,其他基本不知,当然,对方对她的了解也是星星点点。网上的东西就是这样,雾里看花,亦真亦幻。

 

冬天的日子特别短,五点刚过,天就要黑了。位置找着了,古兰青舒了一口气。时间不早了,她赶紧摸出手机,在电话本里对准伍志峰的电话按了一下,那边就传来一阵吵吵声。

 

“喂,哪拐?”

 

天!伍志峰也讲哪拐哪拐!

 

“你好!”古兰青客气地说。

 

“哪位?”这回伍志峰讲的是标准的普通话,谢天谢地。其实,古兰青知道伍志峰是土著人,就怕他说当地话,这样交流起来难免有些障碍,若是在电话里叽哩哇啦说半天听不懂,那也是够戗的。

 

愣了半刻古兰青说:“我是古兰青。”

 

“在哪?”伍志峰说。

 

“在五谷丰酒店门口。”

 

“上三楼来。”

 

拨电话的时候,古兰青其实还在五谷丰酒店的对面,不过她可以望到五谷丰酒店门口的动向。她有点担心伍志峰在门口等,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哎,隔街还真望见一个男人在门口东张西望。

 

“不会是伍志峰吧?”古兰青赶紧加快步子穿过斑马线。她不想让人家等,她知道等人是很头痛的事,古兰青等人的经历不多,但一次就够了,所以她也不想让别人等,她觉得这是对对方最起码的尊重,当然客观因素除外。

 

等走到酒店门口时,门口空空荡荡无一人,古兰青顿时茫然若失。

 

五谷丰大酒店,其实有些破旧。古兰青以为冠上“大”这个字的酒店,不装饰得富丽堂皇,也有个相当,事实上五谷丰大酒店比较陈旧,不过,里面有电梯,这倒是古兰青没有想到。

 

一刻钟左右,电梯快速把古兰青送到了三楼。一个服务生热情的迎上来打问,古兰青愣了片刻,寻思怎样回答她。说有人订好了,她不知在哪个包间,伍志峰没有告诉她,她也没有详细问,她想,都到门口了,还怕找不着人?

 

当然,主要是古兰青与伍志峰不熟,虽然今晚她来这家五谷丰大酒店赴宴也是他邀请的,但彼此并不了解。

 

他们的认识,是论坛上一个叫“大象踢球”的坛友,为他们牵线搭的桥。事实上,古兰青与“大象踢球”也不熟,只不过在QQ里多与他扯了几句。

 

中秋那阵,古兰青回乡下,路上顺道拍了一些乡村图片,心血来潮的发在论坛上的摄影版块上。论坛上的网友比较热情,每天都给她留贴加分鼓励,搞得她这个对摄影不感冒的人,忽然就来了兴致,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发一幅图片,把在家门口的镜头一一编排好,安上主题,从一幅幅单一的乡村美景,到乡村建设,乡村文明、乡村历史、乡村事业等等系列组图,全搬在摄影版块上,一时间在版块掀起乡村热。正是那时认识“大象踢球”。之后,她又在文学版块上了一篇小说,“大象踢球”又把她引荐给伍志峰认识,并让她在小城文学群里亮了相。

 

这天,伍志峰在她QQ里留言:“最近可有新的作品?”古兰青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约稿?还是纯粹客气的寒暄?她知道伍志峰正在编着一本文学季刊。她简单地回了一个“有”。

 

没过几天,QQ里伍志峰又留了言:“希望第三期上有你的作品。”

 

古兰青给伍志峰发稿时,伍志峰正好在线,与她瞎掰了几句,就问:“星期六可有空?”

