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家庭!夫妻2人都是交大教授、博导,培养的女儿也毕业于交大、同样是交大教授!

 冬不拉拉 2019-01-25

62年前,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西迁,一大批胸怀报国之志的年轻师生从黄浦江畔踏歌西行,一路来到古城西安。盛剑霓就是其中之一,她还记得推开房门的瞬间,看到行李已经摆在屋子中间,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暖意,她知道,这个陌生的地方会成为未来的家。2年后,丈夫郑守淇也来到这里,夫妻俩终于团聚,此后一晃,就是一个甲子的岁月。

学霸家庭!夫妻2人都是交大教授、博导,培养的女儿也毕业于交大、同样是交大教授!

郑守淇,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世纪50年代参加我国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2017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的“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

盛剑霓,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气工程研究和教学,曾获“全国电气工程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随校西迁 六十载恍如一瞬

1956年,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彼时,郑守淇、盛剑霓夫妇已先后在交通大学任教。他们一直都在上海成长、求学和生活,从未踏足过遥远的大西北。西迁安排下来时,郑守淇正在北京参加一个科研项目,妻子盛剑霓一手操办了搬家事宜。

同年8月,第一趟“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停在了交大后门的徐家汇火车站,为了专心工作,夫妻二人决定将仅仅1岁的女儿郑镁留在上海。安顿好一切后,盛剑霓怀揣着和母亲、兄妹、孩子的一张合家欢照片,就登上了前往西安的列车。

学霸家庭!夫妻2人都是交大教授、博导,培养的女儿也毕业于交大、同样是交大教授!

这张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乘车证,见证了他们从上海到西安的点点滴滴。那时,西安的物资还比较匮乏,但是为了照顾师生的口味,学校在食堂里准备了南方风味的食物,盛剑霓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虽然学校迁到了西安,但校园里还是熟悉的同事和学生。”她说:“到西安后,手脚再也没长过冻疮,所以很快就喜欢上了在大西北的生活。”

两年后,郑守淇结束在北京的研究,来到西安新校园,加上学校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孩子也接了过来,一家人得以团聚。如今60多年过去,他们见证了西安的经济社会大发展,说话也从上海口音变成了西安口音。

潜心科研 奠定交大学科地位

从抗战中走过来的郑守淇、盛剑霓深知,核心技术是大国重器,值得付出一生来研究。

郑守淇1927年出生在上海,他从小就看到了孱弱的祖国如何被侵略者践踏:“在我上幼稚园的时候,日本开始入侵中国。”求学时,他只能在租界内完成学业。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结束,郑守淇考上交通大学,毕业后先被分配到同济大学,后回到交大任教。求学过程中见到的苦难让郑守淇更加努力刻苦,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他还掌握了英、俄、日、德等多门外语。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专家到交大上课时,郑守淇就担任过翻译。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决定集中力量攻坚研究计算机。交大派郑守淇前往北京,参加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组织的计算机开发研究工作。该所汇聚了大量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国外资料,郑守淇沉浸其中,阅读吸收了众多文献材料,为我国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做出重要贡献。

1958年,随着郑守淇回校,已在西安“落户”的交大也正式成立计算机技术专业,成为国内最早设立计算机技术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郑守淇是专业最早的创建人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他一方面要给学生开课,一方面要参加计算机专业教材的编写,任务繁重。

1958年下半年,学校进行了自行设计的“数字积分机”研制。郑守淇和一批研究人员日夜奋战近3个月,完成了系统设计,用近700只电子管、数千只晶体二极管和阻容元件建造出四个“数字积分机”大机柜。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郑守淇的研究也开花结果了:教研室完成的光笔图形显示器科研项目因创新性和填补国内相关空白的重要性,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这个科研成果凝聚了计算机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也是西安交大在该领域获得的首个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学霸家庭!夫妻2人都是交大教授、博导,培养的女儿也毕业于交大、同样是交大教授!

当丈夫忙着为国家的计算机科学发展打牢基础时,盛剑霓也没闲着——如今西安交大在电磁场数值计算领域中的地位与她有莫大关系。

和郑守淇一样,盛剑霓也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苦难。1929年,她出生在上海市崇明县。1952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交大任教。交大迁到西安后,盛剑霓先在电工基础教研室工作,后被分配到电磁场小组,从事电磁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她和教研室同事一起,率先在国内编著《电磁场数值计算》一书,由此奠定了西安交大在这一学科的地位。

教书育人 培育桃李满园芬芳

在郑守淇和盛剑霓的影响下,女儿郑镁也于1978年毕业于西安交大,并成长为西安交大机械学院的教授。郑镁与母亲的研究领域不同,一个是工程制图,一个是电磁场。但电磁场分析问题通过图形表达更容易理解,所以母女二人多有合作。郑镁回忆说:“母亲对我要求非常严格,不能有半点差错。她经常因为一个数据问题,让我反复修改,直到结果完全正确。我们两个人合作,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儿。”

学霸家庭!夫妻2人都是交大教授、博导,培养的女儿也毕业于交大、同样是交大教授!

郑守淇、盛剑霓结婚时的照片

志同而道合大抵就是如此。去年,郑守淇荣获“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以表彰其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从教60余载,郑守淇培养出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为代表的众多优秀人才。

盛剑霓退休后,被学校返聘讲授电磁课程,80岁才离开教学岗位。她经常与博士生一起讨论问题。孜孜不倦的求索中,他们发现了电磁场数值计算里的缺陷,编著出《电磁场与波分析中半解析法的理论方法与应用》,介绍半解析法的理论基础、使用方法和实际应用。这项研究成果成为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电磁场与波分析中半解析法的理论研究”。

5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盛剑霓坚持通过答疑、改习题本、做实验等各种方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要让学生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在70岁时,她还加入学校教学督导组,经常去听青年教师授课,帮助他们将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老一辈教师的传帮带很重要”。

学霸家庭!夫妻2人都是交大教授、博导,培养的女儿也毕业于交大、同样是交大教授!

风风雨雨,携手同行。回忆往昔,让盛剑霓、郑守淇夫妻二人最为自豪的就是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以青春热血参与书写了交大西迁这段难忘的历史;一路走来,他们以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脚踏实地的可贵品格,影响着后代,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更多的年轻人!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