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得落叶听雨声

 程穆泽 2019-01-25
秋雨 - 蒋雪儿

  今年南京的秋雨特别多,气象台说比往年多了一倍。难怪,昨夜窗前的秋雨就没有歇息过,滴滴答答直到天明。从窗口向外张望,楼前的树叶还只是半黄,却零零落落地被雨打落在地上。打开窗子,还能听到雨滴打在落叶上的声音。

  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春天的声音》一文,对春天听到鸟鸣声有一种情不自禁的喜悦。那么,秋天应该是什么声音呢?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写过《秋声赋》,欧阳修写此文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但我觉得,欧阳修的秋声不是我心中的秋声,虽然心中亦有“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的感叹,但未免过于伤感。我心中的秋声,是厚积落叶听雨声。

在一本书里曾经读到已故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轶事:学生到他家中,想要打扫庭院里的层层落叶。他拦住了,说:“我很不容易才积到这么厚,可以听到雨声。”朱先生有本美学文集,后来就取名《厚积落叶听雨声》。

  原来,喜欢聆听秋雨声的人还不少。

  为什么我会喜欢秋天雨打落叶之声?喜欢秋雨不是不喜欢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然无声,也是欢喜的。春雨润物细无声,蕴育着年轻人睥睨天下的朝气和蓬勃的生机。不同季节的雨声都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也有着不同的旋律,正如写出《虞美人·听雨》的蒋捷,“歌楼上”的少年、“客舟中”的中年、“僧庐下”的晚年,能够听出雨声中不同的人生况味。我们这等平常人未必那么敏感雅致,但看到厚积落叶,听到雨滴声声,仍然可以夜阑卧听风吹雨,感觉到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意蕴。

  厚积落叶听雨声,如果雨落在落叶稀薄之处,雨声则较为清脆,短促,无余韵。如果秋雨骤起,风大雨大,落叶如梭,雨点砸在叶堆上,则可闻噗噗之声,沉着,浑厚。这时,我突然想起童年在秋雨将至、秋风狂作中追逐飘零落叶的情景,想起和一群小伙伴伫立雨中不怕风雨的小小男子汉形象。如今,年过中年,再听秋雨声,想到耽于美的朱光潜先生,打开窗子,对雨凝神,厚积的落叶承接雨水,从雨声品出生命的各种滋味,从暴雨的痛快,中雨的均衡,小雨的隽永到毛毛雨的幽渺,心中也会产生一种美的感悟。

听!雨滴在叩问年深日久的落叶,这秋雨声声,难道不像纯情少女在给一位沧桑长者诉说着一段生命故事?我相信,在这个故事里,秋叶的离开,既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不挽留,更不是叶儿的不幸,而是生命的另一种追寻,是叶儿留给树最终的一个感恩谢幕!

由此记起李商隐的不朽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枯荷听雨,该和落叶听雨一样,是多么美妙的天籁之音啊。


(2016年1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