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回 2013 年,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大二的学生,也是一名 AppSo 的读者。 金秋 9 月时节,苹果公司发布了配备 Retina 屏的 iPad mini 2。这之后不久,我在 AppSo 上看到一篇关于如何利用 iPad 记笔记的文章,当时看完的感觉就是:
于是我入手了一台 iPad mini 2。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使用中发现,用手指来写字实在是太反人类了。上淘宝买了几支所谓的「电容笔」,使用体验也一言难尽。最终,这台 iPad 还是走上了它最终的归宿——成为了一台便携「电视机」。 淘宝上售价 10-20 元不等的电容笔 尽管后面苹果公司在 2015 年发布了 Apple Pencil,但我内心的伤痛仍然难以抚平。直到我从 AppSo 的读者,变成了 AppSo 的编辑,在最近和 iPad 上几个优秀 app 开发者沟通之后才发现,原来 iPad 能做的事情远比「看剧」要多得多。 懒人目录
学生党:轻松记笔记,考点不错过学生上课记笔记最重要的是什么?记录下老师说的重要信息。为了重温这种感觉,我特地上 B 站找了一节宏观经济学公开课来听了听。 对,就是这货 在听课的过程中,iPad Pro+Apple Pencil 的配置使得我可以快速地记录下听到的重点,而书写的手感比当年在某宝买的所谓的「电容笔」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此外,Apple Pencil 「轻敲两下」的设置让你可以快速在笔和橡皮擦两个功能之间切换。 而在 iPad Pro 中记笔记,我认为有几个突出的优势。第一是,iPad 本身就像是一个包含了无限长度纸张、无数颜色和笔触的大文具盒。除了简单的黑色笔触之外,你可以随心所欲切换为任何颜色的高亮笔、颜色笔,对你的笔记进行不同程度的标记。 灵魂画手,大家见谅 而另一个则是 iPad Pro 的拍照功能。相信很多大学生都深有感触:老师讲的 PPT 很重要,而且他一定不会把原件分享给你,所以,一定要在课堂上拍下来。 于是我的整个大学期间,手机相册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 PPT 课件照片,这节课拍几张,那节课拍几张,很快就乱了。但是利用 iPad Pro 中的笔记软件(图片中用的是 Notability),你可以直接用 iPad 拍下课件照片,并插入到同一堂课的笔记上,甚至还能用 Apple Pencil 对拍下来的课件做进一步的标注。 当然,有的同学可能要说了:学生的笔记,当然要记在课本上。我认为,这只是一个习惯问题。有的人喜欢单独准备一个笔记本,有的人喜欢记在书本上。对于习惯后者的同学来说,依然可以利用 iPad 来记录笔记。 在 MarginNote 阅读 PDF 文件并做标注 因为现在许多教材都已经提供了电子版(以 PDF 为主),因此你只需要找到教材的电子版并导入iPad 即可。比如说之前 AppSo 推荐过的 MarginNote 就是一款非常强大的 PDF 阅读和标注工具。你可以方便地实现高亮、标注、翻译等功能。 用 Noteself 1 做标注. 图片来自:阿拉蕾旅行手帐 什么,你说你喜欢一边在课本记笔记,一边在笔记本乱写乱画?iPad 的分屏功能了解一下。又或者你可以使笔记 app 和浏览器进行分屏,一边快速搜索,一边记录笔记。在 GoodgNotes 中,你甚至还可以把图片通过拖拽直接插入笔记中。 ![]() 在 GoodNotes 中使用拖拽功能 总的来说,有了 Apple Pencil 的 iPad 终于进化为一个完全体的「电子笔记本」,让你无论上哪一堂课都只需要带一个 iPad,一支笔就够了。不用担心笔记本快用完了,不用想着今天带什么颜色的标注笔。不错的书写体验,丰富的笔记功能和强大的搜索功能,如果重返校园,我想这次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买下「iPad+Apple Pencil」这个组合。 ![]() 如果你对用 iPad 做笔记还想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查看 AppSo 之前发过的这些文章:
上班族:方便携带,沟通、码字两不误当然,时光倒流是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我是已经是一名光(ku)荣(bi)的「搬砖工」,日常工作以码字为主,时不时还得往外跑一趟。 大家都知道,当你在外出差的时候,电子设备的便携程度很重要。毕竟,谁也不想背着一块砖在外面跑来跑去,脆弱的肩颈经不起这番折腾了。但是用 iPad,真的能写好一篇文章吗? ![]() 我拿大家最常用的 WPS 试了试,发现在配上了苹果官方的键盘套 Smart Keyboard Folio 之后,输入的体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甚至可以说比蝶式键盘的输入体验要更好一点。而 iPad Pro 12.9 英寸的全面屏幕,甚至比我出差常用 12 英寸的 MacBook 还要大上那么一圈。 ![]() 当然,俗话说「写稿 2 分钟,配图 1 小时」,对我来说,影响 iPad 成为真正生产力工具的问题,实际上是多个 app 联动以及图片、视频等其它非文本格式文件的输入能力。实际上,在 iOS 11 for iPad 更新之后,这些问题都已经迎刃而解,「拖拽」和「分屏」两大杀器,可以解决几乎所有问题。 你可以将邮件里的附件内容通过分屏可以快速打开,然后拖拽到文档里进行编辑。 ![]() 文档内的素材也可以相互通过拖动快速拖拽,比如说文字、图片、图标等。文章里需要配张图?打开 Safari - 搜索 - 拖拽,一气呵成,甚至有点比电脑上「另存为」再选择「上传」要快那么一点。 WPS for iPad 的开发团队还跟我说,他们甚至为想要利用 iPad 做 PPT 的用户也做了优化。在 WPS 内置的稻壳文库中准备了许多素材,可以帮助在外出差的用户快速完成 PPT 展示。 ![]() 特意为 iPad 做优化的不止 WPS,比如说许多企业都在用的钉钉也针对 iPad 做了特殊的适配。 ![]() 你可以在 iPad 版的钉钉实时编辑 Office 文档,甚至在会议中利用 Apple Pencil 的涂鸦功能来清楚的展示你的策划。 ![]() 设计师:有 AR 更强大iPad Pro 到底能不能用来搞设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ppSo 曾特地采访过漫画家坛子鸦,他告诉我们:
其实,iPad Pro 的专业生产力被低估了。 比如 Procreate 就是一款专为 iPad 打造的专业绘图软件,内置超过 130 种笔刷,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绘画要求。同时 Procreate 也针对 iPad 的触屏和 Apple Pencil 做了特殊适配,让用户能够更方便地在 iPad 上创作。 ![]() 坛子鸦使用 Procreate 绘画 如果你想要在 iPad 上进行矢量设计,别担心, Affinity Designer 可以解决你的问题。用黑云科技的话来说, Affinity Designer 甚至可以完全替代 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作为一家手机配件生产公司,黑云科技已经实现了完全 iPad 化——生产车间里没有电脑,全都是通过 iPad 来解决车间员工的问题。 ![]() 黑云科技的生产车间,图片来自:YouTube 甚至是公司的设计师,也可以用 iPad 来进行设计。黑云科技告诉 AppSo,通过 Affinity Designer 可以在现场进行像素手绘和矢量完稿,这样和客户沟通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 此外,Adobe 已在一年一度的 Adobe Max 大会上宣布,具备近乎完整桌面级 Photoshop的功能的 Photoshop CC for iPad,计划于 2019 年发布。还有什么理由说 iPad 不能做设计呢? ![]() 除了平面设计之外,iPad 在建筑设计中也有一番应用。你可以在 Morpholio Trace 这个 app 中用 Apple Pencil 绘图,通过内置的 Apple Map 选址并判断面积有多大,你甚至可以快速预估选址报价。当然,除了能够绘图外,iPad 也用自身便携的特性为建筑行业创造了便利。 ![]() 以往,设计师跟你说「这个过道有两米宽。」相信很多人都是懵圈的。两米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当下还真的是一时半会说不清。但在 iPad 上利用 Morpholio Trace 的 3D 模型功能,可以通过其 AR 功能,将平面图应用到现实中,让客户真实体验,「两米宽」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 同样的 AR 技术还应用到了内装设计中。以前我们想买一个家具,总是要反复测量家具的尺寸,生怕这里塞不下那里磕碰到了。但是通过 Morpholio Board 的 AR 功能,你可以将家具的 3D 模型直接应用到现实的房间中,去感受这些家具的大小是否合适,放在房间里是否和谐。 ![]() 在我买 iPad 的那个年代,还没有 Apple Pencil,无论是 iOS 系统本身的可操作性还是 app 的功能,远没有今日的强大。现在的 iPad 系列产品,在硬件上,不但有小巧轻便的 mini 4,还有屏幕和便携兼备的 Air,专业级的 Pro 来供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选择。在软件上,iOS 在 iPad 上多任务处理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各路 app 也百花齐放。 ![]() 苹果官网展示可选 iPad 型号 iPad 究竟能不能成为生产力工具? 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 iPad,它早就为成为生产力工具做好了一切准备。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把它当成生产力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