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变得越来越淡了,但那份挚爱亲情永远不能变!

 出弥远知弥少 2019-01-26

现在一到过年就有很多人感叹,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年味越来越淡了可能是很多人真是的感受,但年味为什么会越来越淡?究竟是什么让年味正从我们身边不知不觉地漫漫地消失?


以前,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做各种美食,烹、炸、煎、煮、炖,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空气中弥漫着的各种美食的香味就是年味!

现在,动手做的越来越少了,很多都是超市购买了。也有很多人甚至为了图方便,年夜饭都不在家吃了,到饭店吃年夜饭,饭店的年夜饭都是别人做好了端上来,哪有传统家庭年夜饭的氛围!


以前,生活水平不高,人们只能在过年才能穿新衣服,特别是孩子对过年的期盼,其实就是对新衣服的期盼,这都是年的一部分。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穿上新衣服时的喜悦,就是年味。

但现在生活富裕了,每天都可以穿新衣服。不用再等到过年才穿了,年味自然又淡了几分。


以前腊月二十三祭灶,扫尘,吃灶糖,一家非常忙碌,这忙碌的空气中飘的就是年味。

而现在这些传统的过年的习俗渐渐丢了。城市里打扫卫生都是请钟点工,不再有年前的忙碌,年味也就少了。


以前,过年是放鞭炮的,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增添了节日的喜庆。那空气中弥漫的硝烟的味道就是年味。70后应该都会记得,大年初一,挨家挨户门口去找没有完全点燃的鞭炮,然后掰断、点燃,玩得很开心,这就是年味!

但现在,因为环保不让放了,用来增添喜庆气氛的鞭炮没有了,热闹也就少了,年味也就淡了。


以前,过年都是自家写春联或者请别人代写,买回红纸,然后裁纸,磨墨,书写,那淡淡的墨香就是年味。以前家家户户都要买年画,去各家拜年都要对墙上贴的年画门上贴的对联聊上一阵。

现在,很少有人再写春联了,都是买现成的,回家贴上即可,有的人甚至连春联都不贴了,红红火火的春联就是年味,没有了春联,贴年画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年味又淡了几分。


以前,家家户户,都要剪窗花,贴窗花,把一张张红纸经过巧手把它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贴在窗户上,那红红火火的窗花就是年味。

现在人们都是买了,没有了这个剪窗花的过程,年味又淡了几分。


以前过年拜年,都是选个好日子,登门拜年。泡一杯清茶,点一支香烟,叙一回家常,喝一壶老酒,那茶杯中缓缓升起的烟雾,那酒杯中浓浓的酒香,就是年味!

现在,有很多人打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或微信就算拜年!就算还有人登门拜年,也大多时候手机不离手,低头玩手机。甚至有人拜年就是打麻将,在一起聊天、叙家常的越来越少了。


以前过年时,不远千里都要回家过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定要在家里过年,不会出远门,一年辛苦到头,就是要好好享受这个年。

现在过年,有很多人不呆在家里了,他们近的国内游,远的出国游。人在旅途,何来年味?过年就是给假期来旅游!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一些东西必然渐行渐远,有些还会消失,这都很正常,也不必太过在意!但是中国人过年和亲人团聚的传统是不能丢的。无论是回家过年,或者把父母接到自己生活的城市过年,还是带着父母一起去旅游过年,都未尝不可。

无论年味怎样变,但那份至爱亲情永远不能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