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暖人心的味道——御田

 air1605 2019-01-25

《一期一会和食研究所》2018刊收官特别篇。


作者语:写完这篇就要准备创刊3周年特别纪念篇了,一期一会本着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全力备战下一个长篇。


原创作品,欢迎分享,分享无需授权申请。转载后台联系作者申请授权


初始版本:181201

初版标题:《温暖人心的味道——御田》




引言


漫漫严冬天寒地冻,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起床是最惨的酷刑,而下班则是一日中最幸福的期许。在日本,单身上班族无论男女下班后,总喜欢找个小铺喝上一杯。有三五成群以酒会友的,也有像村崎和歌子那样喜欢一人饮酒醉的。那么日本人都去什么地方喝酒呢?首先是居酒屋,提供各种清酒、烧酎和佐酒小菜。然后是烧鸟屋,是日本人撸串喝酒的地方。除此之外,就是关东煮了。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没有什么比热乎乎的关东煮更治愈的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御田」(关东煮)。

温暖人心美味


PS:日语「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是外来语「communication」的音译,意思包含了交流、交际、沟通等。而日语中的「飲む」(のむ)是喝的意思,其名词形式「飲み」(のみ)有饮酒的意思。比如「後で一緒に飲みませんか」(待会儿一起喝一杯吗?)。而把这两个单词组合起来,就诞生了一个流行语「ノ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意思为「以酒会友」。正如我们很多网络流行语一样,这类词语在辞典上是查不到的,但说出来人人都能明白(大多数)。以酒会友是日本职场文化的一部分,是同事之间、上司与下属之间感情沟通的重要环节。




什么是御田


「おでん」,汉字写法为「御田」,不过在日本很少写成汉字,书面几乎都是以平假名的形式出现。翻译时我们常使用它的别称「关东煮」。御田是日本料理中煮物料理的一种形式,由于家庭料理的御田常以砂锅制作,所以也可以把它归纳为锅类料理。


PS:为了方便不懂日语的读者阅读,文章中「おでん」都写成汉字「御田」,而在日本则很少写成汉字。


无论是煮物还是锅物,都少不了汤头。简单地说,御田就是一种以文火慢炖让食材充分吸收汤汁的,用汤头来把各种食材调合的料理。所以把御田比喻成日本麻辣烫是极其不贴切的。并不是因为在味觉取向上即不麻也不辣,而是在料理方法以及调味方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的麻辣烫虽然也有汤底,但3分钟汆烫的食材并不会吸收太多的味道,主要靠的是出锅后麻酱、辣油等二次调味。而日本的御田则是长时间的文火煮炖,让食材充分吸入汤汁,出锅后几乎不需要二次调味,最多加上一点黄芥末来提升风味。

加上一点黄芥末风味更佳


这样一种煮炖料理,但最早的御田则完全是另一种东西,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御田是怎么来的吧?




御田的诞生与发展


早在十四世纪就出现了「おでん」的书面记录,只是那个时候おでん是一款豆腐料理「田楽」的别称,最初的田乐是盐味的烤豆腐,称为「豆腐田楽」。


在江户时代,出现了一种名为「味噌田楽」的庶民料理,由于美味又亲民很快在民间流行了起来。其形式为以竹签串起的方形豆腐,经过火烤后,再涂上味噌食用。这品料理保留到了今天,今天的味噌田乐除了豆腐以外,还扩充了很多其它食材。比如白萝蔔、魔芋、鱼糕等。

现代的味噌田乐


天明2年(公元1782年)发行的《豆腐百珍》中记载了当时田乐豆腐的画像与文献。

《豆腐百珍》


上文讲述了,最早的「田楽」单纯以豆腐作为食材,而据《平凡社大百科事典》(第三卷:1943年)中记载,在菜饭中加入田乐的「菜飯田楽」(なめしでんらく)是在宽永年间流行起来的。此时以魔芋为食材的田乐才开始登场。

此图中的「菜飯田楽」还是豆腐的,不是魔芋的


《浪花の風》有记载「この地にても、蒟蒻(こんにゃく)の田楽をおしなべておでんと呼ぶ」(在这里,魔芋的田乐也称为菜饭御田),在这个时期的味噌田乐实质上是「蒟蒻御田」(蒟蒻就是魔芋)。此时「田楽」与「御田」的名称开始混用。从「菜飯田楽」的流行开始,煮炖的魔芋被称为「煮込み御田」,同时「御田」这个名称开始向现代的煮炖料理转型,且食材对象扩充为蔬菜类、鱼糕、信田卷等。

