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效运用数字和符号语言 证明题可以用“∠1、∠2……”在几何图形中进行标注(如果是网上阅卷考试,记得在答题卡上标注哦),证明开始时写上“如图”,然后用“∠1、∠2……”直接代表对应的角,减轻书写负担,方便老师阅卷。 类似“解得”、“解方程得”等,可以用“∴”来代替,省力又提高书写速度。 2 解答题中的小填空,只写答案即可 在重要的考试场合,解答题中的小填空,是不需要写求解和证明过程的。 2015年河南中考数学第18题 2016年河南中考数学第18题 3 计算和基本证明过程,不需大量体现 比如在应用题中,按照“审、设、列、解、验、答”流程,在书写时做到关键环节要点明确、结论突出即可。列了一个方程组或不等式组,不需写出计算求解的过程。 河南中考第22题、23题,侧重考查对几何特征的分析和应用,更加注重结果,因此结论要突出,证明过程可适当简化。 4 统计题中补全图形,省时窍门 中考数学试卷中的统计题,当需要补全条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时,若题目中并无明确要求全部涂黑,只需画三道斜杠,以节省时间。 这些,有在拖慢你解题的步伐吗? 1 没有做到思路先行,过程跟上 思路不理清就匆匆忙忙写过程,那过程是不可能写好的。 书写时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写了半个版面后发现做了无用功。已经写的内容,要划掉(直接用斜线划掉即可,不必谨小慎微,涂成均匀饱满的黑块块儿);剩下的答题空间可能不够用了。既浪费了时间,又占据了答题空间,可谓得不偿失。 建议:先构思,在演草纸上走通思路,再下笔。 2 不清楚关键步骤(得分点)是什么 有孩子在写解答题时,生怕老师看不懂,写的很多。 改卷老师并不是根据过程写多写少给分,而是要看思路是否准确、清晰,关键步骤是否具备。 而过程写多反而很不利于学生考试得高分,一是因为影响效率,考试是一场限时竞技,考场上的每一分钟都很宝贵,过程多写会浪费时间,影响考试节奏。二是因为过程写的冗长拖沓,会影响改卷老师捕捉信息,找不到关键步骤,导致扣分。 解题过程,怎么样才能做到详略得当?课本中的例题,就是最好的参照物! 3 最严重问题:对题型解题方法不熟悉 其实,在考场上和平时作业中,最耗费时间的阶段就在找思路上。解题无头绪,然而时间却哗哗流逝! 众享在线课程,总结各个题型特征、常见问题考查方向和思路,助力学生做到:看到什么,想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