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知名作家林清玄23日早晨在家中去世,终年65岁。b2b外链 林清玄医生陈耀昌23日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说:“林清玄过了......”,并附上2017年林清玄夫妇拜访台湾“好心肝基金会”的文字和配图。 就在1月22日上午9时32分,林清玄还发了一条微博:“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文字间参透的禅意与豁达人生溢于言表。 有趣文字背后的辛酸灵魂 很多读者从林清玄的作品当中,都能够窥探到他那些丰富欢乐的童年时光,譬如:与小伙伴偷芒果掉进粪坑、狂灌汽水直到打出“幸福饱嗝”……他的童年该有多好玩?但事实上,林清玄儿时的生活环境,被一个个沉重的字眼所包围:祖辈父母都是农民、叔伯被战火吞没、18个兄弟姐妹、把饥饿当饭吃。 然而每当说起过去的苦日子,他脸上却总是笑容。“饭端起来,我不会立刻吃,得‘呸呸’吐口痰进去拌拌,这样吃起来就比较安心,不然一眨眼,饭就剩下一点了”。 穷苦人家的快乐,总是来自内心的强悍。林清玄说,这一方面,母亲是他最大的榜样。小时候,林清玄在拜祖先的桌子上写作,母亲告诉他,要多写趣味,少写心酸。 “她说,写文章得让人看后觉得快乐有启发,而不是想从窗口跳下去”。林清玄问,遇到辛酸的部分怎么办?母亲答:自己盖上棉被大哭一场吧。“这个观点,影响了我一辈子”。 林清玄的作品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世间万物的希冀和对生命的宽容,在他入选人教版课文的的知名作品《桃花心木》中,他曾留下这样一段温情默默的文字: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林清玄虽然走了,那颗禅意的心灵却似乎还在,哲学诗画为你整理了些他的精华语录,一起来品读感悟已逝灵魂的自在与自足。 1.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2.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3.再温柔平和宁静的落雨,也有把人浸透的威力。 4.“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 5.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心如流水,没有片刻静止,使人在散乱中活着。 6.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 7.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8.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9.茶若相似,味不必如一。但凡茗茶,一泡苦涩,二泡甘香,三泡浓沉,四泡清洌,五泡清淡,此后,再好的茶也索然无味。诚似人生五种,年少青涩,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壮年回香,老年无味。 10.我们要轻轻的走路、用心的过活;我们要温和的呼吸、柔软的关怀;我们要深刻的思想、广大的慈悲:我们要爱惜一株青草、践地唯恐地痛。这些,都是修行。 |
|
来自: 昵称6197374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