蒟蒻」即魔芋,日语一般不写汉字


天保8年(公元1837年,中国的道光17年)时期的《守貞謾稿》(百科类书籍)中记载了一种街头贩卖的小吃「上燗おでん」,内容为「酒燗と蒟蒻の田楽であり、江戸のものは芋の田楽も売る」。


由烤制的田乐,转型为煮炖的御田的契机是酱油的普及。酱油于关西传出关东,为关东传统料理带来了新风。


江户初期,江户(现东京)市场上,由上方(关东人把京都、大阪一带的关西地区称为上方)运送而来的酱油占了大多数。享保年间(公元1716~1736期间)的统计表明,上方酱油占到江户市场酱油比率的70%以上。从1800年代开始,江户周边自产酱油突飞猛进,到了幕府末年的1856年时,上方酱油的比率已降到5.6%左右。伴随着江户经济圈的发展,酱油供给充足的环境下,削节(干制的鱼刨花)、昆布以酱油、味醂、砂糖制成的高汤,以此还煮炖的「おでん」开始盛行。也就是说现今形式的御田是幕府末年开始流行的。


战争爆发之前的和平年代,日本进入了文化、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开挂时期。生活富足,外食繁盛的背景下,街头巷尾常能听到「おでん、燗酒~甘いと辛い~按配よしよし」的吆喝声。挂着「おでん、燗酒」的布帘的屋台随处可见。这个时期,「半片」(ハンペン,即鱼糕)开始加入肯德基,不对,是御田的队伍中。创业于元禄元年(公元1668年)的数百年老店至今尚存。

历史图片


PS:「燗酒」指的是以徳利或燗瓶为容器的散装酒,可用热水加热。「辛い」在日语中通常指的是辣,但也有咸的意思。咸一般用「しょっぱい」,也可以用「塩辛い」。单纯的「辛い」一般指的是辣,极少数情况下可以表示咸,但吆喝时为了押韵才这么用的。另外「辛い」有两种读法,读成「からい」时,表示味觉的辣,偶尔也指咸,读成「つらい」时,则代表辛苦、难受、难过等负面情绪感受。「按配」指的是调味水准,现在通常说「塩加減」,按配よしよし就是说调味很好,虽然语法上有点怪,也是为了吆喝押韵。所以「おでん、燗酒~甘いと辛い~按配よしよし」翻译过来就是「关东煮、瓶装酒~甜甜的咸咸的~味道棒棒哒」。


为了区别于上方(以京都、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圈)的「お座敷おでん」,而开始有了「関東炊き」(かんとうだき,关东煮早期的称谓)的别称。后来的「関東煮」是以昆布、鲸肉、牛筋熬煮的高汤为汤头,又称为「改良おでん」。

お座敷


PS:京都自古就讲究用餐的环境,关西的「お座敷おでん」是在室内有座位的高端料理。其内容也和关东煮有区别,还有早期的田乐模式残影,食材用昆布高汤烫熟后,涂上京都甜味噌食用。


昭和12年(公元1937年)发行的大日本帝国陆军调理教本《軍隊調理法》中记载的「関東煮」是:以削节(鲣节、鲭节等)、酱油、砂糖调配高汤,用来煮「ガンモドキ」(豆腐碎、胡萝卜、莲藕、牛蒡制作的丸子)、「蒟蒻」(魔芋)、「大根」(白萝蔔)、「里芋」(小芋头)、「竹輪」(鱼肉糜烤制的圆筒)的おでん。这个几乎无异于现在的关东煮了。


东京明治时期「おでん茶飯」的屋台十分流行。直到大正12年(公元1923年)的「関東大震災」(关东大地震)。难后复兴时期,很多关西职人涌入东京。结合了关西御田的食材,保留了关东的工艺与调味,碰撞出了关西风的关东煮。1943年刊行的《平凡社大百科事典》中描述了「蒟蒻の田楽及び煮込の蒟蒻類の名」(魔芋田乐以及上汤魔芋的名称),佐证了魔芋在当时是御田的重点食材之一。


总结来说,御田最初就是盐烤豆腐,慢慢转变为味噌调味的烤豆腐,再后来食材不仅仅局限于豆腐变得多样化起来,继续由烤演变为煮,起初是味噌汤头,至今仍有很多地方的御田是味噌的汤头,慢慢发展为酱油调味的高汤,即现今最常见的御田。

