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玉法螺

 天宇楼33 2019-01-26

螺是佛教法器中的一种,可以水平放置,做为盛放甘露或香料的容器。早期佛教徒用螺做为佛陀教义至高无無上的象徵。手持法螺宣讲佛法,体现众神的智慧。




螺是佛教法器中的一种,可以水平放置,做为盛放甘露或香料的容器。早期佛教徒用螺做为佛陀教义至高无無上的象徵。手持法螺宣讲佛法,体现众神的智慧。传扬佛法,闻者驱逐恶魔,减诸罪障。佛陀论经说法,后世逐与法螺做为召唤。



历史上用玉制成法螺,是法器中极为少见的佛法器物。从整体的工艺特征,老化受沁,光亮质感等方面论证此器应该是唐代、五代的器物,真品的证据如下:



1 经过对法螺表面细线条工艺的成型考证,其中每一细条的磨制深度、宽度;线沟与平面都经过几次反复回刀研磨,这是唐代明显的磨制技术特征。



2 每个线条表现的,均是砂面的工艺特征,这种磨砂面是研磨砂颗粒,在水的作用下,砂粒滚动磨制而成的,这是传统加工的技术特点。



造假的研磨砂浆,与传统的沙浆颗粒度和成份有差别,这种差别会造成线条的加工痕跡和光亮度的差别,也是造伪无法克服的。



3 法螺孔、眼内呈现亚光亮效果,其光亮基本上是原始加工形成的光亮度。从表面的光感特征上可以确认,这种光亮度,不是靠抛光形成的,而是从粗磨到细磨的数道工艺程序,形成的光亮效果。



伪造的古玉不但基础面磨制处理的不均匀,而且缩短了从粗磨到细磨的工艺处理程序,最终仍然用抛光手段进行覆盖式伪造。磨光亮与抛光的工艺,会造成真与伪,老与新的玉表,有很多差别和证据。



4 从裂隙的受沁特征上,有多项证据证明此器曾经入过土。出土至少也经历了百年,主要体现在,手感圆滑,裂隙明显,色沁渗透,纹饰线条锋利度的衰减,原始亚光亮基础上,人为提高光亮等等证据。这些特征和证据是造假无法实现的。


5 从商周到明代,凡磨制球形,均首先切成方形然后再切八角以后,进行效准的修磨,这种修磨方式会造成同心圆的误差。



精通机械加工的人,都能够区分是切分磨圆的,还是旋转机械旋磨成形的,这两种不同的磨制手具有很多对比证据。



除此之外还包括真伪不同的各种证据。市场上极少见到过有玉法螺,因此属于好少精的古玉,其市场价格无法评估。


鉴赏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