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剖解·下篇

 冬天惠铃 2019-01-26

再谈小说层次

讲完小说诞生过程之后,我们再来分析小说的层次。小说的故事是小说的骨架,而正文是附在骨架上的皮肉,这些皮肉具体是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之类展现状态的内容。从上面的探讨中我们会发现,我们一般是先想出故事,然后再写正文。这个过程相当于先长出骨骼,然后再填皮肉。

我常常建议大家在写小说之前先想好故事,其实就是要先把这个骨架定下来。当我们谈到小说的修改,很大程度上是文笔上的修改。故事层面上的修改难度比较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小说3/4左右的地方换掉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那差不多把原来的骨骼连同皮肉都切掉,然后长出新的骨骼,在新骨骼上面再填皮肉,差不多就是重写了。故事层面上的修改往往伤筋动骨。在写作之前,先把故事想得差不多,在修改的时候就会省心很多。

在小说的三个层次中,我认为第一层的正文是小说的颜值担当,它是小说的皮肉,可以被直接看到,语言写得好不好可以一目了然。

第二层故事是小说的形体担当,它是小说的骨架,是小说的结构。我们不能一眼就判断出小说的故事好不好看,我们需要花一点时间,看上几个情节,才了解到故事讲述的快慢节奏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情节的起伏转折是不是有吸引力的。

第三层主题立意是小说的内涵担当,它是小说的精神和灵魂。对比正文和故事,我们更难一眼看出它好不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去判断它所表达的东西是正面还是负面,能不能带给人启发或者传达某种深刻的感受。

将小说划分成这三个层次,刚好也对应写作者成长的三个阶段。处于第一阶段的作者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说的正文上,他们力求提高自己的文笔水平,写出优美的文字。因为在三个层次中,小说文笔的提高是最容易被感知到,作者自己也更容易看出自己的进步。

处于第二阶段的作者有了一定的文笔功底,他们会将注意力放在故事骨架这一层。他们重视故事的推进快慢是否合适,情节的起伏转折是否有吸引力,会大胆尝试各种讲故事的技巧,比如换用不同的人称,尝试设计多条故事线,有意识制造一波三折的情节模式。

处于第三阶段的作者,他们文笔成熟,讲故事的技巧成熟,他们不用怎么费心就能写好一个故事。这时候他们的关注点会放在第三层,主题和立意上,力求让作品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传达智慧和真理。流传多年的作品一般都是这个阶段的作者写出来的,作者的思想已经融合在作品中,成为作品的灵魂,发挥出悠久而深远的影响力。我认为小说的内涵跟作者个人修养密切相关,是技术以外的东西,并不能强求。它可能来源于作者的灵感,也可能来源于人生阅历的积累。

至于为什么要给小说划分层次,是为了让大家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小说,之后在写作过程中更容易全局把握。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要光想着写出优美的文字,写好小说的故事,传达出感悟和思考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这个系列的分享文章中,有很多内容是放在小说设计这方面,针对于故事骨架这一层。当大家知道小说层次这个概念之后,在进行小说设计的时候,会更容易明白那些工作对我们接下来的写作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

小说正文组成

小说正文的内容可以归类为三种:叙述、对话、描写。

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对话是什么,那叙述和描写要怎么区分?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叙述是交待信息,有一种口头告诉读者发生什么事情的意思。比如告诉读者时间、地点、人物,正在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某个人的身份背景怎样,他做过什么样的事情。

关于描写,简单理解就是展现状态。描写可分为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心理描写。描写是为了把状态具体展现出来,让读者在头脑当中还原出画面感,触摸感,味道,情绪等等感受。描写一般跟感受有关系,也可以这样理解:描写是为了还原感受。

叙述是为了知道故事的过程,描写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感受。

在小说正文当中,这三种正文内容会很随意地反复出现。比如先来一段叙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出现一段人物的对话。对话结束之后,加上一些心理描写。然后又是一段叙述,告诉读者故事接下来怎样发展。接着人物来到某一个地方,就展开一些环境描写。如果发生了打斗情节,就会接上一段动作描写,打完之后又接上一些对话。它们的出现没有固定的套路,情节怎样发展,按需要出现就行。

在正文组成这方面,不同阶段的写作者各有特点,写作新人多用叙述,少用描写,这是他们还没有找到写作感觉的原因,会把精力集中在故事叙述上。他们一般还没有养成使用描写的意识和习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加上描写性内容可以让作品更有小说味道。