御田进化简图


除了店面贩售的关东煮,御田在家庭料理中也占据着很高的地位。日本全国各大电视台的料理节目中,御田的介绍频率相当高。由于家庭料理的御田往往是以「土鍋」(砂锅)为容器烹饪的。因此家庭料理的刊物上,把御田划分为「鍋物」(锅类料理)。而且据「株式会社紀文食品」的统计,御田是家庭料理中最常出现的锅类料理。2009年~2018年的统计,家庭锅类料理中御田的出现率常居第一位,第二位是寿喜烧,韩国泡菜锅、高汤锅、涮涮锅分布于第三、四、五位,后面就是清汤鸡肉锅、昆布豆腐锅、相扑锅、鸡肉丸子锅、内脏锅等,而豆浆锅、寿喜乌冬锅之类的就很小众化了。

御田是家庭锅类料理中最现率最高的,常年榜居第一


PS:「株式会社纪文食品」是日本最大的水产品加工以及加热食品制造的企业。成立于昭和22年(公元1947年)09月26日。座落于东京都中央区银座五町目15番1号。关于鱼肉加工品的技术数据有着绝对的权威。


在飘雪的季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一锅热气腾腾的御田,是多么温馨的画面。

家庭料理中的御田




海外的御田


御田是日本特有的料理,在日本占领朝鲜、台湾时期,把御田也传入当地。在韩国御田称为「오뎅/어묵」,在台湾则音译为「黑輪」,是因为闽南方言的黑轮与日语的御田发音很接近。


御田进入中国大陆是20世纪末,连锁便利店「罗森」进入大陆后带入的,音译为「熬点」,除了谐音外,还指熬煮的点心意思。无独有偶,当另一家连锁便利店「7-11」遍布大陆时,也携带御田而来,音译为「好炖」。从发音的角度上看,好炖比熬点更接近日语原音。其它日系连锁店也相继推出了关东煮料理,比如永旺超市、吉野家(中国)等。不过国内的御田与日本在食材选用上出入很大,加入了很中国特色的食材,有些甚至连汤头调味的风格都改变了。

国内7-11的好炖




御田日


在一些地区,2月22日,被定为「おでんの日」(御田日)。御田是比较烫的料理,吃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呼~呼~呼~地吹凉。「フ」是日语吹气的拟声词,相当于中文的「呼」。而「フ」同时也是日语数字「2」的古法读法(ふたつ)缩略。所以2~2~2被定为御田日。


也有一些地区,把10月10日定为御田日。这个更为牵强。因为おでん的「お」罗马音是「O」,O等于数字的0。而「でん」的谐音「てん」是英语「ten」的音译,ten就是10。因此得来0-10,而没有0月,就在前面加个1,变成10-10。


总之无论是2月22日,还是10月10日,就是找个借口纪念一下御田而已。有些特别喜爱御田的,把每个月的22日都当成御田日,比如石川县的金泽。

不同地区,分别有2月22日和10月10日两个版本




御田的制作


无论是店售的御田还是家庭的砂锅御田,都是由「おでん汁」(御田汤)和「種」(各种食材)组成的。下面我们来分别讲解一下御田的汤头和食材。


御田汁


御田的汤头称为「おでん汁」。虽说每家的汤头各不相同,但大体方向还是一致的。以汤底分类的话,以昆布削节出汁的为主流,还有一种使用的是鸡骨熬制的高汤。


昆布和各种鱼干制品(以鲣节为代表)的组合萃取的高汤是日本料理的基础风味之一。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这种高汤也是御田最常使用的汤底。芳香的气味,鲜甜的味道,柔和的口感成就了日本料理的高雅。

干物+昆布的无敌组合,成就了最鲜美的高汤


从调味角度分类的话,主要分为酱油与味噌两个风格。回顾御田的进化史,从烧烤的田乐刚刚转型为汤煮的时候以味噌风味的汤头为主。虽着关东地区酱油的普及,酱油慢慢掌握了主导权。现在大多数地方的御田(包括关西)都是以酱油为主。少数一些地区保留了味噌风味的御田。而酱油风味中,又分为关东、关西两派。关东风和标签是「浓厚」,而关西风的标签是「淡雅」。这点在很多其它料理上恰恰相反。比如烤鳗鱼和寿喜烧,关东的更清淡一些,关西相对要浓重一些。

