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学山:“爱”字的学问

 泰山文艺馆 2019-01-26


先说“爱人”。大家不妨先看看这个“”字的写法。按照小篆的写法,上边是个手,代表首先想到的是给予,手的下边的宝盖,其实就是个家字头。意思是要具有对待家人的态度。这还不够,因为爱家的程度有不同,有的人平时总是以我为中心,行事大大咧咧,对家人付出的真情不够,没有尽到责任。所以,古人为了给这些人敲敲警钟,在造字之初就给他们加以约束。这个约束就是在下面加一个“心”字,而且位居全字的中央。如果一个人不能诚心诚意的想着别人,所谓的给予,就容易演变成一种“嗟来之食”般轻蔑。即使勉强做了好事,也让别人心里别扭,非常不舒服。甚而至于像故事里的齐人那样,宁愿饿死也不接受你的施舍。遗憾的是,因为汉字简化的原因,这个心字被人误认为是书写的负担,给精简掉了。这是很不好的。好在下面还稍微保留了一点仁慈,把最下边的“友”字给保留了下来。这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如果一不小心,再把这个友字给当垃圾扔掉,那我们真不知道这个“爱”字还能表现出一种什么意思来。

所以说,爱是一种境界。简单的用汉字理解,我们不妨这样认为:

爱,首先是一种给予。是一种奉献,也就是有利他之心。这是起心动念。而不是外力所加,更不是强迫。完全是自发自愿的觉悟。有此境界的人不多,也最难达到。所以放在第一位。

爱,要有标准。就是要像对待家人一样。想想看,我们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是一种什么态度吧,只要拿这种态度对待家庭以外的人,包括邻居、同事、企业、社会,国家,乃至自然万物。哪一样做不到,做不好,都不能称之为有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爱,还要发自内心。有了行动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你有了多大的爱心。因为有的人奉献一点财物,是慑于社会上强大的舆论压力,是不得已为之。自己心里并不舒坦。这种被动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爱。

爱,是一种友情。仅从感情上来说,友情支援要比内心驱动弱化多了,因为现代人的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有点滑坡,这是现实。所以,能保持一个友情之心,已经很不错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