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历史上岳阳有过的别名,你最喜欢那个?

 mishoushu 2019-01-26
小灵豚 网眼看岳阳 2017-02-18


大家都知道

咱大岳阳有个别称叫“巴陵”



可是除此之外

你还知道她的其他称呼吗?

作为一座历史这么悠久的城市

怎么可能就这两个名字呢?



小编和大家一样充满了好奇心

于是翻阅岳阳史料

终于找出了岳阳

在历史上的其他几个名字




1.东 陵




岳阳称东陵始于战国,及于秦汉。最早见于《尚书·禹贡》:“过九江,至于东陵。”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最早认定岳阳为东陵:“岳州有巴陵,盖是东陵”。宋罗泌《路史·九江详证》:“东陵,今之巴陵,与夷陵相对,出为东西,以夷陵曰西陵,则巴陵为东陵,信矣。”




2.巴 丘 


巴丘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吴书·周瑜书》:“曹公下荆州,以舟师追先主至巴丘。……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东汉建安十九年孙权)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郦道元《注》:“巴陵,吴之巴丘邸阁也。”至明代尚有诗文称巴陵为巴丘,如明代何景明《巴陵》诗:“楚水滇池万里游,使车重喜过巴丘。”




3.大屯戍



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7载:“蜀汉建兴三年,吴主闻武侯卒,增巴丘守万人。汉人闻之,亦增永安之守。宗预使吴,所谓东益之戍,西增白帝之守。”因吴在巴丘屯戍大军,故名大屯戍。




4.巴 陵



巴陵一词始见于晋初。晋太康元年(280)析下隽县西部建巴陵县,南朝宋又设巴陵郡。尔后直至民国2年,巴陵作为县、郡名一直沿用下来(注释:主要作为县名,巴陵县一直沿用至民国2年)。




5.巴 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撤销吴昌县、湖滨县,并入罗县;又废岳阳郡,将玉山县、湘阴县并入岳阳县(非今岳阳县),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并废除巴陵郡,建为巴州。




6.岳州、罗州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巴州为岳州。隋大业元年为罗州,三年后罗州改为巴陵郡。唐武德四年(公园621年)复为巴州,武德六年又改名岳州,天宝初改为巴陵郡,乾元初复名岳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南县为华容县,隶属岳州,华容至此列入岳阳市范围。至此,岳州辖巴陵、罗县、湘阴、华容及沅江五县,今岳阳各县(市)全部归属一州。唐高祖时,罗县并入湘阴县。中宗时分湘阴东部设昌江县,仍属岳州。五代时后唐改昌江为平江县。




7.纯 州


宋太宗时将湘阴县改属潭州。不久分巴陵县东北部建为王朝县,后改称临湘县,仍属岳州。哲宗时将沅江县改属鼎州,岳州辖巴陵、临湘、平江、华容四县。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因秦桧恶岳州名同岳飞姓,改岳州为纯州,旋恢复旧称。




8.岳州


蒙古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置岳州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置岳州府。九年改称岳州。十四年复为岳州府,此后至清不变。




9.岳阳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岳州不复存在。改巴陵县为岳阳县。民国五年(1916年)全省分为三道,岳阳、临湘、平江、湘阴(包括今汨罗)、华容县均属湘江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废除道制,各县均直属湖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湖南设立九个行政督察区(后增为十区)。第一行政督察区驻岳阳,辖岳阳、临湘、平江、湘阴、长沙、浏阳、湘潭、醴陵、益阳、宁乡十县(后调整为八县,将益阳、宁乡划出)。


 1970年岳阳专署改称岳阳地区,地区仍驻岳阳县。1975年,恢复岳阳市,属岳阳地区。1981年10月,撤销岳阳县,并入岳阳市。1983年2月,岳阳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重新设立岳阳县;撤销岳阳地区,所属的汨罗、平江、华容、临湘4县划归岳阳市;1986年1月撤销岳阳地区,实行市管县,将原地区各县划归岳阳市。



当然,除了岳阳

湖南其他市州也有一些

不为人所熟知的“曾用名”...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长沙
潭州




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以地有昭潭而名,改湘州为潭州,设立潭州总管府。隋炀帝时废除潭州,另立一级行政单位长沙郡,但辖区缩小。