御田的汤头类型


御田种


日本料理中,同一料理法的可变换的食材通常称为「種」(タネ)。所以御田使用的各种食材,称为御田种。全国各地使用的御田种有所不同,但有些是全国通用的,基本上算是御田的定番种。


据「株式会社紀文食品」的调查统计「好きなおでんベスト10全国版」(喜好的御田TOP10全国版),得出了以下最受欢迎的御田种,依次为:大根、玉子、竹輪、蒟蒻、厚揚げ、薩摩揚げ、ハンペン、餅入り巾着、牛蒡巻、ジャガイモ。以上排位为家庭版,另外还推出了一份店售御田最常使用的御田种排行,见下表。

2009~2018最常使用的御田种排行(店售)


全国通用的御田种(常见)


大根(だいこん)


大根就是常见的白萝蔔,是日本利用率最高的常见蔬菜。作为御田种,无论是家庭,还是店售均稳居第一,是定番中的定番。虽然御田最初是豆腐料理,但现在提到御田,第一想到的就是白萝蔔。

白萝蔔是御田的首席VIP


玉子(たまご)


玉子是卵和蛋的意思,如果不加特别说明,默指就是鸡蛋。在御田中出现是「茹で玉子」(白煮蛋)的形式。煮好的鸡蛋剥壳后投入御田汁二次加热,吸收了汤汁的煮蛋变得更加美味。煮蛋是御田种中,仅次于白萝蔔的万年老二,基本也是每客必点。

煮鸡蛋也是御田中必点单品


竹輪(ちくわ)


竹轮是一种鱼肉加工品。以白身鱼的鱼糜,混合淀粉、盐、砂糖、蛋清等制成的一种加工食品,适合烤或煮,也可以直接食用。用于御田的竹轮在使用前最好先烤一下表面,微焦的香气吸收了汤汁会更加美味。

竹轮本身就味道鲜甜口感筋道


蒟蒻(こんにゃく)


魔芋是一种天南星科魔芋属下的植物的球状茎,研磨成粉后加工制成。本身没有什么味道,非常筋道爽滑,吸收了汤汁后会变得美味可口。一般用于御田的魔芋会加工成「手綱蒟蒻」以方便食用。

手綱蒟蒻


薩摩揚げ(さつまあげ)


萨摩扬是一种鱼肉加工品,以白身鱼鱼糜经调味后成型再油炸制成。从分类上属于「揚げ蒲鉾」(あげかまぼこ)。是由原琉球国传入日本并普及于全国的鱼肉加工食品。在西日本被称为「天麩羅」,但并不是真正的日本天妇罗,真正的日本天妇罗是由葡萄牙传入的油炸料理,经日本改良后而来的,关于天妇罗可以参考作者写过的《江沪前的瑰宝——天麩羅》,里面也有介绍萨摩扬的章节。

这种在西日本被为天妇罗的萨摩扬实际上并不是天妇罗


半片(はんぺん)


半片也是一种鱼肉加工品,主要原料同样是白身鱼鱼糜,以鲨鱼、剑/旗鱼肉为最上品。不同与萨摩扬的是,半片是以鱼糜,混合山药泥、昆布出汁、盐搅拌均匀后,蒸煮而成,不经油炸。半片和御田一样,虽然有汉字写法,但通常不写成汉字,书面以平假名为常见。早先的半片是半圆形的,现在多为正方形,而用于御田时,一般会对角切割成三角形。

御田里的半片通常为三角形


餅入り巾着(もちいりきんちゃく)


「餅入り巾着」简称为「餅巾着」。饼巾着为何物不太易于用文字描述清楚。巾着是日本古时用于收纳的布口袋,样子类似于太上老君的乾坤袋。而饼巾着是以「油揚げ」作为外袋,里面填入绞肉、蔬菜以及年糕等馅料,然后用干瓢收口。关于干瓢可以参考《干瓢?葫芦娃?不,请叫人家夕颜》。「餅」字在日语里,是年糕的意思。饼巾着是一款能吸入大量汤汁的食材,作为御田种有着不俗的表现。

饱吸汤汁的饼巾着


牛蒡巻(ごぼうまき)


