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甄宓一生所愿,并非皇后的宝座,更无意将自己的儿子拱上皇位

 铁血老枪 2019-01-25

作为一个180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直至今日,甄宓都还是是备受瞩目。曹植的一首《洛神赋》让“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成为甄宓的形象标签,让后人对甄宓的美貌从此印象深刻。

甄宓虽然早已在后世的不断演绎和传说中成为一个奇女子,但历史上的她却是一个命运多舛之的女人,死前亦是留下了很大的遗憾。

甄宓三岁丧父,失去了家中栋梁,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于文学兴趣的培养,在她九岁那年,当姐姐们都还耽于玩乐之际,她就已经开始了读书习字。甄宓在这方便表现出了超高的天赋,博闻强识,很快就学有小成。

甄宓于建安年间嫁给了袁绍的次子袁熙,袁熙无欲无求,对袁家的世子之位也没有太多的非分之想。甄宓本可与袁熙偏安一隅,却不想袁绍废长立幼,死后将三子袁尚立为了继承人,引得袁尚与袁绍长子袁谭针锋相对,最终拖垮了袁氏一族。

袁氏败亡后,曹丕对甄宓一见钟情,接纳了甄宓。甄宓不仅劝新夫君广纳贤淑美好的女子,更对曹丕的母亲卞夫人百般孝顺,可谓是理想的妻子典范。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甄宓这么做,难道不夹带一点私心吗?甄宓此举,无非是希望得到丈夫更多的关心,早在作为袁熙妻子之时,她就曾尽心侍奉自己的婆婆刘氏,改嫁曹家后,她将自己的优秀品行一以贯之,这与她早年熟读诗书后,个人修养的提升,当然也是不可分割的。

可惜袁熙心无大志,曹丕却心存天下。公元220年,曹丕即皇帝位,从此之后,他不再关心甄宓,而是日益宠幸郭贵嫔、李贵人和阴贵人,一向知书达理的甄宓突然一改常态,时常口出怨言,最终被曹丕下令赐死。

依照甄宓的经历来看,她不太可能做出说皇帝坏话这种蠢事,最好的解释恐怕是她故意为之,因为她曾经最爱的那个鲜衣怒马、将她视为掌上明珠的少年已经“死”了,她的心也跟着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