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是描写游览中所见所闻,并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 。 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写所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 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就是定点观察。 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 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作的顺序。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 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重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 例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 我们要把过程写详细、具体,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清楚明白,才能写出游览的意义,才有教育意义。 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 我们在写游览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可以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 “我们同启明星一起上路了。和我们一起上路的,还有那各种各样的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 例如: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周庄水韵》 “ … …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写好游记要注意: 一、游记作文不要写成旅游路线图 二、针对你游览的某一地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来作文 三、必须考虑游记的顺序,空间,时间,角度 四、描写不必面面俱到,要懂得删减枝叶。 五、选着留有深刻印象的点来做发挥,其中一定要有详略,哪几个略写哪几个详写要想清楚。 六、注意历史事物和历史事件,传说的巧妙结合,更能凸显出游览的意义和文章的深度。 写游记常犯头重脚轻腰肢细的毛病: (1)头重。不重要的起头太长,占了太大篇幅。例如:从早上起床写起,然后写怎样吃早饭、怎样出门坐车、路上都见了什么、发生了什么都要大肆记叙一番。 (2)脚轻。没有点明游记的中心思想就草草收场,或随便发表一些与名胜古迹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心得交代了事。提醒大家的是别再用“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这样的陈腔老套作结尾,要下功夫好好着墨,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结尾收束得好,不仅给人震撼的感动力,读者虽未亲身经历,也得到了最佳的“卧游”的效果啊! (3)腰细。文中的主体部分是游记的精华所在,却写得又短又少。而最关键的应是“到达目的地后的游览经过”,总是三言两语,不痛不痒,容易给读者“行去匆匆,一无所获”的感觉。 游记类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般的画卷,让我们在阅读中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这类文章呢?对于学生来说写好一篇游记,要具备以下三个“一”:即一条线索;一片美景;一种感情。 一条线索就是你的游览的踪迹。 一片美景就是要运用多种写作文法描绘出一片美景。 (1)可以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来写景。 (2)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 (3)可以引用诗句把景装饰得更美。 (4)可以描写人文景观,增加丰富美景的历史文化内涵。 (5)可以引用神话传奇,使美景更奇丽更迷人。 一种感情就是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抒发一种真切的情感。 情由景生。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抒情”。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才能打动读者,让读者欣赏美的时候,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抒情的笔调一般在文章结尾处呈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