牛蒡卷并不一种料理,而有三款同名的料理,并且在御田中使用的也不止一种。


其一:煮熟的牛蒡,用薄切的牛肉或猪肉(类似于培根的形状)卷起来,再以酱油、味醂、酒来煮炖。这种料理主要用于「お節料理」,关于御节料理,可以参考作者写过的《年越荞麦、杂煮与御节料理》(早期作品瑕疵很多)。而御田中使用的牛蒡卷这种不在少数,把牛蒡卷切成小段,用竹签串起来。

肉卷式牛蒡卷


其二:「薩摩揚げ」的一种,用调味过的鱼肉糜把煮熟的牛蒡包裹起来,再经过油炸而成,西日本称之为「牛蒡天」。在御田中,使用这种牛蒡卷的更为主流。虽然也有不少使用肉卷形式的。有直接使用整棵的,也有切成小段穿成串的。

油炸式牛蒡卷


其三:照烧鱼皮卷,是一种高级料理。把调味的牛蒡、胡萝卜条用鱼糜与鱼皮卷起来,再拿去照烧,又称为「皮巻」。原本这款料理并没有那么高级,用的不是鲜鱼糜,而是使用「蒲鉾」(鱼糕)的边角下料制作。因为照烧有酱汁,不适合再次入汤煮炖,所以御田几乎没有使用这种形式的牛蒡卷的。

很美味的一品料理,但不适用于御田


厚揚げ(あつあげ)


厚扬就是厚切的油炸豆腐。与其说是炸,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油煎豆腐。与「油揚げ」不同,厚扬只是煎炸一下表面,并不会把豆腐里面炸透。表面经过油炸(煎)之后,变得更容易吸收汤汁,很适合作为御田的种。

与油扬最大的区别就是内部没有炸透


白滝(しらたき)


「滝」字在日语里是瀑布的意思,所以白泷直译就是白色的瀑布。其实是一种极细的魔芋丝,直径约2毫米。另外还有一种粗魔芋丝,名为「糸蒟蒻」(いとこんにゃく),直径约为白泷的一倍,在4~5毫米左右。用于御田中的白泷,往往打成魔芋丝结。

白滝


糸蒟蒻


じゃが芋(じゃがいも)


じゃが芋就是马铃薯,俗称土豆,没有什么好介绍的。用于御田的土豆需要先蒸熟,剥皮后再泡入汤汁中煮炖。一般会选用偏小颗的土豆,如果太大往往会切成两块。

饱吸汤汁的土豆绵软可口


牛筋(ぎゅうすじ)


牛筋虽然排名不怎么靠前,但在御田中却是重头戏。毕竟只靠些蔬菜、鱼糕、豆腐之类的很难满足肉食主义者的味蕾。而牛筋是不可多得的肉类御田种。穿成串的牛筋在小火慢炖下变得软烂多汁,入口即化,美味绝顶。

入口即化的牛筋满载胶原蛋白


雁擬き(がんもどき)


汉字为「雁擬き」,但大多数情况下不写汉字,别名「飛竜頭」(ひろうす)。是一种以豆腐碎、胡萝卜、莲藕、牛蒡等加以简单调味后搅拌在一起,再团成丸子或圆饼状,经过油炸制成的料理。虽然现在ガンモドキ也被称为飛竜頭,但早期的飞龙头是另外一种料理,以小麦粉和鸡蛋混合后油炸的一种点心。虽然榜上无名,但也是御田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作者个人认为,这个比起厚扬(煎豆腐)明显要好吃多了,不能理解为什么排名不如厚扬。

雁拟又称飞龙头,实质上油炸什锦豆腐


信田巻き/信太巻き(しのだまき)


「信田巻き」又称「信太巻き」与「篠田真紀」同音。是一种以「油揚げ」(炸豆腐)或「湯葉」(油豆皮)包裹着绞肉或鱼糜及蔬菜的料理。虽榜上无名,但也常出现在御田种里。

信田(太)卷


蛸(たこ)


日语中的「蛸」是章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形目→无触毛亚目下的动物总称,但章鱼的品种众多,用于御田种的通常是「真蛸」和「水蛸」这两种。这两种章鱼体形较大,它的腕足吃起来非常有嚼劲,很是满足。不过除了使用这两种大型章鱼的腕足之外,也有使用「飯蛸」这种小型章鱼的,饭蛸在中国称为「望潮」,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介绍过。这种小型章鱼会整只使用。无论是大章鱼的脚,还是整只的小章鱼,处理方法都一样,用盐揉搓洗净后煮熟便可。