武德三年(621年),又改长沙郡为潭州。五代梁天成二年(927年),马殷建楚国,改潭州为长沙,作国都。



株洲
槠洲

株洲古称建宁,后又名槠洲,最早见于南宋人文集。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割湘南县以东和醴陵、修县沿湘江东岸地带置建宁县,筑县城于今株洲市庆云山解放街、南湖街沿建宁港两岸,属长沙郡,乃株洲建县之始。


湘潭
潭城

湘潭市,简称潭,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又称”潭城“。昭山下湘江中的湘州潭,即昭潭,此潭实际为湘江中较深的一段,但因为传说中与周昭王的联系而颇为有名,以至于作为一个主要地理特征自唐朝起赋名其所在的地域为湘潭县。


衡阳
衡州

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始建酃县。三国时期衡阳分属于衡阳郡和湘东郡,出现二郡分立。公元589年,隋灭陈并改郡为州,并湘东、衡阳两郡为衡州,并临蒸、新城、重安为衡阳县,州、县城均设湘江东岸,为历史上首次出现以衡阳命名的县。


邵阳
宝庆

南宋理宗赵殉当太子时,曾封为邵州防御使,他做皇帝后年号“宝庆”(1225年),就把邵州升为宝庆府,用以纪念自己的潜龙之地,所以邵阳又有“宝庆”之称。宝庆之名沿袭700余年。

常德
武陵

常德,古称“武陵”,别名“柳城”。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区城东建筑城池,设黔中郡,迄今2200多年历史。秦代,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


张家界
大庸

张家界在商周时期地属荆楚,春秋战国为楚之黔中地。原名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到了尧舜时代,“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于是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南蛮”一说。


益阳
银城

春秋时为楚地,战国时隶楚黔中郡,公元前221年秦灭楚,立长沙郡,下设益阳等九县。西汉,郡县与封国两制并行。今益阳地区分属长沙国,武陵郡,统隶荆州刺史部。

而其繁华的河流运输,从十九世纪末就流传着一种说法;铁打的宝庆,银铸的益阳,益阳的“银城”也是因此而得名!


娄底
星城

娄底境域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置湘南县,辖今双峰、涟源部分地域,属长沙郡。西汉属长沙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连道,辖今双峰县测水以西至涟源市蓝田等地。娄底因相传是天上28个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交相辉映之处而得名,故又名星城。


郴州
桂阳郡

秦(公元前221~207年)置郴县、耒县。西汉元鼎四年,桂阳郡辖郴、临武、南平、便、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含洭、浈阳等11县。新始建国元年,改桂阳郡为南平郡,改郴县为宣风、临武为大武、便县为便屏、曲江为除虏、浈阳为基武,并移郡治于耒阳(改名南平亭)。东汉建武中(公元35年)还郡治于郴县,恢复郡县原名。


永州
零陵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始置零陵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析长沙国,始置零陵郡,隶荆州。新莽王朝时,零陵郡改名九嶷郡,零陵县治(治今永州市零陵区),隶荆州。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复名零陵郡,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将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隶荆州。


湘西
湘西州

战国时属楚黔中郡。西汉属武陵郡。三国时初属蜀,后属吴。西晋、东晋属荆州武陵郡。隋唐五代时期属黔中道。宋朝为荆湖北路的辰州、澧州。元朝为湖广行省恩州宣慰司、辰州路、澧州路和四川行省永顺宣慰司,以及新添葛蛮安抚司地。明朝置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其余为岳、辰两州地。清朝置永顺府和凤凰直隶厅、乾州直隶厅、永绥直隶厅,东北部为澧州地。


怀化
五溪

怀化,别称鹤城,古称五溪。春秋之时,属楚巫中地。战国之世,属楚黔中郡地。秦朝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郡置县,开始了国家的行政治理。魏晋六朝,治所加密,又有发展。唐代以辰州为据点,经营今怀化市,有州6个:辰州卢溪郡、锦州卢阳郡、叙州潭阳郡、奖州龙溪郡、晃州、诚徽州。

(综合来源:掌上岳阳、吃喝玩乐在长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