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锤的优点在于打击速度快,因而模具接触时间短,适合要求高速变形来填充模具的场合。由于其快速、灵活的操作特性,其适应性非常强,有人成为“万能”设备,因而特别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 模锻锤属于力大能小,能量可以累积,强冲击负荷和没有固定下死点的定能设备,锻锤的强冲击负荷和多次锻击成形特点,使金属在高度方向流动和填充良好,特别适用于生产薄平带筋的锻件。 锤锻主要工作特点 (1)靠冲击力使金属变形,锤头在行程的最后,速度约4-9m/s (2)受力系统不是封闭的,冲击力通过下砧传给基础 (3)单位时间内的打击次数多(1~10t模锻锤为40~100次/min) (4)锤头行程不固定 (5)承受偏载能力和导向精度均较差 (6)无顶出装置 模锻工艺和模具设计特点 (1)金属在各模膛中的变形是锤头的打击下逐步完成的,锤头的打击速度虽然快,但在打击中每一次的变形量较小 (2)由于考冲击力使金属变形,可以利用金属的流动惯性,有利于金属填充模膛。锻件上难充满的部分应尽量放在上模 (3)在锤上可实现多种模锻工步,特别是对长轴类锻件进行滚压,拔长等制坯工步非常方便 (4)由于模锻锤的导向精度不太高,工作时的冲击性质和锤头行程不固定等,因此模锻件的尺寸不太高 (5)由于无顶出装置,锻件起模较困难,模锻斜度应适当大些 (6)由于冲击力使金属变形,模具一般采用整体结构 (7)由于靠冲击力使金属变形和锤头行程速度快,通常才用锁扣装置导向,较少采用导柱导套。 典型的锤模锻经过6个工序 ①镦粗:用来以减小坯料高度,增大横截面积(图中无镦粗工序)。 ②拔长:将坯料绕轴线翻转并沿轴线送进,用来减小坯料局部截面,延长坯料长度。 ③滚压:操作时只翻转不送进,可使坯料局部截面聚集增大,并使整个坯料的外表圆浑光滑。 ④弯曲:用来改变坯料轴线形状。 ⑤预锻:改善锻件成形条件,减少锻模膛的磨损。 ⑥终锻:使锻件最终成形,决定锻件的形状和精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