图片中的章鱼足为了方便食用切成小段,但实际上整根章鱼足更为常见


也有使用这种望潮小章鱼的


捏ね(つくね)


「つくね」是指以肉泥、鱼糜制作的丸子,汉字「捏ね」,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写成汉字,甚至用了汉字很多日本人就不认识了。就连作者也一直以为つくね没有汉字写法。总之就是肉丸、鱼丸类。但很多人认为,肉丸叫「つくね」,鱼丸叫「つみれ」。这是一个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认知,其实只要是事先加好的,无论是用肉泥还是鱼糜制作的丸子都叫「つくね」,而「つみれ」是指未经加工的鱼糜,在吃的时候,下到汤里遇热凝固成形。中国人吃火锅时经常吃的虾滑、鱼滑就是つみれ。当然,在御田中使用的是提前加工好的つくね。另外,つくね虽然多数是以丸子的形态示人,但也有加工成棒状、饼状的。特别是在御田中,棒状或饼状的つくね更为常见。

图中都是烧鸟屋用的烤过并涂上酱汁的,御田用不涂酱汁


ロールキャベツ


「ロールキャベツ」即「卷心菜卷」,本来是洋食(西餐)的一款。但非常适合于汤煮,所以也成为了较为常见的御田种。其实质上就是以卷心菜的叶子,包裹着调制的绞肉馅,再蒸熟而成,常用于西餐的汤菜。馅料由绞肉(鸡、猪、牛肉均可,依个人喜好)、洋葱粒、面包粉、蛋黄液、盐、胡椒、砂糖、高汤、味醂调配。

由西餐跨界成为御田种的卷心菜卷


基本上以上几种就是日本全国通用的御田种,然后各地还有自己独特的御田种,比如北海道的松叶蟹腿、静岗的鲣鱼心脏、猪小肠、东京的竹轮麸(和竹轮不是一种东西)、近几地方的鲸鱼皮、鲸舌、冲绳的猪蹄(你没看错,冲绳真的用猪蹄做御田)等等,这里就不多介绍了。作者一直想尝尝被称为「コロ」的鲸鱼皮,但始终没有得偿所愿。因为国际上对鲸类的保护,不再允许日本进行商业捕鲸(科研除外)。




如何制作完美的御田


御田分为家庭版和店售版两个版本,虽然素材上没什么太大的出入,但制作上还是有区别的。店售版由于很多不可控因素,无法做到极致,而家庭版如果掌握了诀窍的话,会比店售版做得更精细,更容易成就完美的御田。


汤头制作


无论是店售还是家庭,首先都要先准备汤头。上文已经介绍过,汤底主要分为鱼干和鸡骨两种,以鱼干为主流。


昆布+干物


昆布在使用之前需要擦拭掉表面的污物,冷水直接下锅以中火加热,当水温达到80℃左右,开始要沸腾的时候关火,然后用这段时间去准备干物处理(约浸泡5~15分钟)。


干物多数情况下选用的是「鰹節」,用「鰹節削り」(鲣节专用刨)加工成「花鰹」(鲣节刨花,在中国俗称木鱼花)。


处理完干物将昆布从汤中取出,然后有两种方式来萃取干物高汤。


其一:再次加热刚才的昆布高汤,将水温重回80~90℃,然后投入鲣节刨花,关火浸泡5~10分钟左右,用纱布过滤后即完成。如果是家庭用,可以使用茶壶像泡茶一样,把鲣节刨花投入茶壶,再注入刚才准备好的昆布高汤,温度在80~90 ℃左右,静置5~10分钟。


其二:处理好的昆布高汤不再加热,投入鲣节刨花后静置一晚(约8~12小时)。这种冷萃法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但品质会更好,口感更加醇和,没有苦味。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推荐使用这种冷萃法。


另外,刚才以最常见的鲣节刨花为例,除了鲣节刨花,还有很多其它干物可以使用,比如鲭节、煮干(沙丁鱼、鲱鱼、鳀鱼等小鱼干)、干贝柱、飞鱼干、香鱼一夜干、烤鲷鱼中骨、干香菇……等等。而且可以多种干物复合萃取,这个就要根据个人口感偏好摸索了。作者个人在家使用的是鲣节、干贝、煮干这三种复合的高汤。

