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老七与他相识两年,在老七眼里他是个十分努力又很酷的人,是浮躁社会中不随波逐流的那部分人,是平凡生活中最懂温情的人。 青年画家 于博洋 于博洋 2014年毕业于大连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中国画院专职画家; 中国笔墨丹青院聘画家; 山东画院青年画院特聘画家; 山东鲁东书画院人物画教研室主任; 2016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课程班,获硕士学位; 2018年作品《生气的公主》入选美国国际彩铅双年展; 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获奖; 01 365天,只有5天不画画 国画 涵韵系列-清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话出自荀子的《劝学》,至今我还能熟背全文,只因为它脚踏实地、积少成多的深刻含义,深深地影响着我。 把这句话拿出来形容今天的主人公,我想这是再合适不过了。 国画 涵韵系列-凝光 认识于博洋已经两个年头之久,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想魅力来自他那种努力的劲头,平静的内心和洒脱的生活吧! 从牙牙学语便开始拿起笔胡乱的涂写,仿佛从小便注定与绘画有一定的缘分,一直到大学,他也未曾想过画画会成为自己的职业。 他说:“相比于天赋型,我更属于勤奋型吧。” 国画 涵韵系列-融逝 365天,这5天不画画 Q 您觉得绘画在您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于博洋:我觉得绘画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都需要去照顾,去呵护。一年365天,我几乎每天都画画,但是这365天之中我有5天是不画画的。 我很震惊他对绘画的坚持,但同时又觉得这个人很酷,实在是有个性,可究竟是哪5天如此特别呢? 他说七夕我不画、生日我不画、除夕我不画,情人节我不画、祭灶那天我不画。 我可以理解七夕、情人节不画,因为要享受爱情;可以理解生日不画,因为要放松自己;可以理解除夕不画,因为要除旧迎新;但我不理解为何祭灶不画?? 他却告诉说:“古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而我家到现在也保持着这个习惯,所以这天一早就回家团圆了。” 在他看来,还有更重要的亲情要守护。 不仅一年画画360天,而且他基本上每天都会画5个小时以上,算下来一年整整画了1800个小时。试问有多少人每天坚持做同一件事情,坚持了很多年? ![]() ![]()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500小时创作,就为了让自己满意 Q 画画的过程中有什么让你难以忘记的经历吗? 于博洋:2018年的Coloredpencil Art Competition美国彩铅大赛中,我为这次比赛画了一张20cm乘20cm的小画,但是这张画用了近500个小时,我持续闭关在工作室画了近60天,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年度比赛中,我是唯一入选的中国选手。 ![]() 入选作品《生气的公主》 500个小时,闭关60天,修修改改、反反复复,就为了画出自己打心眼里满意的作品;不骄不躁,平心静气,就为了追求极致得到想要的结果。 我们不该否认别人的努力,也不应该自己放弃努力。 千里之路是靠一步步走出来的,绘画的成果也是一张张纸堆积出来的。十几张,甚至几十张完全一模一样的稿子,不断地练习总会画出自己满意的那张。 02 禅修:放空自己 ![]() 国画 涵韵系列-抚琴 人总会遇到自己的瓶颈期,总会听到一些外界刺耳的声音,于博洋也不例外,他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自闭的,不喜欢和外界交流,偶尔感到孤独,甚至对绘画也产生了疲倦,但他偶然接触到了禅修,发现孤独其实也是创作的灵感源泉,并学会了接纳。 因此每年他都会排出半个月时间,去老师的道场修行,放空一下自己。 ![]() 云南情韵 每天和师傅们一起暮鼓晨钟、禅定正念、大通铺、早晚课、过堂餐、祈福供灯,这些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当专注力放在自己的鼻息时,心自然而然就静下来了,而他此时的画也是十分安静的。 Q 这些功课,哪一件让你感触最深? 于博洋:过堂餐吧,过堂饭讲究吃饭时要安静,不得讲话,用餐前后要排列念佛。饭菜非常简单,米饭、素菜、花生,但绝不能剩下饭菜,用餐时感受怀着感恩的心,体会农民的不易。 ![]() 过堂餐 过堂餐让我们要谨防贪婪的欲望,如果对吃的东西有了好恶心,不喜欢的就不吃,喜欢的就多吃,那就是离贪瞋痴三毒太近,要以平等心受食。 而禅修会让人对事物的观察力、专注力、处理情绪的能力增强,内心开始变得平静,对人对事都变得更加平和且自省。而禅定正念已经被心理学定作增进身心愉悦的三大要素之一,也已成为研究者日渐关注的课题。 ![]() 白日梦系列-欲泣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浮躁,年轻人的心也在不断的跟着骚动,但却很少有像于博洋这样的年轻人去禅修,去平静自己的内心,有的多数都是六十岁左右临近退休的人。 他不会在人群中随波逐流,而是找到最初最真实的自己,还原本来的样子。 ![]() 国画 涵韵系列-凝光 如果想在嘈杂的声音中寻找一份平静,就短暂离开喧嚣世俗的吵闹,去修行一下吧! 03 旅行帮手—灵感本 ![]() 《呢喃中的格桑花》 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虽然他不想仗剑走天涯,但是却真的想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于是他开启了全球旅行,并带上了最爱的它——灵感本。 ![]() 众多灵感本中的一个 Q 为什么会随身携带灵感本呢? 于博洋:每个人都有记录生活的方式,而画画是我跟这个世界交流的另一种语言,我喜欢随时随地把见到的有趣的事、有趣的人都记录下来,这也会成为我日后的灵感来源。(哈哈,这个灵感本被我翻的太久都破了,大家不要介意啊!) ![]() ![]() ![]() ![]() 2018年一年的时间,他带着灵感本走过了法国,荷兰,瑞士,英国,北极,西班牙,新西兰,边走边画感受着各国的风土人情,异域文化。 Q 去过的这么多国家,你最喜欢哪一个? 于博洋:我最喜欢法国,不仅因为它是个浪漫之都,更因为我很喜欢研究美术史,小时候只能在书上看到的旷世名作很多都可以在法国看到。我个人也很痴迷莫奈的作品,而他的大多数写生都在那里。 ![]() 仰望天际惊见北极光-北极 ![]() 凭栏眺望-意大利 ![]() 感受自然神奇力量-荷兰 ![]() 水中城-威尼斯 初去尼泊尔还闹出了一个笑话,“记得刚去小摊叫的炒面,我比划了半天说noodles,心想这么简单的词听不懂吗,好绝望,结果他说chao mian?我心想:哇原来你懂中文啊,于是很欣喜的说对对,就是炒面,后来才知道,当地的炒面就叫chow mein…” ![]() 《凝视的翠鸟》 旅行让那些世界上的人情温暖变得清晰可见,大自然的奇妙触手可及,所有的景物都变得有声有色,有气有味,这些都终将成为我们的回忆和生命不可或缺的经历。 我想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