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墓深埋地下25米, 考古挖出稀世神剑, 带来又一科学未解之谜

 好一个图书馆! 2019-01-26

我国的考古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在几十年的考古研究中,专家运用了很多古老与先进的技术,但不少人会疑惑“盗墓者都是打一个盗洞进入古墓中盗掘文物的,为何考古家要将古墓的封土全部清理后才进行文物的清理”。

要知道,盗墓和考古的本质区别;盗墓是一违法活动,之所以违法是因为盗墓者会将古墓中盗掘出土的文物尽数贩卖,对文物、古墓造成永久性伤害;而考古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文物、保护古墓。如果不清理古墓的封土,就无法达到保护古墓以及墓中文物的目的。

不过,我国的考古并非是逢墓必挖,而是“抢救性挖掘”,一般来说抢救性挖掘的古墓都是被盗墓者破坏过或者是民间无意间发现的。1972年冬,湖北省襄阳县团山镇施坡村一60米的山坡在被村民耕地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座千年大墓,这座古墓便是“襄阳蔡坡12号战国墓”。当时考古家来到后发现这座古墓早就被盗了,或许墓中文物早已被盗掘一空,加上当时没有考古经费,一时间当地的考古家不是在讨论古墓考古的方案,而是古墓到底应不应该考古挖掘。

在多方的支持下,考古家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因为当时没有经费请民工协助考古,武汉大学考古系学生主动赶来,一是为了现场学习考古,二是缓解当时考古没有协助人员的难题。经过长时间的考古挖掘,发现这座古墓的主墓室非常的深,距今古墓封土足足有25米,换算为楼层的话,这古墓在地下8层这样。可以想象,如此深的古墓,考古起来到底有多困难。不过,对于考古家以及考古系学生来说,只要能成功的考古,能完好的保护古墓,再艰苦、再困难也不怕。

在几乎已经完全清理古墓的封土时,考古家发现了不少的青铜器碎片,这些碎片大多数都是战国时代的武器,因此专家推测这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将军墓。不过,这只是考古家的推测,墓主人到底是谁,还得等待开棺之日鉴定。主墓室的开棺不是随意进行的,毕竟古墓中珍贵的文物几乎都在主棺中。只有将主墓室附近的文物全部清理后方能开棺,开棺时,考古家发现墓主人的手中仅仅的握着一把剑,这把剑堪称一把神剑,因为2300多年过去了,依旧如此的光鲜,非常的锋利,没有任何的锈迹。

突然一考古家大声说“这把剑上还有铭文,像是越王勾践剑上的鸟篆”。仔细一看后发现上有铭文“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难道说这把神剑真的是吴王夫差之剑?如果真是这样,也就是说此墓是吴王夫差之墓?经过考古家的证实后,发现此神剑确实是夫差之剑,但古墓却不是夫差之墓。推测这件出现在楚国的吴国剑,是被楚国军队缴获后带回楚国的。

可惜的是这把神剑首部已残损,经过鉴定发现剑残长39厘米,宽3.5厘米。从文物的形态上看来,此剑与此前出土的越王勾践剑非常的相似,都具有金属记忆、千年不锈等功能,而这些功能在科学上还是未解之谜,因此才出土此剑后考古家也表示又带来了一科学未解之谜。如今,这把科学难解之剑被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除此之外,全国一共发现了9柄吴王夫差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