 

“有啊。”古兰青脱口而出,过后又觉不妥。

 

“西北大姐请群里的人吃饭。”

 

古兰青明白了,伍志峰问“星期六可有空”的意思,可她不知道西北大姐是谁,群里的人她一个不识,虽说伍志峰把她介绍入群,但她在群里至今没说过一句话,她不知道说什么,从何说起。

 

加群那天,实际上她也觉得别扭,面对一溜陌生闪烁的头像,她语塞。

 

“热烈欢迎80后女作家古兰青。”屏幕上冷不丁出现几个闪耀的红色大字。

 

“我不是作家。”古兰青面对突如其来,隆重的欢迎方式弄懵了,在键盘上生硬的敲了几个字之后,就不知道说啥了,也不知道该说啥。

 

时间一分一秒的向前跳动,古兰青愣愣的看着屏幕,看别人与伍志峰说说笑笑,自己实在不知讲什么好,直到伍志峰说:“新人介绍完毕。”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在大家的视线里,而自己却傻头傻脑,浑然不觉,象个丧失说话能力的哑巴。

 

如果不想犯同样的难堪,最好的方法就是拒绝这样的场合。

 

“那地方我不熟悉哟。”她委婉的说,但也是实话。

 

伍志峰截了图过来。

 

盛情难却。古兰青心里丝丝动摇,问:“什么时候?”

 

“五点左右。”

 

古兰青没作声,不拒绝也没答应。她不想去,可她不忍说,拒绝一个热心肠的人,有时还得狠点心,她做不到。

 

伍志峰似乎觉察到了她的心思,又说:“到时你一定要来啊,我已经跟西北大姐说了,她很欢迎你。”

 

古兰青思忖了片刻,还是跟伍志峰说了两字:“好吧。”她不想让人家认为自己架子大,也不想让伍志峰没面子,人家热肠子一根,图什么。她只有说服自己,没什么,一回生二回熟,当一次体验生活,哪怕是尴尬的也好。

 

然而,一想到挤108路车,一想到108车上那拥挤不堪的人时,她就头大了。当然,毁约这不是她的个性,答应了就要守信,这是古兰青做人基本的原则。

 

线上,古兰青未仔细查看伍志峰的相册,所以现在要见面了,仍然不知对方庐山真面目。

 

眼前几个男女围在柜台边说话,她不知道伍志峰是否就在其中。“古兰青。”忽然背后有人轻声的叫,是一个男人的声音,不用揣摩古兰青也知道是谁了,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能叫出自己的名字,也只有伍志峰了。

 

古兰青站住不动。这时,一个身穿灰色长外套的年轻男人在跟前一晃。“难道这就是伍志峰?”

 

在线上,古兰青查看了帖子,大家都称伍志峰伍总。她想,既然称“总”了,年龄大概也不小了吧,哪想到眼前这个人是个年青人。正要上前问:“你是伍志峰?”他却抢先跑到一个微胖的女人身边去了,并拽着她面对古兰青,说:“这就是古兰青。”同时又对古兰青说:“这就是西北大姐,今晚的东道主。”

 

“大姐,您好!”古兰青伸手与西北大姐握了握,她感觉西北大姐的手很暖和。

 

“没想到。”西北大姐自顾自的说了一句话之后,就问她:“湖南的?”

 

“嗯。”古兰青说:“不过现在户口都转过来了,应该算是本土人了吧?”

 

“哇。”西北大姐笑说;“户口都转过来了,看来你是真心要嫁我们这了。”说完便哈哈地笑。

 

大家招呼几声,寒喧几句,就没甚说的了,彼此不熟悉,自然没有话题。宴席还没开始,大家都在等。古兰青站不是坐不是,有些不自在。西北大姐看她拘束,就把她领到包间。古兰青一见里面人更多,心里越发忐忑,讪讪地不知怎样与大家搭话,看大家在牌桌上有说有笑,玩得不乐亦乎,自己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真是没趣,与其让自己干巴巴的杵着,不如出去转转。

 

她轻轻拉开门,重新来到走廊。在家她就想好了,要把这次赴约的感受写成小文,名字就叫《网上,网下》。

 

网上大家聊得热乎,网下却不一定有话说;网上大家都喜欢把对方美化,网下又有多少人“见光死“呢?当然文学群还是要拿作品说话,没有作品,怎样都是死。

 

走廊里的人走光了,连服务生也不知去向。古兰青无聊的端坐在木沙发上想心思。在群里只有“大象踢球”与她比较熟,可他并不出席今夜的宴会。伍志峰说:“他一般不参加我们这样的聚会。”

