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S酒后痛哭: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个苛求的声音,对我们不断索取

 昵称61987259 2019-01-26

前段时间,看到小S在综艺节目《小姐姐的花店》里对宋佳酒后吐真言,痛哭流涕,既惊讶,又感慨万千。

一直觉得小S是一个开朗自信、风趣幽默、魅力四射的女人,但没有想到,在她个人的认知世界里,却把自己看的很低很低,甚至是一无是处。 博客群发

小S在节目里流露出对宋佳的羡慕,说宋佳虽然算不上顶漂亮,但是看上去很自然;觉得宋佳至少会演戏,而谈到自己,她却说:“我到底会什么啊?我觉得我一点儿也不会主持。”

表面上光芒四射的小S,不时流露出对自己外貌和年纪的在意,她会问别人自己的脸是不是很肿?看上去是不是很胖?像不像一个40岁的中年妇女?

她对她的“缺点”一览无余,她说:“大家说我胖,说我脸肿,我都知道。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我对自己更严格。”

这后半句,听上去让人心酸。这似乎印证了一句话,每个人的内心里总有一个苛求的声音,对我们不断要求和索取。

1 我们看待自己和别人看待我们是不一样的

Dove拍过一个叫做《你比你想象的更美丽》的广告短片。

在短片里,为FBI工作的人像画师为几位素未蒙面的女士作画。

首先,是通过这些女士的自我描述来作画。

之后,他们又请来跟这几位女士见过面的陌生人,通过陌生人的描述来画第二幅画。

结果,女士本人的描述和陌生人的描述大相径庭。

当女士本人描述自己的外貌时,用词都比较“悲观消极”,比如有的人嫌弃自己的脸大、自己的下颚很宽,这些 “显眼的缺点”,让她们觉得自己不够好看。

而陌生人描述她们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她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人说“她的眼睛很有神”,“她的下颚很瘦,很好看”,“她的鼻子很可爱”。

这个视频让我想起法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方热说过的一段话:“人们在评价自己时,会极度求全责备,极其负面和苛刻,相反,评价一个他们欣赏的人时却非常正面,即使这个人跟他们的情况一模一样,这说明我们的脑海中存在两套系统,对待自己非常苛刻,对待自己喜爱的人却充满善意。”

2 过于苛求自己,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当我们总是对自己感到不满意时,内心就会涌出很多自我贬低、自我批评的声音,而这些“不恰当”的声音会扭曲现实,甚至会让人们陷入一种完美主义的自我消耗。

前段时间,韩国的电风扇阿姨去世。

她生前是一个歌手,当事业有一定起色的时候,她看到身边那些优秀的“竞争对手”似乎都比自己漂亮,于是她的内心有些惴惴不安,甚至开始有些自卑,她觉得自己还不够漂亮,而在演艺圈,美貌可是一张杀手锏。

为了让自己更有竞争力、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青睐,她开始整容,而这也是她悲剧人生的开始。

她从脸上的一个小部位开始整起,觉得效果还不错,但没过多久,她觉得脸上的另一个部位看起来不太协调,于是又动了整容的想法。比如,眼睛整的炯炯有神,但发现鼻子不够挺拔,不能够与眼睛相配;鼻子整了,但发现自己的脸型怪怪的,需要修缮,总之不喜欢就整,整到自己满意为止,整到比“竞争对手”漂亮为止,到最后,她的整张脸几乎都动过刀子。

疯狂整容带来的代价,就是整容失败。对于一个混迹演艺圈的人来说,毁容可谓是致命的打击。

但是当你去看电风扇阿姨整容之前的照片,你会发现,她本身就很漂亮了,完全没有整容的必要。

如果她不那么苛求自己在外貌上力达完美,也许她的事业、她的人生会有另一番景象。

3 自我苛求的人的认知模式是怎样的?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那么苛刻的要求自己呢?

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里有一个隐形的条件认知模式。

打个比方,对过于苛求的完美主义者来说,他们的认知世界是这样的:

如果我是完美的,我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如果我一切都能做到尽善尽美,就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
如果我足够完美,我就不会再被他人嘲笑和贬低,而是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佩。

为了得到这种看似理想的、美好的结果,“完美主义”变成了他们内心的一道标准。

他们不停地告诫自己,“你必须要全力以赴”,“你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己”,“你绝对不可以放松”,“你一定要成功”,“你没有理由失败”。

当他们没有达到完美的状态的时候,内心批评的声音就会响起,“你做的还不够好” “你还差得很远” “你什么也不是”“你总是让人失望”。

过于苛求自己的人的潜台词里往往包含着“必须”、“不得不”、“应该”等绝对化的、没有商量余地的词语,这就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紧迫感。

一旦目标没有达成,他们很有可能会对自己进行非理性的人格攻击,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在我们印象中看起来高高在上的人,而本质上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很低。

4 如何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

如果一个人总是苛刻自己,那么他内心批评的声音可能会响个不停,各种负面情绪,比如焦虑、不安、自卑、抑郁、犹豫不决可能也会如影随形,那要如何摆脱呢?

首先,要知道对自己过于苛求的原因。

很多对自己过于苛刻的人,其实并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真正的自己,而是为了满足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从某种角度来讲,越是对自己过于苛刻的人,越是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而一个人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其实就是一种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这种不安感,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

比如一个人身上的完美主义,可能是源于小时候父母对他的严格要求,如果他做不到,父母就会流露出失望的表情,为了“讨好”父母,他不得不努力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以获得父母的喜爱。于是久而久之,完美主义就变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道不可改变的标准。

其次,面对内心批评自我的声音,要学会自我审视。

过于苛求自己的人总是会浮现出众多的自我批评。

自我批评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它来自于“内心的小孩”。

但内心的小孩并不一定总是真实可靠的,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想法,因为想法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它并不一定是现实。

正如同我们看待自己和他人看待自己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同样不能够代表自己的全部。

最后,换一个视角去看待问题。

心理学家早就告诉我们,令一个人烦恼的,并不全是他所经历的事情,更多的是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痛苦,是来源于,令我们感到痛苦的想法。

如果我们尝试换一种视角,去看待自己,去看待问题,那么我们的人生或许会有另一种可能性,我们自己或许会活的更快乐,更自由。

比如说我们可以将“我应该”,“我必须”,“我不得不”,换成“我试试”,“我尽量”,“我可能”,给自己多留出一些弹性的空间,给自己多一些包容,这样自己跟自己相处会更轻松、更愉快。

总之,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陷入一种过于苛求的状态中时,我们要努力去找到这个苛求的声音的源头,它往往来源于童年时期的恐惧或者伤痛,或者是人生中一些重大的挫折性事件,一旦我们找到了内心自我批评的声音的源头,认真地审视它,理解它,并尝试用积极正面的方式去回应它,我们才能够摆脱它,跟自己和谐相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