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者:发烧到38.5℃先别急着吃退烧药 让它烧一会

 哈瓦那1 2019-01-25
1月1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免疫》(Immuni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峰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Fever Promotes T Lymphocyte Trafficking via a Thermal Sensory Pathway Involving Heat Shock Protein 90 and α4 Integrins”。该研究揭示了发热促进免疫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以及该机制在机体免疫调控中的重要功能。

结果表明,当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摄氏度)及以上水平时,会促进免疫细胞中的一种名为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蛋白质被招募到细胞膜上与α4整合素“结合”,这能大大加速免疫细胞的“运动”(黏附和迁移),使其可以快速赶往感染部位的淋巴结和组织,高效“扫除”感染,加速自身康复进程。

目前陈剑峰研究组的结果提示:高热6小时可以有效诱导Hsp90的表达,他们正在研究能否缩短高热时间,让免疫系统在更短的时间内“开足马力”。

简而言之,该研究最重要的结论,是病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烧到38.5℃后维持一段时间,再吃退烧药。

没掌握好度,把脑袋烧坏了怎么办?

论文作者、中科院研究员陈剑峰通过快报独家回应

《人民日报》1月23日12版也刊登了这则新研究成果,题为《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发烧能促进免疫细胞“运动”》。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线上线下热议。

01不少网友表示担心:

假使度掌握不好,烧成肺炎,或者其它毛病,把脑袋烧坏怎么办?

高热6小时可以有效诱导Hsp90蛋白的表达,但如果在这6个小时内人就已经虚弱或者惊厥了呢?

小孩很容易冲过38.5℃,有昏厥和抽搐,小孩也能试试吗?

昨天,快报记者通过邮件联系上了原文作者陈剑峰研究员,就网友疑问,他通过快报做了独家回应。

1、还没有推广到临床并做临床试验

“首先声明,这是实验室研究成果,并没有推广到临床并做临床试验。婴幼儿、老人、有其它健康状况导致对发热耐受差的人群必须根据医生建议治疗。”

2、研究仅针对退烧药,其它药物要按医嘱使用

研究“只是针对退烧药的使用,而不是其它药物(比如抗生素等的治疗),在病程中其它药物应该按照医生推荐继续使用。”陈剑峰提醒大家,务必搞清楚退烧药不代表所有的药物。

“我们的结果表明,当体外超过38.5度时,适当推迟退烧药的使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感染的清除,在维持38.5度数小时等免疫系统被调动起来后,再用退烧药就可以了。”

3、发烧有助于清除感染

对于大家担心发烧过头会造成肺炎,陈剑峰表示,“发烧本身并不是导致肺炎的原因,肺炎是感染导致的。发烧是有助于清除感染的。”

(注:发热是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产生损伤或者炎症后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应激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微环境因素。发热可以促进淋巴细胞迁移到次级淋巴器官或者炎症部位而促进免疫反应,对免疫稳态维持和免疫监视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对发热调控淋巴细胞黏附和迁移的机制还不清楚,此次陈剑峰研究团队正是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Hsp90-α4整合素是一条热感应信号通路,它可以感应机体发热并促进T细胞及其他α4整合素表达阳性的免疫细胞的定向迁移,对先天免疫细胞与适应性免疫细胞在机体病原感染过程中的功能至关重要。因为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受多种应激刺激的调控,所以该机制还可能适用于其它会产生应激反应的相关疾病。目前陈剑峰研究组已将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干预多种免疫细胞在体内的定向迁移,希望用于免疫相关疾病与肿瘤的治疗。)

4、发烧不会把脑子烧坏

发烧会不会把脑子烧坏?陈剑峰说:“文献报导,一般40以下热度对成人的大脑不会造成伤害,不过我个人没有实证研究。”

5、对发烧耐受差的人群要及时就医

陈剑峰建议,因个人身体条件不同,对发烧的耐受也可能不同,所以婴幼儿、老人或有其它健康状况导致对发热耐受差的人群,一旦有高热还是要及时就医,并遵医嘱。

所以,如果像网友担心的那样,挨不到6个小时将诱导Hsp90成功诱导出来,就已经虚弱或者惊厥,还是赶快去医院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