 

“我们这样的聚会是什么意思?”古兰青不得而知,她只知道“大象踢球”也在群里。当然在群也不一定个个都来。

 

她百无聊赖的东瞅西望,希望能找个打发时间的事。这时,她发现墙壁上挂了许多单位牌子,正要仔细查看,伍志峰出来了,并递给她一本书――《小说时代》。

 

这本杂志,她听说过,加群的那天,群里一个叫“幸福盈”的人,当时私下里与她聊了几句,她告诉古兰青,伍志峰是《小说时代》的执行主编,当然《小说时代》这本书古兰青也不清楚,她问他哪里有买,他说让伍志峰寄一本给你,他还与她聊到张集,但古兰青这个初来乍到的人,被人问到初居地的情况,一问三不知,不免有点尴尬,可“幸福盈”以一句“不要紧”的话,宽慰了她,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在网上她不知对方是啥模样,但仍然感觉他是一位比较仁厚的长者。她希望在宴席上见到他,要命的是就算他来了,也不知是哪位?

 

翻开《小说时代》的扉页,古兰青仔细的看了看,看论坛上那些熟悉的名字,有没有在其中?然,杂志上多数人用的是真实姓名,古兰青没法与网名对号入座。

 

伍志峰从包间出来,见走廊沙发上只有古兰青孤单一人,就对她说:“咱们来聊几句。”其实他也不知道聊什么。

 

古兰青没话找话,指着封底上的桃花林对他说:“这是梁园吧?”她记得今年五月初从娘家来的时候,梁园镇那一段路,桃花正是盛开的时候,路两边粉红色的桃花一片接一片,风一吹,那花瓣如同天女散花,纷纷扬扬。她觉得很浪漫,可惜当时没带相机,但这场景就如镜头一样已经刻在她的脑子里,所以一见封底上的桃花,她就断定那是她见过的那片桃园。

 

“不是,是马湖乡。”伍志峰的回答,立即让古兰青意识到自己的愚。桃花林下明明写有马湖桃花林的字样,自己却偏偏视而不见,天下那么大,桃花园到处都是,你干吗非要认为那是梁园的呢?没话讲不能找点其它话题,古兰青怨自己笨嘴笨舌。

 

有人叫开饭,无疑给古兰青一个台阶下。她赶紧跑进包间,搭手挪凳子。不会讲话,就多动手,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大家围在一起一共十五人,古兰青不知坐哪好,饭桌上还是有些讲究的。正在她踌躇时,西北大姐轻轻一拽,把她拉在自己身边,这个小小动作,瞬间让她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尤其是西北大姐把她的酒杯换成小杯时,古兰青感到了一种被呵护的温暖。

 

“这位是......”见有生面孔,有人打问。

 

“小伍你介绍一下。”西北大姐,对伍志峰说。

 

“自我介绍。”伍志峰说。

 

古兰青只得站起身,轻轻地说:“我叫古兰青,来自湖南湘东。”

 

有人问:“作品呢?”伍志峰说:“第三期上。”

 

菜,一道一道的开始上,大家边说边喝,古兰青虽然声明了不会喝酒,但刚拿起筷子,就有人朝她敬酒。她有点吃惊,慌慌的站起来。她知道当地的习惯,敬酒一般都是小辈敬长辈的,眼前这位瘦瘦的先生岁数长自己,按理自己敬他才对,可是人家先生就是大度,就会照顾女人面子。

 

古兰青赶紧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嘴里立马就有点火辣辣的感觉。她忙坐下来吃菜。听人说,喝酒时要多吃菜,这样就不容易醉。

 

“来,古老师我敬你一杯。”对面一个穿深红色毛线衣的先生,也站起来朝她举着杯。古老师这样的称呼,古兰青一时还不太适应。当然,在网上大家都这么叫,她也习以为常,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点反应不过来,甚至觉得有点好玩。

 

“先生您贵姓?”

