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派的鼻祖—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

 丁益奇 2019-01-25

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Charles-François Daubigny,1817-1878)法国骑士军团勋章获得者,巴比松派画家,被认为是印象派的重要先驱之一,1817年2月15日生于巴黎,1878年2月19日卒于巴黎,安葬于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24区。

多比尼生于艺术世家,自幼随父亲-风景画家艾蒙德-弗朗索瓦·多比尼(Edmond François Daubigny)和叔叔微图画家皮埃尔·多比尼(Pierre Daubigny)学习绘画。

1834年多比尼年就曾在枫丹白露长时间作户外写生;1835年多比尼用自己干活挣来的钱远赴意大利罗马留学,经常到罗马附近的乡村旅行写生。

1838年他的作品《远眺巴黎圣母院》第一次在沙龙展出就产生了良好的反响。1852年他与卡米耶·柯罗(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1796-1875)结伴到瑞士旅行写生,这次旅行对他以后的风景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它也受到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的影响,成为在外光下作画的最早画家之一。

柯罗和多比尼的画风促成了印象派的诞生,尤其是多比尼,1850年,他在巴黎西北郊瓦兹河畔的奥维尔(Auvers),买下一座农舍作为画室。这个古色古香、极具19世纪建筑风格的幽静小镇成为印象派的摇篮。沿河岸而建的白色房屋,充满了宁静和清新。小巧漂亮的哥特式教堂位于村子的高处,俯瞰着潺潺流水,小河碧波涟漪,瞬息万变,天空晶莹剔透,白云时卷时舒,田野苍翠无垠,景色和谐如画。

这里很快成为年轻画家雷诺阿、莫奈、西斯莱、毕沙罗、塞尚等人的聚会场所,他们把画架搬到大自然中进行绘画创作,描绘周围景物在阳光下的瞬间变化,使画面变得明亮灿烂。

1866年多比尼访问英国,在此他会见了日后印象派的领军人物克劳德·莫奈;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多比尼离开英国返回法国,同时还将莫奈带到了法国;在奥维尔他结识了日后印象派的另一位主将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当时这些年轻的画家深受多比尼画作的影响,而多比尼也给予晚辈画家众多坚定支持,他本人更被誉为印象派的鼻祖。


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