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软科发布了一份中国大学排名,同学们来看一看瞧一瞧了啊! 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前100) 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方法 排名对象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排名范围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2017年5月31日公布)中,1243所办学层次为本科的大学。这其中公办大学826所、民办大学153所、独立学院264所。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综合排名的排名对象是1243所大学中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大学:
指标体系 计分方式 计算单项指标得分时,令该项指标表现最好的大学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一所大学的总得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加权得出。 FWCI指标为相对指标,论文数量较少时FWCI不够稳定。因此在计算该指标的得分时,最大值以发表论文10000篇以上的大学中FWCI最大者为准,令其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FWCI与该最大值的比例得分,但超过该最大值的大学,FWCI均得100分。 指标定义 生源质量(新生高考成绩) 指录取的文史、理工类本科新生的高考成绩。新生高考成绩是最受社会关注的办学指标,它客观反映了大学的生源质量,更是大学人才培养声誉的综合体现。 统计方法: (1)收集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在各省高考文史类(简称文科)、理工类(简称理科)本科及提前批次的录取平均分和录取人数,同时收集上海市和浙江省不分文理科的本科及提前批次的录取平均分和录取人数。 (2)计算学校(如A校)文科和理科得分 i指A校在文科招生的所有省份;D文i指文科录取线差,即A校在i省的文科平均录取分数与该省文科本科批次控制分数线之差;MAXD文i指所有在i省文科招生的高校的文科录取线差中的最大值;N文i指A校在i省的文科录取人数;∑N文i指A校文科全国录取人数。 符号解释同文科。 (3)计算学校(如A校)文科和理科标准分 MAXS文指所有高校中文科得分的最大值。 MAXS理指所有高校中理科得分的最大值。 (4)计算学校(如A校)综合得分 上海市和浙江省不区分文理科,计算方式同文科或理科。 数据来源:(1)各省市招生/教育考试院出版的2018年高考报考指南类丛书(含2017年院校投档数据);(2)部分省份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3)教育部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平台——阳光高考网(http://gaokao.chsi.com.cn/)。 培养结果(毕业生就业率) 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就业率是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获得社会认可和接纳的最直接的体现。 统计方法:本科毕业生中落实就业单位的比率,包括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考取研究生、出国留学及出国工作、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一般统计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年终就业率(数据截止日期2017年12月31日),当没有相关信息时也采用2017届本科毕业生其他日期的就业率数据。未公布就业率的高校,按所有参加排名高校中毕业生就业率的最小值计算。 数据来源:各高校发布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各高校通过其他权威渠道(如《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的就业率数据、各高校通过软科数据调查计划提供的就业率数据。 社会声誉(捐赠收入) 指学校基金会的年度社会捐赠收入。社会捐赠收入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声誉的间接但是重要的体现。 统计方法:各高校基金会2016年主要财务数据中的捐赠收入。 数据来源:CFC基金会中心网 (http://www./)、各高校教育基金会年度报告中发布的捐赠收入数据。 科研规模(论文数量) 指Scopus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论文是科研活动成果的重要形式,发表论文的数量多少体现了大学科研活动的规模大小和显示度。 统计方法:统计大学2013至2017这5年发表的类型为研究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的文献数量。 数据来源:Scopus数据库。 科研质量(论文质量) 指学科标准化后的科研论文影响力(Field Weighted Citation Impact,简称FWCI)。科研评价中测量论文的影响力或者质量的基本指标是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然而,不同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的整体情况存在显著差异,需要标准化处理后才能进行跨学科比较。同理,发表年份不同、类型不同的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也不能直接比较。FWCI是标准化后的论文影响力,计算的是对象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和相同学科、相同年份、相同类型论文平均被引次数的比值,这种方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定量评价科研论文质量的最优方法。 FWCI指标为相对指标,论文数量较少时FWCI不够稳定。因此在计算该指标的得分时,最大值以发表论文10000篇以上的大学中FWCI最大者为准,令其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FWCI与该最大值的比例得分,但超过该最大值的大学,FWCI均得100分。 统计方法:统计大学2013至2017这5年发表的类型为研究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的文献在2018年11月之前被引用次数和相同学科、相同年份、相同类型文献平均被引用次数比值的均值。 数据来源:Scopus数据库。 顶尖成果(高被引论文) 指被引用次数位居各个学科世界前1%的论文(World Top 1% Most Cited Paper)数。这类论文体现了大学在各个学科做出的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情况。 统计方法:统计大学2013至2017这5年发表的类型为研究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的文献中,2018年11月之前的被引用次数处在同年份、同学科全世界前1%的文献数。 数据来源:Scopus数据库。 顶尖人才(高被引学者) 指各个学科被引用次数最高的中国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简称高被引学者)数。高被引学者总人数1900人左右,各学科的人数分布根据各学科论文中出现的中国作者数量的分布确定。高被引学者的筛选标准客观统一,从纯学术影响力的角度给出了中国的高被引学者名单。大学的高被引学者数量体现了学校拥有的各个学科的最具影响力的人才情况。 统计方法:(1)列出各个学科的论文地址中曾经包括中国(大陆)机构的所有作者,并按总数2000人和各学科所有中国(大陆)机构作者数量的分布计算出各学科在2000人中的名额分配;(2)在各个学科按相应名额筛选出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引总次数排名最高的作者名单;(3)排除从未发表过被引次数世界前1%论文且FWCI低于1(世界平均水平)的作者;(4)排除现职工作单位是中国(大陆)以外机构的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