 

向你敬酒,你却不知对方是谁,这感觉有点怪怪的,古兰青很被动,这时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学学应酬。有人说他姓朱,朱德的朱,是什么主席。

 

朱主席说:“感谢你千里迢迢来到我们这,仅这点我就要敬你一杯。”西北大姐马上就说:“她现在是咱们这里的人了,连户口都转过来了。”

 

朱主席继续说:“湖南人有才啊,喜欢吃辣,很会唱歌。”

 

这个朱主席还蛮了解湖南的嘛,古兰青想。“是呀,你说对了,我也喜欢唱歌,喜欢吃辣。”

 

说到辣,今晚的饭桌上,真有不少古兰青喜欢吃的菜,剁椒酸菜鱼、青椒炒虾米、羊肉炖粉条,还有许多说不上名的特色菜。

 

对于徽菜古兰青不是很了解,但有一道菜她还是非常熟悉,如白菜烧豆腐。这在她老家是没有人这样做的,但在F城这块,若讲不知道这道菜,那只能说明你不是土著人。古兰青第一次吃这道菜时,觉得味道有点怪,有青菜味也有豆腐味,两者加在一块就说不出是啥味,开始当然不喜欢吃,现在也适应了,就象今晚的饭局,开始不习惯,现在也慢慢适应了。

 

大家干了一杯又一杯,说说笑笑好不热乎,古兰青也逐渐放松了神经。“来,古老师我敬你一杯。”对坐一位身穿淡灰色毛衣的先生朝她举起了杯。

 

“谢谢!”古兰青起身正要问对方贵姓,对方自个先介绍了。“我也姓古,又与你同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应该要干一杯。”

 

“既然如此,那应该我敬你才对。”这次古兰青没问西北大姐,而是附在她耳边悄悄地说:“我猜到了古先生是谁了。”西北大姐听了她的话,笑着对古先生说:“她猜到你是谁了。”大家都笑,古兰青也笑。

 

一直都觉得当地女士挺能喝酒的,今晚桌上的女士们几乎都没怎么喝。来之前,古兰青还担心大家豪饮,她见过本地女士喝酒的厉害,有时见了都有点怕。她不能喝,所以她担心与能喝的在一块,不喝吧,兴许人家说你样大,喝吧确实没这个本事,曾经与一群朋友在一块吃饭,就有类似的经验,结果落个傲慢的名声。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开始注重养生,酒喝多了自然会伤身,今晚大家没喝多少,至少没看见醉酒,大家早早撤了席。

 

有人张罗桌子玩扑克牌,几个年长的大姐则拎着包要走了的样子,其中一个穿着比较朴素的对古兰青说:“不好意思,我真的不能喝酒。”

 

古兰青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桌上她向她敬了酒,她大概喝的是白开水。其实,古兰青没有注意,也不在意,不喝肯定有理由,但这位大姐却向她解释,她有些感动。

 

见有人拎着包朝外走,古兰青也跟了出去。她不想玩牌,更担心回去迟没有车,不过,她不好擅自先走,这好象有点不大礼貌。

 

走廊上两位大姐也住省城,还有苏小芬也住省城。谁说的一块走。古兰青很高兴,路上有人作陪,怎样都好过一个人。

 

她急忙倒回房间,与大家招呼一声,就出来了,可是走廊上只剩苏小芬一个人,她不知道她是不是在等自己,也不知另外两位大姐去了哪?就与苏小芬一块下了电梯。

 

其实,苏小芬古兰青也不熟悉。前阵子“大象踢球”做了一个有关她的报道,略知她的事,当时“大象踢球”调侃她:“那里离你家很近,你去她那教书吧。”

 

“大象踢球”知道古兰青宅在家里。古兰青心想,写几个文字我都难以驾驭,哪还敢去教书,误人家子弟可是要遭人唾弃的,她不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想到今夜她与她碰着了。是巧遇?还是缘分?人说缘分天注定。

 

