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斋式书写的呼唤:岭南春望•双楫七子书法展(作品精选)

 毓真 2019-01-25

尊敬的           女士/先生:

由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广东书法院主办的“岭南春望·双楫七子书法展”,谨定于2017年12月24日下午3:30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举办开幕式暨作品集首发。

敬请光临!

 

双楫书社  敬约

2017年12月


岭南春望·双楫七子书法展

序言

书斋式书写的呼唤

罗炳生

书法是一种最具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钢笔等书写工具的传入,特别是到了20世纪后期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书法的实用功能也快速消退。与此同时,全国书法展览机制的形成,出现了书法家追求尺幅巨大和视觉冲击力的趋势,忽略了书法原有的书斋式书写的审美意趣,也逐渐失去了“书”与“文”相统一的情怀表达。

还原书斋式书写,继承和发扬书法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有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书斋,乃个人修心养性的处所,顾名思义,是读书、藏书的地方,也是通过书写表情达意的地方。

我们认为,书斋式的书法创作,首先应该体现作者对中国传统经典法帖的继承。晋韵、唐法、宋意,蕴藏于心,挥洒于手,不故作狂、丑、怪,循规于法帖,流露真、善、美。

其次,书斋式书写要通过多读书追求高雅气息。传统的书斋,往往是主人精神栖居的场所。竹影摇窗,藤萝满墙,室中长桌古砚,架上图书满目。惟读书可医俗,多读书对书法格调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宋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清李瑞清云:“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故自古来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有书卷气。”

书斋式书写还要通过“书”与“文”的统一来表现自己的性情、意趣。现在的“展览体”创作,大多数只能照抄唐诗宋词,丧失了基本的文化气息、精神内涵,不能体现“书”与“文”有效统一。我们提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书写自撰的诗词联赋、信札题跋,力求回归传统书斋式书写,意与古会,真正走入书法的精神内核。

今年的双楫七子书法展,我们约定以小品为主题,进行书斋式书写的自我实践。站在即将迎来春天的岭南大地,我们愿意做一粒种子,播种希望。同时,我们也期望未来的书法,花开成海!


双楫七子·陈楚明



双楫七子·林秋宏

 

双楫七子·罗炳生

双楫七子·程二军

双楫七子·洪  权

双楫七子·黄显霖

双楫七子·于瑞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