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蛤蚧”你们认识吗?它可是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的性能

 昼三夜二205 2019-01-26

河南国医医学研究院 hngyyjy整理总结出来的一套便于记忆的穴位养生治未病的方法。本方法集图文、理疗手法、功能主治为一体,实时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取老师授课《中药学》视频。

1 蛤蚧:ge jie

2 相似药性简单鉴别

蛤蚧别名仙蟾。性味:咸,平;归肺、肾经。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主治: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

冬虫夏草别名中华虫草。性味:甘,温;入肺、肾经。功效:补肺,益肾。主治:肺结核咳嗽,咯血,慢性咳喘,盗汗,自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现用于治疗心律失常,高脂血症,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

蛤蚧和冬虫夏草共性为:补肾助阳,益肺定喘之功。用于肾阳不足诸证,肺肾两虚之咳喘,气短。 差异为:蛤蚧补肾纳气力强,为治虚喘劳嗽之要药,还能益精血,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冬虫夏草为平补阴阳之品,又能止血化痰。适用于久咳虚喘,劳嗽痰血,因力缓,多作为病后体虚的调补品。

3 别名

仙蟾、大壁虎、多格、哈蟹 、蛤蚧蛇

4 产地

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5 性状鉴别

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灰绿色或橙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和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有的再生尾较原生尾短,且银灰色环带不明显。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6 性味归经

咸,平;归肺、肾经。

7 性能特点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8 功效主治

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

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服,0.9~1.5g

10 注意事项

外感风寒喘嗽忌服。

11 现代研究

蛤蚧含肌肽(Carnosine)、胆碱、肉毒碱(Carnitine)、鸟嘌呤及蛋白质、脂肪等。又含胆甾醇、多种氨基酸、多肽。

12 药理

蛤蚧醇提取物具有雌、雄激素样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

13 中药经典附方

1、治肺嗽,面浮,四肢浮: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参一株(紫团参)。上二味,捣罗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薄粥一盏,投药一饼,趁热,细细呷之。(《圣济总录》独圣饼)

2、蛤蚧一对连尾,涂以蜜、酒,放火上烤脆,研细末,加东北红参等量,共研匀,蜂蜜炼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克,一日两次,治咳嗽面浮,老人肺虚咳喘。

3、蛤蚧焙干10克,党参、山药、麦冬、百合各30克,共研末蜜丸,每服3克,一日两次,温开水送服,治久咳肺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