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省古代几乎不出名人,近代却人才辈出

 江山携手 2019-01-25
湖南是我国历史上比较独特的一个省份。盘点这个省的历史文化名人,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地处内陆的湖南在时间久远的古代并没有产生多少知名度高的名人,即便有蔡伦、周敦颐、王船山等,但却屈指可数;相反,在近代却呈现井喷爆发之式,曾国藩、左宗棠、杨度、魏源等历史名流大量出现,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关于这一点,《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曾有一个统计:在已经收录的3700多位名人中,湖南籍的在鸦片战争以前仅有23人,占总数3005人的0.77%;而鸦片战争之后,湖南有85人,占总数750人的11.33%。

湖南地处内陆,开发发展较晚,在唐代才得以形成湖南之名;直至清初,才得以建省。就政治而言,湖南不及中原、关中等地重要;就经济而言,远比不上江浙;就文化而言,又比不了周边的江西,湖南在古代少有名人出现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那为何到了近代,湖南一下子就扭转了这种“颓势”,并迅速崛起呢?

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移民革新

历史上湖南有两次大的移民浪潮,分别发生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其中,明清鼎革之际,血与火的战争不断,湖南原有人口损失近三分之二。为填补空缺,朝廷从福建、广东、湖北、江西、四川等地移民。据统计,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湖南全省外来移民占人口总数的90%以上。这些移民的到来,给湖南带来了深刻影响。其一,移民吃苦耐劳,富有开拓进取精神,而且文化层次较高,从整体上拉升了湖南的人口素质;其二,移民后来与当地苗瑶等少数民族通婚,又吸收了坚毅强悍的习性,逐步形成了湖南人朴实勤奋,血性勇悍、霸蛮任性的特点。所谓“无湘不成军”、日军(鬼子)最怕湖南人等说法很能说明问题。

二是文化熏陶

根植于湖南的潇湘文化,在近代几个人才群体的带动下逐渐发展成为“经世致用”的精神。经世致用说的通俗点,就是树立治国平天下的志向。研究有关国计民生、日用人伦的实际学问。从这个角度上讲,湖南的人才自入世起其起点是比较高的。在湖南,受此文化影响的有王夫之、贺长龄、曾国藩、左宗棠等,这些人不仅有经世之才,还创立了经世之业。

三是重教向学

在近现代,湖南的教育一直走在前列,向学之气蔚然成风。这其中,岳麓书院成为人才中兴的源头活水。在向西方学习中,湖南教育也不拉下风。时务学堂、新式学堂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变法和革命人才。

四是乡党情谊

从湖南走出的政治精英们,首先会形成一个较为集中的人才圈;其次在圈内会相互帮带、举荐湘籍人才,如此循环,也造就了湖南人才的群体性特征。

湖南之所以人才辈出,还和近代的社会环境有关。近代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多苦多难,这恰恰是英雄人物诞生的土壤环境,也给优秀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个时期,莫说湖南,就是其他省份,人才也是不少的,而湖南人却能脱颖而出,又受到了以上因素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