新人写出来的东西更偏向故事,而不是小说,这是由他们的写作经验决定的,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写作新人发现自己的作品不像小说,也不用灰心纠结,写多了你们就会有感觉。

对于第二阶段的朋友,建议你们不要只满足于写出一个完整故事,而要尝试加强作品的代入感,需要保持察觉意识,经常审视自己的写作,看看在描写这方面做得是否足够。

小说三要素

谈到小说的分析,不得不提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事实上,小说设计也是针对这三要素展开。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会对每一个要素详细展开分析。在这里我先说说我对这三要素总体上的理解。

关于小说的人物。在人物塑造上,小说要比故事详细很多。故事里面的人物一般不会写得很深入,甚至在性格上也不会展现得很详细,可能只是给某个人物贴一个标签,好人或者坏人,性格随和,性格粗暴,不会写出人物性格上的变化。故事往往不会有太久的时间跨度,人物形象就以当时的状态出现。

小说是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这个时段里,人物每个时期的状态都不一样,小说要把每个时期的状态刻画。甚至有的作品会跟踪人的一生,写出性格上的变化,写出命运的起伏。人的命运也反映出社会环境。有的作品表面上写人,目的在于写出社会问题。从中也可以看到,小说的三要素并不孤立,而是彼此有关联。

关于小说的环境。小说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展现是为了加强代入感,渲染小说的气氛,主要在感官体验上发挥作用。社会环境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对一部作品的艺术性发挥作用。个人认为,小说的艺术性在于揭示人的生存状态,对人类命运作出思考和引导。社会环境能看出人们的生存状态,能对读者产生启发。

简书上就有一些反映偏远山区人们生存状态的作品,这些地方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对他们作出迫害的是当地的道德制度,婚嫁习俗,重男轻女思想,信息落后引发的狭隘世界观。人物的不幸和悲惨都让读者感受到那里生存环境的艰难,也引起读者思考,要如何去改变这种不幸。

最后来说说情节。情节可以理解为我们刚刚说的故事骨架。作为小说的骨架,故事始终贯穿小说,细节描写要为故事服务。文笔再好,也要让故事动起来,哪怕一部作品故事性不强,它总得也要有故事。没有故事,人物和环境就无从展现。回想一下刚刚说到的层次,故事是骨骼,人物和环境都是依附在上面的皮肉。

在过往的课程里,我常常看到有这样一种情况:故事长时间处于静止的状态,作者花很大的力气交代初始状态,但没有让故事动起来。长期停滞的故事容易让读者失去耐心,成熟的作品一般都会这样处理:先交代状态,然后让故事动起来,环境或人物进入到新的状态,然后作者又把这些状态交代清楚。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所谓的小说节奏感就是这样来的,停一停,走一走,再停,再走。

小结

关于“小说剖解”的课题,我们探讨了小说跟故事有什么不同,故事注重过程,小说注重代入感。

我们将小说分了三层来看待,小说正文是皮肉,可以被读者直接看到,每个读者看到的都是相同的内容;小说的故事是骨架,需要读者想象提取,每个读者印象中的故事过程都差不多,但记忆深刻的部分可能有所不同;小说的主题和立意是灵魂,需要读者用心感悟,每个人获得的东西可能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被深深打动,有的人可能会对作品嗤之以鼻。

小说正文由三类内容组成,分别是叙述、描写、对话,有经验的作者会将这几个部分的内容合理分配,不会让小说的正文显得单调乏味。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环境、情节,小说的预先设计也是针对这三个部分来展开。

在本次分享内容中,小说的三要素,这个概念是写作圈公认的。

小说跟故事的区别,小说的三个层次,小说正文的三种成分,这些概念是一鸣本人理解总结出来的,并不是写作圈公认的内容。

这次分享提出的各种概念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小说,让大家对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但不是说这些概念就是小说的精准定义。大家更不用把这些概念跟自己的作品反复对照,力求让自己的作品更符合所谓的标准小说。

我相信每个作者对小说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我们之间的看法和理念有冲突,这不过就是各自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没有必要去争谁对谁错。不如抱着这样的态度去看待不同的意见:原来别人是这样思考和理解这个问题。大概是因为我们在这个领域看到的风景不一样,因此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