昆布+鲣节刨花+小鱼干高汤


昆布+鸡架


与鱼干高汤不同的是,要先准备鸡汤。中国人炖鸡汤习惯使用整鸡,就算分解后也是带肉的鸡去炖汤。这样炖出的鸡汤因为鸡肉中的脂肪会让汤变得很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鸡汤上漂着一层油花。但日本需要清澈淡雅的鸡汤,所以不使用带肉的鸡来煮汤,取而代之的是鸡骨。为了避免杂质过多的起沫的问题。通常使用的是完整的鸡架。


鸡架用文火炖1~2个小时后过滤备用。再加入洗净的昆布,以80℃~90℃的起始温度浸泡15分钟左右。


鸡骨汤只能慢慢煲,没办法冷萃。鸡骨成汤清澈透明,并不会有油腻的口感。

清澈的鸡架汤


调味


上面的汤底做好之后就要对汤进行调味了。从大类上分,主要有酱油和味噌两种,也有极少数使用盐味的了。味盐和味噌我们就不介绍了,主流的酱油味也分为关东流和关西流两派。


关东流:口味偏浓厚,以100:5:8比例调配高汤、酱油、味醂。


关西流:口味相对清淡一些,但调制更为复杂。酱油选用淡口酱油,不放味醂但要加入砂糖、盐、酒。以100:3:2的比例调配高汤、酱油、砂糖,还要加入一大勺酒和一小勺盐。至于这一大勺一小勺是多少?作者没做过关西流也不清楚,大家自己尝试摸索。


御田种的预处理


无论是店售,还是家庭自用。御田种在投入使用之前都需要经过一些预处理。预处理的步骤称为「下拵え」(したごしら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御田种都需要哪些预处理吧。


大根


白萝蔔的预处理过程是:洗净后切成小段,然后削掉外皮,尽量削得厚一些,因为靠近表皮的部分有辛辣的口味,而且筋也较多。最简单的是削成正圆形,如果为了美观的话,也可以削成六角形或八角形。在一面用刀切一个约1公分深的十字,以便更好地吸收汤汁。虽然生的白萝蔔可以直接使用,但为了更加美味,可以用淘米水(不要第一道淘米水,比较脏)预煮一下。以常温水下锅,用大火水一烧开,白萝蔔开始上下翻滚即可。取出再用冷水冲淋一下,以防变形,沥干备用。

白萝蔔的预处理


玉子


鸡蛋以常温水下锅,用中火煮至沸腾,关火后盖上锅盖,再用余热焖10分钟左右。捞出后用冷水冲洗以方便剥壳,剥壳后备用。

煮鸡蛋谁都会


練り物


练物就是指那些加工食品,只要分切一下,如有需要可穿成串,备用。

切成需要的形状,按需穿串即可


蒟蒻


魔芋先用暗刀在表面刻出围棋盘状的小格,两面都要切。再对角切成三角形。并用盐撒在其表面,拔出水分并消除异味。再用水煮1分钟左右,取出沥干备用。

魔芋的预处理


牛筋


牛筋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的一款,也正因如此,家庭料理中很少被使用。首先清洗之后加水煮熟。在煮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血水、杂质与浮沫,要不停地撇去浮沫再加入水。待不再大量产生浮沫时,以滤网过滤,用仔细以流水清洗。然后重回锅中加入葱姜再次煮炖,煮至软烂时取出,以淘米水清洗。最后分切成小块,用竹签穿成串备用。

牛筋的预处理


厚揚げ、蛸、じゃが芋


油煎豆腐只需要对角切成三角形,用开水烫一下即可备用。章鱼如果选用的是「真蛸」或「水蛸」这类大型章鱼脚的话,以盐水煮至变色即可,为了方便食用,也可以切成小段穿起来。如果选用「飯蛸」这种小章鱼的话,用开水汆烫一下即可。至于马铃薯,尽量选用小型的,煮至软烂后剥皮备用,如果土豆过大,可以分切成小块。