天,又下起了小雨,不大,稀稀沥沥的。古兰青和苏小芬并肩穿过马路,来到108路车牌下。苏小芬高古兰青一个头,今晚她穿了一件乳白色长外套,扎一个马尾,脸上没有涂脂抹粉,给人的感觉朴素大方。古兰青对她感觉不错。

 

“你对这里很熟悉?”苏小芬见古兰青轻车熟路,不费吹灰之力就走到站牌下,有点好奇。

 

“也不是,只不过来时注意了一下。”

 

俩人在108路车牌下,站了一小会,车就来了。苏小芬先上的车,车上有两个坐位,其中一个有雨水,大概是人家乘客放雨伞弄的。

 

“你坐。”苏小芬让古兰青坐干净的,自己则选择了有雨水的坐。古兰青心里一震,都说现代人自我保护意识强,苏小芬算是个例外。

 

车上,俩人聊了很多,通过苏小芬的讲说解,古兰青对大家又多了一点了解,同时,也知晓了“幸福盈”,原来是位大姐。讲到“大象踢球”这个人,苏小芬却笑了。她说:“大象踢球”好好玩。

 

“是吗?”古兰青说:“上次他还要我去你那教书呢。”

 

“哦?”这回苏小芬奇怪了,不过马上她又说:“不过,我觉得他讲的也有一些道理,你是可以考虑一下。”

 

古兰青笑,说:“我哪能教书呀。”

 

“我说你行你就行。”

 

古兰青又笑,心想苏小芬你还蛮有性格嘛,不过我喜欢。

 

见古兰青笑,苏小芬又说:“古老师,你回去好好考虑考虑,我随时欢迎你。”

 

想到她的学校,古兰青有点好奇,问:“你结婚了没有?”人说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一定有个默默支持的男人。

 

“明年结。”谈到个人问题,苏小芬羞涩的笑了,仿佛没成家是不体面的。

 

“没什么。”古兰青说:“没结婚,更好干事业。不过,我挺佩服你的,一个女孩子办一所学校真的不容易。”说着古兰青由衷地朝她竖起了大拇指,苏小芬却淡淡的笑了笑说:“我家人都支持我。”

 

晚上,108路车人并不多,路况也畅通,俩个人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东站,巧的是,下了车,俩人仍然同在一个站牌下等车。苏小芬坐15路,古兰青坐152。

 

雨,越下越大,地面湿漉漉一片。俩人站在站牌下,等了老半天,也不见车来。“怎么办?”苏晓芬似乎有点着急。古兰青说:“等等再说。”苏小芬却用衣帽盖住头查看其它路线去了。

 

“152没有车了。”她喊:“末班车是八点,早过了。”

 

古兰青说:“你的呢?15路车什么时候停开?”

 

“15路车很多。”苏小芬说着又跑去站牌下瞅,而古兰青却准备打的了。这时,苏小芬告诉古兰青:“146好象去你那地方。”

 

经她提醒古兰青想起来了,以前她经常坐146到分路口下,只因铜陵路修桥暂停了一段时间,她就忘了,现在铜陵路桥这一段修好了,146也就恢复了。

 

“有没有,到分路口。”古兰青问。

 

“有。”

 

146没有来,15路车倒来了。古兰青说:“你赶紧上吧。”苏小芬却说:“我不急,你走了,我再走。”

 

“没事的。”古兰青玩笑:“你还怕我半路遗失啊。”说着,她推她,可苏小芬动也不动。

 

“你怎么那么迂?”古兰青说:“总得有一个人先走吧,两辆车同时开来,至少今晚是很难碰着。”

 

“没事,就算你先走了,我也等不了多久。”

 

146来了,古兰青犹豫了片刻。

 

“快上呀。”苏小芬催。古兰青望了她一眼,心里有话,却说不出来。

 

雨,没完没了的下。古兰青靠着车窗,瞅着朦胧不清的街道,回味今晚桌上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她禁不住笑了,甚至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想想,一群人在网络世界里偶然相遇,因为共同的爱好,大家走在一起,几个小时前,还不知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几个小时之后,他(她)们却真真实实的扎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      
2012年12月5号于合肥

​       (2019年1月24日 留水念乡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