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0月6日,病重中的溥仪曾给他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写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小妹,我感气虚,你来时,千万把紫河车带来,今天晚上服用,耀之”。 溥仪和李淑贤 “小妹”是溥仪对李淑贤的昵称,而耀之,则是溥仪的字,从这个字条中可以看出,对于李淑贤的主要交代就是让她把紫河车带来,并认为紫河车可以治疗他的气虚。 紫河车应该是中药里边最具知名度乃至传奇度的一味中药了,紫河车其实就是婴儿的胎盘。在中医中认为,胎盘也就是紫河车,具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而封建社会的达官贵人,尤其是皇室们,对于将紫河车入药,也由来已久。 溥仪 尤其是紫河车可以“补肾益精”的功效,更令溥仪十分心动。因为自幼长在深宫妇人之手的溥仪,由于无人真正负责任的管教,从小就和宫女鬼混,导致“肾水衰竭”,年纪轻轻就不举,这也是后来溥仪多次婚姻生活都不幸的根本原因。 因为,嫁给溥仪与守活寡无异,而民国期间,溥仪虽然顶着一个清末帝的名头,却毫无权力可言。因此,他的皇后婉容甚至直接给他戴绿帽子,使得这位晚清废帝颜面大失。不仅是婚姻方面的屈辱,随着时间的延长,溥仪的肾脏也开始出现问题,早在1962年时,刚刚与李淑英结婚的溥仪就出现了尿血的现象。 溥仪在伪满洲国当傀儡期间 经过中医和西医的共同治疗,暂时止住了血。但是很显然,这是肾脏出了问题。紫河车也因此成为溥仪必备的一味药。但是随着溥仪年龄的逐渐增大和病情的加重,1964年10月,溥仪再次发现尿血的症状,并被诊断为膀胱瘤,并怀疑他有肾癌的可能。 到1967年,溥仪的病情已经愈发严重,他甚至已经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10月4日,突发病情的溥仪靠着总理的特批,进入人民医院。然而,面对肾癌这种绝症,人民医院也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之下,溥仪写下了要李淑贤拿来紫河车的要求,希望服用能减轻病情。但很显然,紫河车并没有起到溥仪所希望的作用。 溥仪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30,三岁继位,当了20年的清末训地,等了13年的傀儡,经过14年的战犯改造生涯,并在新中国再次结婚的溥仪,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