炸豆腐、章鱼、马铃薯的预处理


当所有食材都准备好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调理御田了。

处理完毕备用的御田种


锅具


店售和家庭的御田使用的锅具不同,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店售


店售的御田,使用一种名为「おでん鍋」的组合式锅具,金属材质,以多个区域分别装盛不同的食材,但底部又是连通的,汤汁可以循环流动。

迷你版御田锅,只有6格


实际店售用的御田锅要大得多


家庭


家庭料理的御田,一般使用的是「土鍋」,即砂锅。

普通的砂锅


热气腾腾的一锅


完美的调理


店售的御田由于无法控制顾客购买的时间,通常都是所有食材同时下锅,煮炖30小时以上开始营业。但如果家庭料理的话,就可以控制调理时间以做出更完美的口味。


以「紀文食品」的研究报告来看,家庭御田的最佳调理时长为45分钟。而且并不是所有食材都同时下锅。


注汤开始,前30分钟以中小火加热。放入白萝蔔、白煮蛋、魔芋、竹轮麸、细魔芋丝、牛筋、昆布结等食材。


30分钟后,调至更小的火力。放入竹轮、饼巾着、萨摩扬、煎豆腐、香肠、鱼滑等食材继续加热10分钟左右。


最后的5分钟内,前3分钟加入鱼河岸扬(鱼糜和豆腐的加工品),最后2分钟加入半片(鱼糕)。


全程约45分钟,即可关火上桌。


调理流程示意图


理论支持


入味,是一种物体由高浓度向低浓转移的物理现象,称为扩散。由于汤汁的鲜味、盐分要高于各种食材,所以会渗透进食材。


生白萝蔔因细胞壁的约束,水分交换效率很低,当加热到50~60℃左右时,细胞壁机能被破坏,外界与细胞内水分交换变得畅通无阻。汤汁的成分可以高效渗透至内部,是入味最佳的时期。


不仅仅是白萝蔔,其它蔬菜也是如此。在常的情况下,外界流质很难进入内部,只能依靠加热才能充分入味。


而练物(加工食品),食材本身就有味道。如果煮炖时间过长,食材的味道会析出到汤汁而流失过度,而且口感也会变差。所以要晚一些放入,而且要用低温加热。然而食材的美味适量地析出,会增加汤汁的风味,同时也会提升其它食材的美味。

白萝蔔盐分变化模拟图



鲜味的主要成分为「游离氨基酸」,实验检测半沸腾与全沸腾状态下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测试时间分别为15分钟和45分钟。


御田汁1200毫升,盐分1.3%,全游离氨基酸270毫克。分别使用10根竹轮(250克),白萝蔔4块(440克)。分别在85℃和96℃状态下测试。


测试结果:在全沸腾状态下,虽然可以令食材更快地入味,但在45分钟后,竹轮的鲜味流失过度,而且吸水过多,口感变差,白萝蔔也变形了。而在半沸腾状态下各方面表现良好。


游离氨基酸与谷氨酸变化实验


接下来是各种御田种入味时间测试。


首先是在85℃的1200毫升御田汁中(盐分1.3%),煮炖白萝蔔、魔芋、鸡蛋的盐分变化。数据柱最左为初始值,中间为煮炖30分钟后数据,最右为煮炖60分钟后数据。


然后是在85℃的1200毫升御田汁中(盐分1.3%),煮炖半片、萨摩扬、烤竹轮的御田汁的分析,上述御田种各10个(共600克)。从左至右的数据柱也分别是初始值、30分钟后数据、60分钟后数据。

各种御田种入味测试


测试结果:在保障口感的前提下,萨摩扬、烤竹轮以小火煮30分钟,析出的鲜味已经到达最佳状态,而半片需要更短的时间。可白萝蔔、魔芋、鸡蛋等入味到最佳状态需要45分钟以上。解决方案就是分时段下锅。


综上所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为:白萝蔔、魔芋等食材最好在80℃左右的温度下煮炖45分钟以上,而炼物用60℃左右的低温煮炖30分钟以内最佳。要想平衡一锅完美的御田,就要分批次下锅不同的食材,而且要变换火力。





视频赏析


最后作者为大家准备了一个NHK拍摄的关于御田的纪录片,十分详细地介绍了御田的发展史。但于由腾讯视频称版权问题审核不给通过,下面给出B站的链接,大家自行查看。


《美の壺 鑑賞マニュアル》File429 おでん


《美之壶 鉴赏指南》文档429 御田


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2931107?from=search&seid=7871880847664111738


吐槽:国内7-11的好炖只有汤头还算不错,毕竟是业务用的汤粉,按比例加水就可以了,品控没有什么难度。不过食材真的太差劲了,白萝蔔筋太多,不是煮得不够火候就是煮过而变形了的,饼巾着馅料也不好。不过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国内吉野家的和7-11的一比简直就没法吃了,连汤头都没有味道,作者一度怀疑是不是用水煮的?这样的出品居然好意思拿出来卖钱,简直不可思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